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生物膜(BF)的破坏作用以及与头孢唑啉(CEZ)的协同杀菌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分离的编号为17546的S.a构建体外BF模型,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s)和最低杀菌浓度(MBCs),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BF,连续稀释法活菌计数。结果 BF经黄芩苷作用24h后BF半定量结果显示,黄芩苷组吸光度值为(1.284±0.076),黄芩苷+CEZ组第16h、24h分别为(0.931±0.206)、(0.611±0.738),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黄芩苷+CEZ组第8h、16h、24hBF内的活菌计数分别为(6.906±0.376)×lgCFU/ml、(6.801±0.109)×lgCFU/ml、(6.014±0.340)×lgC-FU/ml,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黄芩苷和CLA能破坏S.a已形成的BF,并可增强CEZ对BF内S.a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 ε-PL)对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ε-PL对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机制的初步研究。方法 以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和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为实验菌株,参考CLSI-M100文件中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吸光度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的生长曲线。通过结晶紫染色检测ε-PL对Ab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比较测定药物处理前和药物处理后菌体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ε-PL对ATCC19606和临床菌株的MIC均为4.096mg/mL,MBC均为8.192mg/mL。随着ε-PL浓度的增加,鲍曼不动杆菌的生长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 从抑菌-时间曲线结果来看,ε-PL在6h时明显抑制了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的浮游菌。鲍曼不动杆菌使用ε-PL作用后MDA和ROS含量升高。结论 ε-PL可有效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生长和生物膜的形成。使用ε-PL作用后可以使鲍曼不动杆菌菌体内产生大量ROS和MDA,提示ε-PL可能通过氧化作用发挥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感染指标联合血清蛋白指标在成人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95例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检测患者的感染指标联合血清蛋白指标含量,并进行相关性与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95例患者中,判断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21例(感染组),占比22.1%。感染组的氧合指数、呼吸频率、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收缩压、舒张压等与非感染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感染组的hs-CRP、PCT含量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TP、Alb含量与非感染组对比有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Spearsman分析显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hs-CRP、PCT、SG、TP、Alb等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PCT、SG、TP、Alb等都为导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比较常见,通过临床症状很难进行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杨平  陈虹 《中国药房》2012,(20):1885-1887
目的:探讨氯己定擦浴联合阿米卡星滴鼻对重症监护室(ICU)防治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作用。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入住ICU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120名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仅予清水擦浴,bid;氯己定擦浴组予氯己定擦浴(2%醋酸氯己定),bid;联合处理组在氯已定擦浴(用法用量同氯己定组)基础上同时给予阿米卡星滴鼻,0.02g,tid。观察3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和耐药情况。空白对照组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例再随机分成2组,2组在抗菌药物(包括药品、用法、用量)应用相同的情况下分别予氯己定擦浴和联合处理,观察2组抗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效果、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结果:氯己定擦浴组和联合处理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氯己定擦浴组和联合处理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病例再随机分组处理后,2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及抗感染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己定擦浴在ICU病房可有效减少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联合阿米卡星滴鼻未能明显提高抗鲍曼不动杆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状况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7月ICU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患者146例病例资料,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及其耐药性。结果 146例患者病死率为24.0%,存活患者平均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患者,住ICU时间长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鲍曼不动杆菌阳性标本的采集来源主要以呼吸道痰液标本为主,血行感染者病死率最高,血液和其他部位标本患者病死率高于痰液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与其他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ICU内为主,有ICU内相邻或同病房疑似交叉感染的患者118例(80.8%)。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逐渐升高,常用药物耐药率高达60%以上,呈多重耐药,对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敏感性较高。结论 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血行感染者病死率最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非常严重,呈泛耐药现象,目前对其最敏感药物为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加强对该菌的监测和交叉感染的预防,以免导致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8 d内是否死亡,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122例分为死亡组(61例)和生存组(61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肺部感染来源的比例高于生存组(50.8%vs. 31.1%)(P<0.05)。死亡组鲍曼不动杆菌对目标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生存组(34.4%vs.18.0%)(P<0.05)。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6分、脓毒性休克和多重耐药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OFA评分>6分、脓毒性休克和多重耐药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影响。方法将237例患者分为干预组109例和对照组128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率为7.34%,其中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率为17.97%,其中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率为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鲍曼不动杆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质粒转移与鲍曼不动杆菌环丙沙星(CIP)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将鲍曼不动杆菌CIP耐药菌株(供体菌)与E.coli(C600SMRLac-)(受体菌)进行接合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供体菌及接合子的CIPMIC值。结果:16株CIP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其中5株CIP耐药株与受体菌成功发生了接合,CIP耐药性接合转移的发生率为31.25%(5/16)。接合子的CIPMIC值比受体菌增加了30~500倍,其中1株接合子对CIP呈现低水平耐药。结论:部分鲍曼不动杆菌的CIP耐药性与质粒有关,且能够通过接合方式在细菌之间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9.
鲍曼不动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由于其易产生耐药性及植入性医疗操作的增加,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导致的院内感染成为临床医师的极大挑战。因此,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其生物膜对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此文从细菌生物膜的角度归纳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讨论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调节因素以及对耐药性的影响,概述了亚致死剂量抗生素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成的影响,为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所致感染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和防控耐药菌株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测定细胞内活菌含量的活菌核酸微定量技术,考察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胞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抗菌药物-病原菌-上皮细胞共培养模型,以改良叠氮溴化丙锭-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MAxx-qPCR)法测定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侵袭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形成胞内菌数量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0.1倍最低抑菌浓度(MIC)庆大霉素对绿色荧光蛋白融合鲍曼不动杆菌(AB-GFP)侵袭HBE细胞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经0.1倍、1倍、10倍MIC的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以及10倍、1倍MIC的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干预的鲍曼不动杆菌侵袭HBE细胞形成胞内菌的数量均显著降低(P <0.001);经0.1倍MIC的庆大霉素干预的胞内鲍曼不动杆菌的数量均显著升高(P <0.001)。在0.1倍MIC的庆大霉素作用下,AB-GFP侵袭进入HBE细胞的量显著增加。结论 0.1倍、1倍、10倍MIC的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均不能有效杀灭胞内菌。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能快速地测定胞内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A (OmpA)与细菌耐药性及炎症反应指标的特征,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3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根据药敏结果分为敏感株组、耐药株组,分析每组中患者临床特点及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PCR及RT-PCR检测每组鲍曼不动杆菌OmpA DNA及mRNA的表达,探讨两组中以上指标的变化及意义。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药敏以多粘菌素B耐药率最低,为3.2%,其次为替加环素,为15.79%。53例鲍曼不动杆菌均有OmpA基因表达;耐药株组OmpA mRNA、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敏感株组(P<0.05);两组WBC、N%、PCT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株组鲍曼不动杆菌OmpA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与PCT成正相关,r=0.379(P<0.05),与WBC、N%、IL-6、CRP无相关性(P>0.05)。结论 OmpA参与细菌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对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和大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和各脏器组织TNF-α、IL-6、白细胞计数变化。结果 造模后72 h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和大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的血清TNF-α、IL-6、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造模后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72 h,大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血清TNF-α、IL-6均显著低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造模后72 h肺、肾、腹膜、肝、小肠等脏器TNF-α、IL-6均显著低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能降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大鼠血清和各脏器TNF-α、IL-6水平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某综合医院儿童病区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征及耐药水平,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15年—2019年某综合医院临床标本进行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和培养,应用梅里埃ATB分析仪测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将儿童病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与该医院同期及全国的耐药率进行比较。结果共检出329株非重复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是从呼吸道标本(289株,占87.8%)分离出来,43.4%(143株)来源于儿童病区。儿童病区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低,为0.7%,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占2.1%,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医院同期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医院儿童病区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临床医生应重视病区和地区间耐药差异,参照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不同年龄组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55例,按年龄分为1~12月组120例与12~36月组135例,组内再随机分成预防组与对照组。预防组在抗生素治疗同时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照组抗生素治疗开始不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出现腹泻后加服该药,比较两组腹泻发生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不同年龄组婴幼儿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AAD预防作用的差异。结果:1~12月预防组62例发生腹泻11例,对照组58例发生腹泻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6月预防组79例发生腹泻3例,对照组56例发生腹泻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个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两个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降低婴幼儿AA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王偲  朱军  景春梅  印丹 《现代医药卫生》2013,(13):1974-1976
目的了解2010—2012年重庆地区儿童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0—2012年临床分离的1 602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相应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 2010—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均以痰标本分离率最高(85.08%,1 363/1 602);分离率居前3位的临床科室依次为新生儿科(29.21%,468/1 602)、呼吸科(18.79%,301/1 602)、重症监护病房(17.48%,280/1 602)。2010—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但耐药率均小于50.00%。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存在地域和人群差异,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侯玲玲 《北方药学》2019,16(2):52-53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奥替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奥替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奥替溴铵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多于对照组,肠球菌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奥替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提高疗效,纠正肠道菌群失调,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2012~2017年我院住院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和8种抗非发酵菌感染常用抗菌药的使用强度(AUD),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2012~2017年我院抗菌药管控成效显著,细菌耐药率呈下降趋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使用量正相关,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量负相关,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的使用量正相关(P<0.05)。两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使用量负相关(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常用抗菌药的使用量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老年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64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2例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同时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另外32例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2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1.3%,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62.5%)高于对照组(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31±0.93)d、(18.47±1.74)d,而对照组为(6.25±1.36)d、(19.5±2.09)d,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要炎症指标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并且观察组C-反应蛋白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内、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探讨不同来源菌株耐药率间的差别。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2001年内、外科及ICU分离的1083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析,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耐药率的显著性比较用x~2检验。结果:2001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314株。其中从内、外科和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为1083株,占全部鲍曼不动杆菌的82.4%。内科住院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氯霉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外科和ICU患者分离的菌株,并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明显低于ICU患者分离菌株(P<0.005)。外科和ICU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之间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里、环丙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调查各科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对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经验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探讨黄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Biofilm)的抑菌效果。方法建立体外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模型,将黄芩苷作用于生物膜,连续稀释法进行活菌计数,微量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32.25mg/L的黄芩苷即可抑制和破坏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对黄芩苷的耐受增加。结论黄芩对口腔需氧菌及厌氧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