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高频电铲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间使用高频电铲成功进行腹腔镜保肛手术的直肠癌患者28例,分别对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盆腔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手术时间(178.6±25.3)min、术中出血量(62.6±40.5)ml、术后盆腔引流量:术后1d(90.5±27.1)ml、术后3d(5.4±4.6)ml、肛门排气时间(33.0±5.4)h、疼痛程度(VAS):术后1d(5.52±1.29)、术后3d(2.42±1.06)、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1例。随访1~26月无肿瘤复发及肠梗阻患者。结论高频电铲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可以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弥漫性腹膜炎3例刘光茂,宋伟庆,闫庆辉,高清泽附属二院外科(050000)关键词有机磷中毒;腹膜炎;外科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引起呼吸衰竭、脑水肿及心肌损害者较多,少数致消化道出血、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1]。而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少见,现报告...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胃癌的中心组织、癌边缘、距癌边缘 5cm、10cm处的移行黏膜水解酶 ,氧化酶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不同酶在组织间的活性不同来判断癌细胞的代谢特点。1 材料与方法选用我院外科手术切除新鲜标本 15例 ,分别由病理证实胃癌。在标本切除后迅速用利刀在癌中心、癌边缘、距癌边缘 5cm、10cm处切取 0 .8cm× 0 .8cm大小组织块 ,修块后在 - 196℃液氮中冷冻、OCT包埋 ,冷冻切片机切片 ,厚度5 μm ,然后分别做HE、改良三色、水解酶 :“酸性磷酸酶(ACP) ,碱性磷酸酶 (AKP)”、脱氢酶 :“四唑还原酶 (NADH) ,琥珀酸…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Fas、FasL、P2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癌旁交界组织、距肿瘤边缘5cm组织及10例正常胃粘膜中Fas、FasL的表达,并对正常胃粘膜和肿瘤组织中P2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组织、癌旁交界组织的Fas表达和P27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1),而FasL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胃癌不同TNM分期、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的Fas、FasL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27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Fas、FasL表达与胃癌形成有关,与胃癌进展无关,Fas/FasL系统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免疫逃避中起重要作用;P27可能是一个预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染自体胃癌细胞总RNA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介导抗胃癌的免疫效应。方法制备短期培养的原代胃癌细胞。用rhGM-CSF、rhIL-4和TNF-α体外诱导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DC的发育和成熟,并转染自体肿瘤细胞总RNA,激活自体T细胞产生CTL,用CCK-8试剂盒检测CTL的杀伤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技术检测DC的免疫功能状态。用ELISA法测定IL-12和INF-γ的水平。结果转染自体肿瘤细胞总RNA的成熟DC,不仅可高表达MHC-I、II类分子及CD80、CD83和CD86协同刺激分子,并可获得高效刺激自体或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转染RNA的成熟DC,分泌IL-12的水平及其刺激产生的CTL培养上清液中INF-γ的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成熟DC及未成熟DC;且CTL对自体胃癌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异体组。结论转染自体胃癌细胞总RNA的成熟DC能够体外诱导产生对自体肿瘤细胞具有高度抗原特异性杀伤活性的CTL。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Fas/FasL在同一胃癌患者不同部位胃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对 5 0例同一患者胃癌组织、癌旁交界组织、距肿瘤边缘 5cm处、正常组织的Fas/FasL表达进行检测 ,检验上述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差异。结果 :比较肿瘤组织、癌旁交界组织与正常组织Fas的阳性表达率 ( 10 0 % )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 ( 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距肿瘤边缘 5cm处( 96% )与正常组织 ( 10 0 % )的Fas阳性表达率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而不同分化的肿瘤组织中Fas/FasL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胃癌中存在Fas表达的下调和FasL表达的上调 ,Fas/FasL系统可能参与了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避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DR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方法对41例大肠癌组织和9例正常组织DR4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DR4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5.85%,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22.20%(P<0.05).流式细胞分析该蛋白表达量,癌组织平均荧光指数为1.17±0.13,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1.00± 0.13(P<0.05).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中DR4 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临床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DR4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肠癌组织中DR4表达上调,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8.
段国强  闫庆辉  杜彦芳 《河北医药》2008,30(8):1202-1202
子宫切除术为无菌手术,而阑尾切除术为有菌手术.传统观点认为应分期手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5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病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改良式阑尾切除术,来探讨2类手术同时施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203例行经腹直肠前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结果 13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其中12例经冲洗引流、营养支持、全身应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方法治愈,1例行横结肠造口术治愈.结论 围手术期积极的准备预防至关重要.吻合口瘘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保守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将2004年12月~2006年3月收治的可以行保肛手术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进行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29例,开腹手术28例。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评分VAS、恢复肠道功能的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69±48)mL、(5.1±1.5)cm、(5.3±2.1)、(31±11)h和(2.5±1.2)d)]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172±67)mL、(19.8±4.7)cm、(9.2±2.9)、(82±13)h和(7.2±2.8)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72±36)min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142±47)min,两组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两组在肠段切除长度、肿块距下切缘距离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腹手术组术中肉眼血尿、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机会多于腹腔镜组,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基本相同。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对于能够按照TME原则进行手术保肛的直肠癌患者,能够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