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磷霉素(FOS)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破坏作用以及与左氧氟沙星(LFX)的联合杀菌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构建体外生物膜模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FOS及LFX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连续稀释法测定生物膜内活菌计数,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生物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生物膜经抗生素作用24 h后,生物膜半定量显示,FOS组及FOS+LFX组吸光度值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FX组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S组及LFX组的生物膜内活菌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S+LFX组第4,8,24 h膜内活菌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FOS能破坏鲍曼不动杆菌已形成的生物膜,并可增强LFX对生物膜内鲍曼不动杆菌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青年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中青年AMI患者危险因素、诱发因素、初发症状、并发症、住院期间病死率和死亡原因等,并与同期住院的112例老年AMI患者比较。结果中青年AMI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吸烟、酗酒比例高于老年AMI组;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胸痛症状典型,多为单支冠脉病变,而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老年A-MI组。结论中青年AMI患者发病多有明显的诱因、胸痛症状典型、冠脉病变多累及单支血管、并发症和急性期病死率低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干预对血小板聚集及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影响及脓毒症时心肌损伤与血小板的聚集的关系。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C组),内毒素组(ET组),氯吡格雷+内毒素组(CL+ET组)。CL+ET组预先给予氯吡格雷3 d后,腹腔注射LPS(10 mg·kg-1)建立急性脓毒症心肌损伤模型。在0、6、12 h采血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心肌肌钙蛋白I(cTnI);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心肌中TNF-α的表达水平;检测心脏干湿重比;取心肌标本,行HE染色,光镜观察大鼠心肌结构改变。结果与NC组相比,注射LPS后ET组血小板聚集率更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而增加[(27.78±1.01)、(32.41±3.04)、(50.99±14.35)ohm];CL+ET组预先给予氯吡格雷处理后,血小板聚集率处于抑制状态(P〈0.05)。CL+ET组较ET组,在相应时点对内毒素诱导的cTnI、血清及心肌TNF-α水平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心肌干湿重比有差异(P〈0.05)。ET组LPS注射6 h后心肌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纤维肿胀、排列紊乱,12 h最显著;与ET组比较,CL+ET组在相应时点对心肌炎症细胞浸润和心肌纤维肿胀程度减轻。结论 LPS引起的心肌损伤过程中血小板聚集明显,氯吡格雷阻断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对LPS引起的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26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 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多伴有机体免疫力下降,其临床表现多数无特异性,极易出现误诊.现对我院1999年9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26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本科学生急救技能培训的方法与成效.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04级、2005级本科药学专业、医学检验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临床医学专业42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媒体及人体模型等教学手段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培训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参加培训前,学生中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的不足7%,经过短期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专业培训后,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学生的人数超过95%.结论 多媒体教学及人体模型操作培训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SCI、CNKI、CBM—disc、VIP、万方数据库,纳入针灸治疗LIDH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对同质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共计540人。按观测指标、对照组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其中5个研究无效率汇总RR=0.5,95%CI(0.34,0.73),表明针灸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研究疼痛程度汇总MD=0.28,95% CI(-1.86,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事件的报道。结论:针灸治疗LIDH是有效、安全,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有限,且纳入研究存在高风险的选择性偏倚、实施性及测量性偏倚,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还需提供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负荷量氯吡格雷对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肺组织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氯吡格雷组,每组12只。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g/kg;脓毒症组大鼠予腹腔注射脂多糖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氯吡格雷组大鼠在腹腔注射脂多糖后立即给予氯吡格雷800 mg/kg灌胃,建模后3 h,取血测量动脉血氧分压(PaO2),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运用全血电阻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量血及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浓度,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并计算肺湿/干重比值( W/D比值)。结果脓毒症组、氯吡格雷组PaO2、PaO2/FiO2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氯吡格雷组PaO2、PaO2/FiO2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氯吡格雷组大鼠肺湿/干重比值、血清及肺组织TNF-α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氯吡格雷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均<0.05)。氯吡格雷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5)。脓毒症组大鼠肺组织可见明显炎症损伤,氯吡格雷组肺组织炎性损伤程度明显减少。结论负荷量氯吡格雷可迅速抑制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并减轻肺组织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4种中药单体成分对两性霉素B(AMB)耐药的烟曲霉菌的体外抗真菌效果,为进一步开发能抑制耐药烟曲霉的新药奠定研究基础。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出肉桂醛、柠檬醛、绿原酸、黄芩苷对9株临床分离的耐药烟曲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真菌浓度(MFC)进行实验。结果肉桂醛对两性霉素B耐药的烟曲霉的MIC50、MIC50、MFC50和MFC90分别为128ug/ml、256u/ml、256ug/ml和1024ug/ml,柠檬醛对两性霉素B耐药的烟曲霉的MIC50、MIC90、MFC50和MFC90分别为2S6ug/ml、512ug/ml、512ug/ml和〉1024ug/ml,绿原酸、黄芩苷对两性霉素B耐药的烟曲霉的MIC50、MIC90、MFC50和MFC90均为〉1024ug/ml。结论肉桂醛、柠檬醛对AMB耐药的烟曲霉有抗真菌作用,绿原酸和黄芩苷在体外对AMB耐药的烟曲霉无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学研究生对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探讨对医学研究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对458名医学研究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理论培训21学时,1次/周,3学时/次.4项技术(徒手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与搬运)操作培训历时7 d.培训前、后的考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58名医学研究生接受培训前、后急救技能理论知识考核.培训前胸外心脏按压频率、胸外心脏按压深度、心脏按压与通气比例、电除颤能量选择等急救技能理论知识合格率分别为75.8%、53.1%、62.4%、和22.6%,平均合格率为45.3%.培训后理论考核各项成绩分别为99.3%、93.0%、94.1%、及98.5%,平均合格率为95.3%,均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423人完成培训前、后急救技能操作考核.培训前徒手心肺复苏、止血、包扎、脊柱外伤固定与搬运4项技术的合格率分别为61.9%、55.1%、22.9%、和13.2%,平均27.3%;培训后分别显著提高到96.2%、97.4%、89.4%、及70.4%,平均为91.3%(均P<0.01).结论医学研究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状况不佳,开设急救技能培训课程,能较好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急救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通气功能、尿量及肺损伤评分的影响.方法 3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 rhBNP治疗组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为主的ICU综合治疗基础上持续 24 h静脉注射rhBNP 0.01 μg·kg~(-1)·h~(-1);对照组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为主的综合IC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数(PaO_2/FiO_2)、尿量、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及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变化.结果 rhBNP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率、CVP无明显变化,PaO_2/FiO_2、尿量明显增加(P<0.05),肺损伤评分、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尿量并无增加,PaO_2/FiO_2、肺损伤评分降低(P<0.05),两组尿量、PaO_2/FiO_2、肺损伤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rhBNP能显著改善机械通气ARDS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并有显著利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