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19例老年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9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联合BiPAP通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舒利迭吸入治疗10 d。治疗前及通气治疗后72h分别行动脉血气分析,治疗10 d后测峰值呼气流速(PEF)。结果通气治疗72 h后,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P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1),但观察组pH值、PaCO2及PEF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舒利迭联合BiPAP辅助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由于粥样斑块的破裂启动一系列事件并导致血栓形成。近年来提出止血的外源性启动、内源性维持的观点。在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在ACS中的作用,我们测定了63例ACS患者即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血浆TF和TFPI含量及活性.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有直接关系,斑块发生破裂时局部的炎症反应在ACS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认为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答反应,斑块的进展与炎症反应的程度密切相关,尤其是反应急性炎症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在ACS时明显增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有直接关系 ,斑块发生破裂时局部的炎症反应在ACS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认为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答反应 ,斑块的进展与炎症反应的程度密切相关[1] ,尤其是反应急性炎症的血清C 反应蛋白 (CRP)含量在ACS时明显增高 ,有作者认为CRP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2 ] 。为进一步了解ACS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我们测定了正常人群 ,非ACS冠心病组包括稳定性心绞痛 (SAP)、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AMI恢复期 )、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和ACS组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 (…  相似文献   
5.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测定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14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组)、55例单纯性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血清IMA水平,并对其中急性ACS患者同时进行血清肌钙蛋白T(cTnT)检测。通过绘制IMA在该人群中用于诊断ACS的操作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最佳临界值,确定IMA诊断AC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测预测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组IMA水平显著增高(15.12±2.61)ng/L(P0.01)。根据ROC曲线,当IMA临界值为10.6ng/L时综合评价最佳。IM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最佳综合评价,分别为82.1%、91.5%、95.6%、93.5%。145例患者中入院1h的IMA测定值超过临界值为119例,阳性率达82.1%;而同步测定cTnT阳性者为59例,阳性率40.6%。IMA阳性率与cTn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MA是ACS的早期敏感指标,是评价早期出现可逆性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纤维蛋白原(Fg)采用Clauss法,纤维蛋白A肽(F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无并发症组Fg、FPA、vWF、GMP-140水平显著增高(P<0.05),AT-Ⅲ、D-dimer、t-PA、PAI差异无显著性;糖尿病有并发症组Fg、FPA、vWF、D-dimer、PAI、GMP-140水平显著增高(P<0.01),AT-Ⅲ、t-P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糖尿病时,凝血、抗凝血、血小板、纤溶等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测定上述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监测病情、预防血栓形成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抗凝血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胰腺的血液循环障碍可诱发急性胰腺炎(AP),并可促使水肿型胰腺炎发展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其中凝血—抗凝血系统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为进一步了解凝血—抗凝血系统在AP发病中的作用,我们测定了62例AP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A肽(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抗凝血酶(AT)水平,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为了解和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状况不良的判断指标及临床意义,本文对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了营养状况不良判断指标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复习我院1994年1月-1999年1月行阑尾切除手术976例患者临床资料,我们发现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时机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认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的增高程度对指导选择手术时机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976例患者中男546例,女430例。年龄10-82岁,其中匕一45岁占总数的89%。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O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10例,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195例,阑尾周围脓肿68例。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均采用日本东亚KIO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不同阑尾炎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及分类分别见表1和表2。976例阑尾炎患者术前…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凝血、抗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纤维蛋白原(Fg)采用Clauss法,纤维蛋白A肽(F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无并发症组Fg、FPA、vWF、GMP-140水平显著增高(P<0.05),AT-Ⅲ、D-dimer、t-PA、PAI差异无显著性;糖尿病有并发症组Fg、FPA、vWF、D-dimer、PAI、GMP-140水平显著增高(P<0.01),AT-Ⅲ、t-P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糖尿病时,凝血、抗凝血、血小板、纤溶等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测定上述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监测病情、预防血栓形成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