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1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7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内职业医学生物监测现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职业医学领域的监测包括环境监测(Ambient Monitoring, AM)、生物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 BM)和健康监护(Surveillance Health ,SH).随着生物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职业有害因素评价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加强,改变了长期以来均认为"环境监测为主、生物监测为辅"的观念,它与环境监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观点正成为学术界共识.生物标志物是生物监测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几年伴随着分子生物标志物的发展,生物监测技术提高到了分子水平.生物标志物一般分为3类:①接触生物标志物:是指测定机体器官或组织内的外源性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或外源性化学物与靶分子、靶细胞相互作用的产物,以反映内剂量和生物效应剂量;②效应生物标志物,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以及早期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疾病等;判断机体是否受到明确的或潜在的危害;③易感性生物标志物,指能反映机体先天遗传性或后天获得性的对外源性化合物接触产生反应能力大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根据民政部批准通知《民社登[2005]第096号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登记通知书》,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阚学贵教授主持下,于2005年10月19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共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分别来自生物学、放射医学、药学、农林学、生物物理学、化学、营养食品科学、军事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卫生学等多个领域,是我国预防医学会第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团体。近十余年来,“自由基”理论已经成为生命科学中最令人瞩目的热点,并渗透到医学领域的各个范畴,几乎涉及所有疾病(炎症、缺血、缺氧、中毒、痛症、溃传疾病、衰老等)的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纳米铁(Fe)、纳米氧化锌(ZnO)和纳米氧化镁(MgO)材料对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力的影响。方法分别以5g/Kg·wt剂量的纳米(Nano-)或微米(Micro-)粒径Fe、ZnO和MgO给小鼠一次经口灌胃,14d后处死取血分离血清分析LDH和α-HBDH活性变化。结果Nano-和Micro-Fe染毒小鼠血清LDH活力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Nano-Fe和Micro-Fe组小鼠血清LDH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Nano-Fe和Micro-Fe三组小鼠血清α-HBDH差异无显著性(P>0.05)。Nano-MgO组小鼠血清LDH比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Micro-MgO组小鼠血清LDH比对照组和Nano-MgO组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Nano-MgO和Micro-MgO三组小鼠血清α-HBDH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两种粒径ZnO染毒组小鼠血清LDH和α-HBDH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其中Micro-ZnO组小鼠血清LDH和α-HBDH活力升高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Nano-Fe、Nano-ZnO和Nano-MgO材料对小鼠血清LDH及α-HBDH活性的影响与相应微米粒径材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ICR小鼠通过饮水暴露于低浓度氯化甲基汞(MeHgCl),观察其子代生长发育和行为及可能产生的毒作用。[方法]ICR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0.01mg/L)和高浓度组(0.1mg/L),于怀孕第6天起分别自由饮用蒸馏水、氯化甲基汞含量为0.01mg/L、0.1mg/L的蒸馏水直至哺乳期结束,观察母鼠和仔鼠的一般状况、仔鼠的早期发育、行为反射和学习认知能力等指标。[结果]在低浓度甲基汞作用下(相当于饮用水汞卫生标准8倍和80倍水平),亲仔两代均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染毒组仔鼠的各项神经发育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仔鼠的学习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饮水中低浓度甲基汞虽然对子代的生长和行为发育没有明显的损害,但是子代的学习能力已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纳米材料潜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翔  闫蕾  贾光  王生 《毒理学杂志》2005,19(1):15-17
科学界普遍认为纳米、信息及生物将成为 2 1世纪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 2 0世纪 80年代末到 2 1世纪初 ,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也证实了这种观点。我们在为纳米研究热潮喝彩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纳米技术发展可能出现的负效应。但目前关于纳米材料对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较少 ,现就此做一简要综述。1 纳米材料的定义纳米材料是指几何尺寸达到纳米级水平 ,并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1纳米 (nm)是 10 -9m。目前对纳米材料的定义是 :粒径为 1~ 10 0nm的纳米粉、纳米线 ,厚度为 1~ 10 0nm的纳米簿膜 ,并且出现纳米效应的材料[1] 。纳米材料的尺寸与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铬盐暴露工人尿铬(U-Cr)水平及尿常规、尿沉渣、尿酶,探讨尿常规、自动尿沉渣分析和尿酶测定在职业铬盐暴露工人肾损伤检查中的意义,为铬盐职业接触人群的监测提供辅助方法。方法选择115名职业铬暴露工人和60名非铬盐接触者,分别测定尿铬、尿干化学、尿沉渣、尿γ-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结果铬盐暴露工人平均U-Cr水平为17.41μg/g肌酐,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2μg/g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铬盐暴露工人尿干化学检查无显著差异,尿沉渣分析显示其尿中小圆形上皮细胞(SRC)、上皮细胞(EC)和结晶(X′TAL)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管型(Cast)、病理管型(Path)、细菌数(Ba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酶检测显示铬盐暴露工人尿GGT和尿NAG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AST、LDH和AL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铬盐暴露组U-Cr与尿X′TAL、尿比密(SG)和RBC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尿WBC、EC、SRC、Bact、Cast等指标无显著相关性;U-Cr水平与尿NAG、AST、LDH活性显著相关,但与尿GGT和ALP活性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长期职业铬暴露工人尿EC、SRC和X′TAL和尿NAG、GGT酶活性增加,尿X′TAL和尿SG增高可能与尿中铬盐水平升高有关;尿NAG和GGT酶活性增加显示可能有某种程度的肾小管损伤。尿常规分析和尿NAG酶活性测定对职业铬盐暴露工人肾损伤的监测具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19例老年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9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联合BiPAP通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舒利迭吸入治疗10 d。治疗前及通气治疗后72h分别行动脉血气分析,治疗10 d后测峰值呼气流速(PEF)。结果通气治疗72 h后,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P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1),但观察组pH值、PaCO2及PEF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舒利迭联合BiPAP辅助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涉苯企业劳动者职业卫生服务(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OHS)享受情况,探讨OHS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辖区OHS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涉苯企业劳动者OHS调查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劳动者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6.3%;劳动者合同告知率为66.1%,随年龄、工龄增加而下降(P0.01);劳动者工伤保险缴纳率为81.3%,外地户籍工低于本地户籍工,并随文化程度、工龄降低而下降(P0.01);劳动者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率为87.5%,随文化程度增高而升高(P0.01);劳动者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率为79.1%,随文化程度增高而升高,随工龄增加而下降(P0.0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率为28.5%。结论劳动者OHS享受情况整体水平不高,受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影响;OHS过程中存在不公平性;应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提高劳动者OHS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气管滴注纳米氧化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气管滴注纳米氧化锌(N-ZnO)的急性毒性.[方法]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高、中、低剂量组(HG、MG、LG)用N-ZnO悬浮液进行单次气管滴注染毒,剂量分别为每只20、10、5μg.空白对照组(BG)不作处理,阴性对照组(NG)采用磷酸缓冲盐溶液(PBS)气管滴注.染毒后第7天对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常规以及主要脏器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终点HG小鼠仅存1只,故未纳入统计.HG和MG一般情况差,染毒后1、3、5天体重降幅高于BG及NG(P<0.05);MG、LG的BALF中总蛋白、羟脯氨酸、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全血红细胞平均容量(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高于BG及NG(P<0.05);而全血红细胞计数(RBC)低于BG及NG(P<0.05). MG单核细胞百分比(MOD%)高于BG、NG及L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低于BG及NG(P<0.05);同时,染毒后3天和5天的体重降幅、RDW、MPV、MOD%及肺灌洗液AKP在染毒组间也存在差异(P<0.05).病理发现各染毒组小鼠肺内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肺泡壁细胞增生和肺泡壁增厚现象,且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加重. [结论]气管滴注N-ZnO诱发了比较明显的肺部炎症,并引起小鼠体重明显降低并发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