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颈内-后交通动脉瘤的方法、时机、并发症以及术中动脉瘤处理。方法:采用翼点改良入路,神经内经辅助显微手术夹闭颈内-后交通动脉瘤17例。结果:本组17例均在神经内镜辅助下顺利夹闭瘤颈。无患者术后死亡。结论:显微手术仍具有介入治疗无法替代的优点,早期手术不仅可以降低等待手术期间再次出血的几率,还有利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术中采用神经内经辅助,利于观察动脉瘤形态,颈内动脉分支,避免颈内动脉分支误夹。术后均经64排CT复查,证实动脉瘤均夹闭。关键词神经内镜;后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采用静脉注射依达拉奉的方法治疗患有颅内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0月~2010年12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颅内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确诊患者病例6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0例。A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手术和药物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采用静脉注射依达拉奉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致死、致残率明显低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静脉注射依达拉奉的方法对患有颅内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十分理想,患者的致死、致残率很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对该病进行有效治疗的方法,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手术计划系统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虚拟现实手术计划系统对61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进行诊断及术前计划,分析手术计划系统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分析手术计划与手术操作之间的关系.结果 所有手术病例均显示术前诊断、术前计划与手术所见相吻合.结论 虚拟现实手术计划系统是颅内动脉瘤辅助诊断的有益补充,并且对于指导颅内动脉瘤手术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血清NADPH氧化酶4(NOX4)表达水平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及功能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前来就诊的58例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组,测量脑出血量及发病后5 d的脑水肿量。选取同期的1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脑出血组患者发病后1~6 h、3、5、7 d的血清NOX4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GO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评估患者脑出血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将脑出血患者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脑出血患者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血清NOX4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脑出血组在发病后1~6 h、3、5、7 d的血清NOX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的NOX4表达水平、入院GCS评分、出血量、脑水肿量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NOX4表达水平高、入院GCS评分低、脑出血量大、脑水肿量大是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论NOX4可能是反映脑出血患者脑组织水肿程度、氧化应激和功能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该细胞因子值得在脑出血背景下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技术的不断提高,脂肪组织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内分泌组织,被认为是现今国内外整形外科领域中较理想、并具有发展潜力的良好的人体软组织填充材料[1]。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供区皮肤表面几乎不留瘢痕的优点,而且自体脂肪组织没有免疫排斥反应和毒性物质吸收等问题,临床使用较为广泛[2]。但自  相似文献   
6.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9-2010年我院收治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根据术后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好转42例(89.4%),死亡5例(10.6%),手术效果按ADL评定:Ⅰ级3例,Ⅱ级10例,Ⅲ级19例,Ⅳ级12例,Ⅴ级3例;其中Ⅰ~Ⅲ级32例,占68.09%.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能明显降低致残、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国产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经过停药1周,2周安慰剂清洗期后,口服卡维地洛片10mg/d,每2周增加剂量10mg/d,直到10周结束观察。结果:60例患者服药2周末收缩压、舒张压即明显下降,治疗10周末平均剂量为20mg/d,收缩压降低15.4mmHg,舒张压降低13.1mmHg;总有效率为83.1%,总显效率为63.3%。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4%)、头痛(6%)、乏力(1%)、心动过速(2%)。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双微导管技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6例颈/体比小于1/2的颅内动脉瘤病例,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1例,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6枚动脉瘤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均获得成功,动脉瘤内微弹簧圈填塞率36%~45%,复查造影见动脉瘤完全闭塞3例,闭塞90%以上2例,1例见瘤颈有残留。结论双微导管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手术适应症广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1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常规头颅MRI(B-FFE序列)检查,均行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依患者面部感觉及术中情况,采取微血管减压,垫放Teflon棉。结果术后疼痛立即消失12例,显著减轻者2例。所有患者术后获3个月~3年随访(平均1.5年),疼痛消失14例,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不影响手术效果,具有明确的优越性及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