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膜透析植管是腹膜透析的关键环节,如植管方法合理可减少漂管、疼痛、堵管、出血等植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率,减少患者痛苦。经典的植管方法只提到将导管末端植入真骨盆内(道格拉斯窝)即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目前尚未有针对导管植入该陷凹的深度及其与植管并发症关系的报道,本研究应用超声探测的方法,通过测量腹膜透析直管腹内段末端与道格拉斯窝底部的距离,研究其与植管并发症的关系,并为进一步寻找更为合理的腹膜透析植管的体表定位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患者36岁,孕28周,第2胎,有癫痫病史.主因妊高症、产前子癫入院.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71 mm,头围260 mm,股骨长53 mm,肱骨长48 mm,小脑横径39 mm,胎心率115次/min,心律规整.右心腔近心尖部的前壁及室间隔右心侧分别可见14 mm×8.2 mm、15 mm×7.5 mm高回声结节凸向心腔,呈椭圆形,边界规整,内部回声均匀.两结节呈对应性生长,使右心腔明显变窄,中间可见细线样血流信号(图1,2).胎盘成熟度1~2级,S/D 5.0,胎儿脊柱、四肢及其他器官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超声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再探讨超声对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诊断要点。方法总结分析15例超声引导下介入活检病理诊断为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超声资料。结果15例间皮瘤壁层腹膜厚薄不均,边界不整齐;腹膜线连续性中断,肿块部位回声低;网膜呈饼状不均性增厚,质硬感,边缘不整齐;超声引导下活检易取材,质硬,网膜不随针的提插而移动;CDFI:肿块内血流较丰富,11例RI〈0.60,4例RI〉0.60;病理:12例为上皮型,3例为腺管乳头型。结论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有一定的超声特点,结合超声引导下活检能基本做出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其好发于年老体弱者。患者大多合并其他脏器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我院2004年5月—2011年3月对37例肝脓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及冲洗的微创治疗,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在诊断浅表增大淋巴结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4月一20 13年11月接受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术患者154例临床资料,统计淋巴结大小、部位以及病因对病理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 154例均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为100%。淋巴结特征与明确诊断的关系:淋巴结部位,颈部51例,明确诊断48例(94.1%);锁骨上区63例,明确诊断6 1例(96.8%);腋窝17例,明确诊断14例(82.3%);腹股沟区23例,明确诊断19例(82.6%)。淋巴结直径:〈0.5 cm 2例,无1例明确诊断;0.5~1.0 cm14例,明确诊断9例(64.3%);〉1.0 cm者138例,明确诊断者128例(92.7%)。淋巴结形态:形态异常者124例,明确诊断115例(92.7%)。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者95例,明确诊断84例(88.4%)病理诊断结果 :恶性病变81例(52.6%),其中肿瘤淋巴结转移55例(35.7%),恶性淋巴瘤26例(16.9%);炎性反应性增生淋巴结34例(22.1%);淋巴结结核22例(14.3%);假阴性5例(3.2%);性质不确定12例(7.8%)。结论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对浅表增大淋巴结诊断具有实时观察、安全、准确、创伤小等优点,标本满意率及病理诊断准确率高,是浅表增大淋巴结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直肠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结合弹性模量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2例前列腺恶性病变(恶性组)和59例良性病变(良性组)的弹性模量值[最大弹性模量值(Emax)、平均弹性模量值(Emean)、最小弹性模量值(Emin)],绘制ROC曲线分析SWE结合弹性模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并分析恶性组Emax、Emean和Emin水平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组的弹性模量值(Emax、Emean和Emin)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均P<0.05)。恶性组Emax、Emean和Emin的最佳截断值为61.71、40.89和19.25 kPa时,敏感度分别为85.48%、80.65%和66.13%,特异度分别为88.1...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心前区疼痛1个月,加重伴胸闷半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达190/100 mmHg(1 mmHg=0.133 kPa),平时控制不详.查体:血压120/60 mmHg,心率60次/分,体重指数(BMI)为34.5 kg/m2(肥胖),余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病理性Q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对肝癌的诊断价值以及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的残癌评定价值。 方法选取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疑似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和临床诊断确诊。以DSA检查为金标准,观察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分析其术后残癌评价。 结果本研究所纳入64例单个病灶和5例无肝癌病灶患者中,常规超声检查中肝癌病灶阳性50例,阴性2例;超声造影阳性61例,阴性5例,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后58例病灶存在残留活性迹象,6例病灶完全失活,其中常规超声检查中肝癌病灶阳性44例,阴性1例;超声造影阳性55例,阴性4例,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超声造影检查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病灶诊断符合率,改善TACE术后残癌检测质量,值得在相关临床诊断和术后评估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主因"咽部堵塞感2个月"于2009年2月17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诱因突发咽部堵塞感,呕吐,伴意识不清,无胸闷、胸痛症状,就诊当地医院。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