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思佳  尹婷 《福建电脑》2010,26(3):57-58,60
本文就目前广泛使用的AJAX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常见的安全防御解决方案,对使用AJAX框架开发安全的WEB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湖南环境生物学院招生、学籍、就业综合信息平台的开发和引用为背景,主要介绍其中采用到的各类信息技术应用,为其他高校在学院信息化工作开展中使用信息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与宿主代谢、免疫等方面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有关。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及多组学技术的发展,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发掘肠道菌群的潜在干预靶点,通过设计肠道菌群靶向性食品(MDF)定向调控肠道菌群组成,从而改善人体健康状态的技术逐渐成熟。本文介绍人工智能在肠道菌群干预靶点发掘中的应用,并总结肠道菌群靶向性食品的开发流程及其在营养不良、血糖管理等多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后续肠道菌群的潜在干预靶点发掘以及肠道菌群靶向性食品的开发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有色冶金工业产生的含砷烟尘的处理方法及综合利用现状,并指明了今后含砷烟尘处理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该文利用互联网思维设计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平台,有助于推进高校大学生精准就业,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促成大学生精准就业新样态。设计研究高校精准推送就业服务平台模型,需要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实际,从大数据中筛选有关的就业信息,经模型数据预判,为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该设计通过构建功能模块、采集数据、数据匹配、设计推送和分析算法等步骤,合成了一套适用于高校精准推送就业的服务平台模型,基本实现了就业定制化服务需求,有助于推动高校毕业生达成精准就业的目的,提升高校毕业生用户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正在飞速的增长,人们主要依靠搜索引擎查找信息,随着专业化不断加强,垂直搜索引擎成为人们新的工具,但构建专业化搜索引擎过程比较复杂.为了解决垂直搜索引擎中主题爬虫配置不灵活的问题,采用在爬虫上集成规则引擎的方法,通过规则库来控制爬虫运行,并且使用可扩展度较高的开源爬虫项目Heritrix和开源规则引擎项目Drools,构建配置方便、灵活度高的个性化爬虫,从而将原先主题爬虫的设置从紧耦合转变成了松耦合,降低了用户配置难度.  相似文献   
7.
职业技术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婷  赵思佳 《福建电脑》2009,25(5):187-187
本文就职业技术教育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4株乳酸菌肽聚糖(Peptidoglycan,PG)为生物吸附剂,探讨其对丙烯酰胺(acrylamide,AA)的吸附特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不同因素(pH、温度、时间、PG浓度、AA浓度及钙离子浓度)以及模拟胃肠环境下PG对AA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H、温度的增大,4株乳酸菌PG对AA的吸附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pH为5、温度为37 ℃,4株乳酸菌PG对AA的吸附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植物乳杆菌1.0665 PG的吸附率最大,为87.35%。在6 h以内,4株乳酸菌PG对AA的吸附率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但6 h后无显著性变化。吸附率随AA浓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随着PG浓度、钙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模拟胃环境条件下,不同pH显著影响PG对AA的吸附效果(P<0.05),并且pH为3.5时,PG对AA的吸附率最高;不同的时间对PG吸附AA的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在模拟肠环境下,胆盐浓度和吸附时间均显著影响PG对AA的吸附效果(P<0.05),其中0.3%~0.4%胆盐浓度更有利于PG 对AA的吸附。综上,本研究为乳酸菌肽聚糖在生物吸附脱毒方面的应用及机制探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沙门氏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 具有致病性强、分布广泛等特点, 其造成的食品污染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安全卫生问题。纳米材料种类繁多, 其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活性位点多,比色传感策略因其简单、便携、低成本和可视化也被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将纳米材料与比色传感策略相结合, 为检测沙门氏菌提供了新的思路,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基于纳米材料结合比色传感策略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研究进展, 重点阐述了纳米酶催化底物显色、部分贵金属纳米材料表观颜色变化和纳米材料与pH指示剂结合, pH变化诱导颜色变化, 以检测沙门氏菌的比色传感策略的原理及应用, 并对该领域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今后开发简单、便捷、高效的沙门氏菌的比色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5 株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TCC8014、L. plantarum 1.0665、L. plantarum 806、L. casei ATCC393、L. acidopilus KLDS 1.0307)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灭活前后对丙烯酰胺的吸附能力,及5 株乳酸菌吸附丙烯酰胺所形成的复合物在无菌去离子水、不同有机溶剂(甲醇、乙腈-水、丙酮)及体外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5 株乳酸菌的高压灭活组对丙烯酰胺吸附能力均强于其活菌组。其中植物乳杆菌ATCC8014的高压灭活组对丙烯酰胺吸附率最高,为96.53%;5 株乳酸菌-丙烯酰胺复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均可稳定存在;在无菌去离子水中均有少量丙烯酰胺释放;模拟胃、肠环境实验证实pH值、胆盐质量分数、胰蛋白酶及作用时间会影响乳酸菌-丙烯酰胺复合物的稳定性,导致少量丙烯酰胺释放。整体看,高压灭活后的植物乳杆菌ATCC8014与丙烯酰胺形成的复合物在上述环境中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为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毒性抑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