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复苏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前高危征象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诊复苏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前的高危征象,为可能发生呼吸、心跳停止患者的急诊急救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对194例急诊复苏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是基础疾病,呼吸、心跳停止前主诉、症状、体征等资料。结果 ①急诊呼吸、心跳停止复苏患者以内科基础疾病占绝大多数(89.18%),所有复苏患者总体复苏成功率约为6.70%;②内科基础疾病中,呼吸、心跳停止者以突然发生且无可采集主诉者最多,约占加.46%;有可采集主诉患者中以呼吸困难、胸闷者最多,其次为胸痛、心慌等主诉,前者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③呼吸困难、胸闷主诉者基础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胸痛、心慌主诉者以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结论 急诊复苏患者以突然发病、无明显可采集主诉最常见;有可采集主诉者中。呼吸困难、胸闷加重是最高危征象。其次为胸痛、心慌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 4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洗胃、导泻、保肝、补液、利尿及其他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治疗组23例,经治疗后生存16例,死亡7例,病死率30.4%,总有效率69.6%;对照组20例生存7例,死亡13例,病死率65%,总有效率35.0%。两组生存患者,治疗组肾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肺部病变较对照组减轻。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长期愈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驻京部队离退休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状况及其与慢性病的相关性进行调查,旨在为以后的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34个驻京部队干休所或部队大院的1 513例老年人进行全面查体,测量体重指数,调查常见慢性疾病.结果该群体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48.9%和12.8%,仅有36.5%的人体重正常.慢性病顺位统计前10位疾病是:前列腺肥大、高脂血症、白内障、高血压病、脂肪肝、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高尿酸血症和脑血管病.超重和肥胖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P<0.05).结论驻京部队离退休老年人超重和肥胖情况严重,并且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病有明显关系,防治肥胖应是老年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梗死区微血管阻塞 (microvascularobstruction ,MO)时冠状动脉血流、血清肌酸激酶 (CK)及MB同工酶改变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对 10例核磁共振成像 (MRI)诊断为AMI合并MO患者的心肌酶学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 12例单纯AMI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①AMI合并MO组冠状动脉再灌注的比例少于非MO组 (冠状动脉血流TIMI 3级 ;梗死后 :0 %比 4 1 7% ,P=0 0 30 ;MRI检测前 :5 0 0 %比 75 0 % ,P=0 173)。②MO组血清CK和MB峰值活力显著高于非MO组〔CK :(14 11 1± 92 8 3)U/L比 (84 5 2± 837 1)U/L ,P =0 0 5 0 ;MB :(11 7± 6 1) %比 (7 2±3 4 ) % ,P =0 0 4 3)〕。③MO组血清CK峰值大于 10 0 0U/L占 70 0 % (7/ 10 ) ,高于非MO组 (33 3% ,4 / 12 ,P =0 194 )。④合并MO患者单位梗死面积的CK峰值释放大于 5 0 0 0U/L的比例低于非MO组〔(2 0 0 % (2 / 10 )比 5 8 3% (7/ 12 ) ,P =0 0 72〕。结论 AMI患者合并MO时冠状动脉再灌注的比例较低 ,心肌酶峰值活力增高 ,但单位梗死面积的心肌酶释放减少。  相似文献   
6.
经环甲膜穿刺气管内给药法及设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院外心脏停搏的药物复苏方法和经环甲膜穿刺快速气管内给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心脏停搏常见药物复苏的利弊,寻找医院外心脏停搏心肺复苏(CPR)时药物复苏的最佳途径,并设计相应的使用装置。结果 临床给药方法主要有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气管内和心内注射给药。经气管给药的效果是可靠的,也是医院外进行CPR的最佳给药途径。本设计经环甲膜穿刺快速气管内给药复苏针配备有高压空气舱,适用于医院外的任何紧急场合进行气管内给药。目击者只需取出装有所需药物的复苏针,从环甲膜处刺入气管,按下注射启动钮即可。结论 医院外药物复苏技术的进步是有效改善复苏效果的关键,经环甲膜穿刺气管内给药复苏针适用于医院外进行药物复苏。  相似文献   
7.
发热门诊患者传染病相关知识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发热门诊患者对传染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探讨对发热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2004年11月-2005年1月在发热门诊就诊的495例患者就传染病防治法、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合理卫生习惯、防病治病常识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患者对传染病法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答对率最低;初中、高中学历、50岁以上的受调查者答题正确率较低,工人及一般城市居民答对率最低;电视广播是患者认可的传染病知识宣传方式。结论 应加强传染病法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重视对低学历、中老年人以及工人、城市居民群体的宣传教育;电视广播是目前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在大鼠窒息致心脏停搏模型中对心脏硬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方法建立起大鼠心脏停搏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氨茶碱组、肾上腺素组、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合用组(合用组),心肺复苏后1h处死动物尸检观察心脏硬度。结果①氨茶碱组心肌硬度记分(2.92±0.79)和肾上腺组(3.92±1.00)均高于对照组(2.17±0.83,P均<0.05);②合用组心肌硬度记分(2.50±1.09)低于肾上腺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3);③氨茶碱组、肾上腺素组和合用组自主循环恢复动物的心脏硬度记分均值均明显低于未恢复者,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复苏后1h处死动物心脏硬度记分与复苏过程中最高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之间均存在中度正相关(P均<0.05)。结论在窒息致心脏停搏大鼠模型中肾上腺素与氨茶碱均可导致心脏硬度的增加,这种心脏过度收缩致舒张障碍,即石头心现象,可能是其复苏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关于急诊医学概念与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本文对急诊医学的一些现代概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①急诊医学是一个时间维度的概念;②其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平行;③快速诊断是急诊工作的要点;④相对专业化是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⑤急诊人群具有低流行率和高病死率的特征。了解这些新的理念对提高急诊管理水平和改善急诊服务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型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880例急诊临床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首发症状、来诊方式、来诊时间和死因诊断等。结果:①本组前五位死亡原因为原因不明死亡(42.23%),创伤(17.61%)、脑血管疾病(15.32%)、心血管疾病(7.34%)和恶性肿瘤晚期(4.30%);②创伤死亡患者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261/70),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1);③原因不明死亡、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晚期的急诊死亡年龄特征呈增龄变化,而创伤急诊死亡高峰年龄段在15~30岁(38.37%,127/331);④发病至就诊时间〈1h为59.04%(1110/1880),全部死亡患者中由120送诊的只有29.08%(528/1880)。⑤发病至死亡时间〈1h的为39.89%(750/1880),不明原因患者在发病1h内急诊死亡占66.25%(526/794),高于创伤(41.69%,138/33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39,P〈0.01)。结论:急诊抢救死亡多为发病后〈1h就诊,发病至死亡〈1h,和死亡原因不明的,和非120送诊的患者,这提示加强急诊患者最初的诊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