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剂量治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gh-dose therapy/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DT/AHSCT )是目前治疗复发/难治侵袭性淋巴瘤的标准方案。然而,HDT/AHSCT作为淋巴瘤一线治疗的地位尚存在争议,对于其在不同亚型淋巴瘤中的应用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HDT/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进展作系统回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药代动力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关系,用于评估手术患者预后。方法 以77例食管鳞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1(ABCB1)rs1045642、rs2032582、rs3213619,ATP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2(ABCG2)rs2231137、rs2231142,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ABCC1)rs246221和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2(ABCC2)rs3740066这7个SNP行基因测序,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估遗传变异和无病生存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半贝叶斯收缩方法对多次检验和小样本量进行校正。结果 在显性基因模型下,ABCC2 rs3740066的次要等位基因与无病生存期缩短有关[粗HR(95%CI)为4.623(1.111~19.241),P=0.035;校正HR(95%CI)为4.290(1.010~18.215),P=0.048]。结论 药物代谢动力学基因ABCC2 rs374006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多的期待,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地改善了生活质量。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1]、《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2]和《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2016年版)》[3]的颁布,对我国原发性肺癌的规范化诊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脑转移的诊疗水平,改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专家,制定了《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Hyper-CVAD 方案与Hyper-CVAD 方案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巩固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 ,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青少年和成人初治采用改良Hyper-CVAD 方案的LL患者资料。其中,22例不伴骨髓受侵的患者中,11例接受单纯改良Hyper-CVAD 方案治疗,另外11例接受改良Hyper-CVAD 方案联合HDT/AHSCT 巩固治疗。结果:全组61.5%(16/26)的患者初治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或不确定的CR(unconfirmedCR,CRu ),中位随访29.5 个月,5 年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free survival ,PFS)率分别为66.8% 和50.2% 。22例无骨髓受侵的患者中,单纯Hyper-CVAD 组与联合HDT/AHSCT组的5 年OS率分别为60.0% 和70.7%(P=0.438),5 年PFS 率分别为43.6% 和62.3%(P=0.209),均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初治缓解后1 年内疾病进展或复发与预后不良相关(P=0.012)。 结论:改良Hyper-CVAD 方案是青少年和成人LL一线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无骨髓侵犯的患者,单纯改良HyperCVAD 已能取得较好疗效,联合HDT/AHSCT巩固治疗未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BRAF基因突变结直肠癌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亚型,BRAF突变以BRAFV600E突变最为常见。BRAFV600E突变结直肠癌的疗效和预后较差,晚期一线可选择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策略,后线治疗采用BRAF抑制剂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方案可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目前BRAFV600E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探索包括阻断各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靶向药物联合以及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等治疗策略。文章就BRAF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学特点、临床病理特征以及BRAFV600E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