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途径的研究进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200092)郑琦自从1989年美国Chiron公司对HCV特异性cDNA的克隆成功,目前国内外许多医院已开展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诊断HCV感染,并已有许多用重组人α干扰素(αIF...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法的现状与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毕大卫  郑琦 《中医正骨》1998,10(6):53-54
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和免疫学等各种医学边缘学科的进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的研究已有了全新的发展,各种新的学说和概念使人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疼痛的原理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回顾研究概况如下。1牵引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感染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逐渐得到控制,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意外死亡已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1],流动儿童又是意外死亡发生的高危人群,意外死亡给流动儿童的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本文对温岭市2009-2011年91名5岁以下流动儿童意外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调查意外死亡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家用医疗器械日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但其品目繁多加上花样百出的宣传使人无从选择。本文从国家颁布施行的法律法规出发,以一款电子血压计为例,介绍了如何结合产品自身,从法律的角度对产品信息进行核实,以选购到可靠有保障的家用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的干预方式对婴儿母乳性黄疸转归消退的影响。方法设采用单纯暂停母乳喂养、服用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干预方法的婴儿为对照组;同时联合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干预的婴儿为研究组,两组婴儿各100例。分别在干预后的第3天、第5天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以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第5天黄疸消退明显有效7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00%;对照组患儿第5天明显有效61例,有效2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3.00%,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第5天,研究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干预方式对婴儿母乳性黄疸转归消退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联合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对婴儿母乳性黄疸干预更有助于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P)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的关系,建立肝纤维化分级无创模型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确认的CHB患者148例,同步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血清CP及生物化学指标检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判断CP水平与肝脏病理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相关指标的诊断意义.构建肝脏纤维化诊断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148例CHB患者炎症活动度分级G1、G2、G3、G4的血清CP平均值分别为(212.5±34.9)、(205.5±32.0)、(201.4±37.7)和(172.8±20.4) mg/L,ANOVA分析提示4组炎症活动度分级间C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09,P<0.01);纤维化分期S1、S2、S3、S4的血清CP平均水平分别为(217.4±32.3)、(206.0±37.7)、(194.2±29.8)和(179.7±30.4)mg/L,ANOVA分析提示纤维化分期间C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08,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提示,CP与炎症活动度分级(r=-0.316,P<0.01)以及纤维化分期(r=-0.404,P<0.01)均呈负相关关系.应用ROC分别建立CP水平对S≥2、S≥3、S=4的诊断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0.70和0.7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模型-1(S≥2)、模型-2(S≥3)、模型-3(S=4)组包括CP、甲胎蛋白、胆碱酯酶、PLT、年龄的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子,最终构建数学模型并计算肝纤维化评分,模型-1、模型-2、模型-3的AUC分别为0.84、0.83和0.87,准确率分别为71.8%、80.3%和79.2%.结论 CHB患者的血清CP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关系,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呈阶梯状降低.CP水平可作为无创性判断肝脏纤维化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CP而构建的肝纤维化预测模型对CHB肝纤维化肝硬化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已建立的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预测模型(REACH—B评分模型)。方法收集2004年10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初次入院、HBsAg阳性超过半年的患者,分为HCC组和对照组(非HCC组),回顾性收集相关指标,进行评分评估。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各模型预测价值。结果预测3年HBV相关性HCC发生,共纳入627例患者,其中HCC组151例,对照组476例。REACHB评分模型预测3年HCC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5%CI:0.74~0.82),敏感度为73.00%,特异度为78.70%。联合甲胎蛋白(AFP)建立R—AFP评分模型,对3年HCC发生的AUC升至0.80(95%CI:0.76~0.83,Z=2.50,P=0.01),敏感度为71.03%,特异度为79.13%。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3与AFP之比(AFP—L3%)建立R—AFP—L3%评分模型,对3年HCC发生的AUC进一步升至0.83(95%CI:0.80~0.87,Z=2.45,P=0.01),敏感度为75.01%,特异度为79.32%。预测5年HBV相关性HCC发生,共纳人159例患者,其中HCC组65例,对照组94例。REACH—B评分模型预测5年HCC发生的AUC为0.79(95%CI:0.72~0.87),敏感度为73.60%,特异度为75.43%。R-AFP评分模型对5年HCC发生的预测价值AUC升至0.84(95%CI:0.77~0.90,Z=2.70,P=0.006),敏感度为83.12%,特异度为77.89%。结论联合AFP及AFP—L3%能优化REACHB评分模型对3年和5年HBV相关性HCC发生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Ⅰ期行前路小切口沿肌间隙入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病椎置钉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治疗的82例腰椎结核患者,男50例,女32例;年龄17~84岁,平均50.5岁。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49例,行Ⅰ期前路小切口沿肌间隙入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术;B组33例,行Ⅰ期前路传统腹膜外入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术。对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Frankel分级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手术并发症、内植物稳定性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8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36个月,平均23.7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时发现4例(A组3例,B组1例)前路手术对侧腰大肌脓肿增大,行二次手术排脓后治愈。余78例均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切口疝、脑脊液漏、脊柱结核复发等发生。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3~7个月,平均4.6个月。术后肛门排气时间A组较B组早,术后VAS评分A组优于B组,两组末次随访时Cobb角、ESR和Frankel分级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结论:根据病椎的破坏程度采用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