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控制情况及其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在我院门诊就诊的955例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情况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使用较多的降压药物是硝苯地平控释片(伲福达)、硝苯地平片剂(心痛定)和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分别占所有被调查患者的69.8%、30.8%和27.5%。其次是吲达帕胺(寿比山)、依那普利(怡那林)、特拉唑嗪(高特灵)、贝那普利(洛汀新)和卡托普利。日常血压收缩压控制理想者(<140mmHg)约占患者的50%,舒张压控制理想者多于收缩压控制理想者。服药后不良反应中,钙离子拮抗剂以踝部水肿、利尿剂以低血钾多见,ACEI类药物主要表现为干咳,β受体阻滞剂以心动过缓为主要不良反应,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直立性低血压。治疗依从性的调查还表明约半数高血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存在不正确现象。结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多,且总体血压控制良好率不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在大鼠窒息致心脏停搏模型中对心脏硬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方法建立起大鼠心脏停搏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氨茶碱组、肾上腺素组、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合用组(合用组),心肺复苏后1h处死动物尸检观察心脏硬度。结果①氨茶碱组心肌硬度记分(2.92±0.79)和肾上腺组(3.92±1.00)均高于对照组(2.17±0.83,P均<0.05);②合用组心肌硬度记分(2.50±1.09)低于肾上腺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3);③氨茶碱组、肾上腺素组和合用组自主循环恢复动物的心脏硬度记分均值均明显低于未恢复者,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复苏后1h处死动物心脏硬度记分与复苏过程中最高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之间均存在中度正相关(P均<0.05)。结论在窒息致心脏停搏大鼠模型中肾上腺素与氨茶碱均可导致心脏硬度的增加,这种心脏过度收缩致舒张障碍,即石头心现象,可能是其复苏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门诊医生对护士素质要求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门诊医生对护士的素质要求.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调查316名门诊医生对护士的素质要求.结果 门诊医生对护士的年龄、学历有一定要求,对护士预先分诊、了解疾病的专科归属和诊断治疗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较高;希望护士能掌握一些常见的化验检查结果,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希望护士能定期培训,更新知识;希望护士的形象和语言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门诊注射治疗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加强风险因素的控制与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方法 对两所医院门诊注射室2012年3月-2013年3月44 541例各种注射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结果 44 541例患者中有8154例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主要有新药特药不断增多、知识缺乏;药品价格昂贵、溶解及注射方法特殊;患者格外关注注射过程,要求高;护士工作繁忙、新护士多、操作欠娴熟;与患者交流沟通不到位等.结论 门诊注射治疗工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隐患,要不断强化护士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教育、质量控制、培训和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及时掌握新药特药知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是注射治疗中风险因素干预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全科夜间门诊在大型综合医院的开展,对护理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夜间门诊中健全的管理体制、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效的质量监督是搞好夜间门诊的关键。问卷调查的结果提示我们要不断改进工作.深化优质服务,使夜间门诊这项方便患者的工作做的更好更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诊女性患者尿常规留取时前段尿和中段尿标本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对门诊肾内科就诊的84例女性患者前段尿和中段尿标本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门诊女性患者尿常规留取时前段尿和中段尿标本的白细胞计数存在差异,前段尿标本的白细胞计数异常者多于中段尿标本。结论门诊女性患者留取尿标本时,应考虑前段尿和中段尿标本之间的差异,指导患者正确的留取方法,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胸痛急诊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痛是急诊中常见的症状.而胸痛最需要引起重视的诊断便是心肌缺血,如果漏诊,后果则十分严重,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或出现严重并发症.但是急诊胸痛患者,大多数无生命危险,如骨骼肌损伤、胃食管疾患或焦虑综合征,若误将这些疾病当成心肌缺血而收入监护病房,进行很多不必要的检查,则会造成大量的浪费[1].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患者血细胞形态变化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的改变。方法 对 16 0例高血压患者和 175 1例血压正常人的血细胞形态和血清生化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CT、MCHC、RDW -SD和PDW -SD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MPV则低于对照组 (P <0 0 5 )。SBP和DBP水平与年龄、体重、血清甘油三酯、肌酐和单核细胞 (% )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r =0 .0 71~ 0 398,P均 <0 0 5 )。SBP还与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RDW -SD和PDW -SD相关 (r =0 .0 92~ 0 2 2 2 ,P均 <0 0 1)。高血压组血清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血糖和肌酐的水平也高于对照组 (P 均 <0 0 5 ) ;而胆固醇和尿素水平与对照组相近 (P 均 >0 0 5 )。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的改变 ,这可能与高血压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内科门诊患者就诊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需求 ,以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对内科门诊就诊患者的就医需求进行分类问卷调查。结果  1130例患者中 6 6 .2 % (74 8/ 1130 )是辗转当地数家医院后来到我院就诊的 ,6 5 .8% (74 4 / 1130 )为自费就诊者。 6 3.1%患者 (712 / 1130 )要求选择专家为接诊医生 ,70 .5 % (797/ 1130 )的患者希望自己的诊治医生为主任级医师 ;患者对护士的需求主要是为其提供咨询和帮助。结论 门诊患者对高质量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多 ,高学历、高级职称的专家更受患者的垂青 ,护士在门诊的分诊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标本采集系统使用了采血管配置机,利用配置机完成检验中所需试管的自动化配置,同时在所配置的试管上自动粘贴满足实验要求的条形码标签。该方案减少了工作人员对试管类型与检验内容的人工挑选和核对环节,避免由于病人信息标识错误及错用试管类型导致的医疗差错,提高了整个采血工作的效率,为实验室全自动化检验准备了基础条件。另外,系统对标本采集中的关键信息进行了记录,据此可对标本采集工作进行追踪和质量控制。同时,根据国内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动摆管机的另外2种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