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基于LDL-C水平探讨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葆至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葆至能治疗,疗程12周,12周后根据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分为低水平组和正常组,比较2组患者2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低水平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和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低于正常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律失常、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更大程度降低了LDL-C水平,进一步减少了高危患者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人群中脑出血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5%,而在中国人群中占到了20%~30%。与缺血性卒中相比,出血性卒中病情往往更为凶险,通常具有更差的功能转归和更高的病死率。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线降血脂药物,近年来被发现在卒中患者中使用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报道住院前及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1]。而对于脑出血,他汀类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已有很多报道,但对于人类则鲜有报道[2]。一些研究显示脑出血患者住院前使用或住院期间继续使用他汀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但一些研究报道并无统计学意义,有些研究甚至提示他汀类药物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3]。目前,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仍存在争议[4]。对于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能否、应不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仍然是临床上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现就近年有关出血性脑卒中与他汀类药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葆至能)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给予葆至能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ACS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葆至能)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给予葆至能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所有患者2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随访。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患者TC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2年中观察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及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葆至能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显著调节血脂,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同时单片复方制剂服用方便,显著提高依从性和治疗连续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6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及停用是否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改善及预后的恶化的关系。结果住院期间接受他汀类药物患者的30d病死率为10.38%低于住院期间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患者的25.10%( P<0.05),出院或住院康复率为56.60%高于住院期间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患者的39.77%(P<0.05);住院期间未停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30d病死率为11.48%显著低于住院期间停用他汀类药物的42.00%(P<0.05),出院或住院康复率为57.38%显著高于住院期间停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44.00%(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 ICH 患者的预后状况,并且他汀类药物的停用与 ICH 患者预后的恶化相关。考虑到他汀类药物停用与预后恶化间的关系,在ICH 急性期,应该慎重权衡他汀类药物停用的风险与收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54例,其中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45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的209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2组患者E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E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d和30d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状况,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