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INTRODUCTION In present days, treatment of keliod includes simple operation, radiation, drug therapy, immune therapy, laser therapy and freezing therapy, but their effects aren't satisfying.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on keliod has achieved satisfying effect.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化学致癌剂7,12-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benz[a]anthracene,DMBA)化学诱发的大鼠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DMBA油剂灌胃复制大鼠乳腺癌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24只)和实验组(25只),观察塞来昔布对大鼠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了解治疗后2组肿瘤的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 实验组塞来昔布处理后乳腺肿瘤的数目、直径、体积分别为(2.56±1.26)个、(1.162±0.355)cm、(1.967±1.725)cm.;明显小于实验前的(3.40±1.22)个、(1.948±0.481)cm、(8.794±6.389)cm3;明显小于对照组(3.88±1.73)个、(2.231±0.736)cm、(10.268±5.447)cm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对照组COX一2蛋白表达为62.5%(15/24),实验组COX-2蛋白表达为36.0%(9/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基因表达谱显示两组之间表达丰度差异2倍及以上的基因共有243条,其中表达上调2倍或以上的基因片段124条,表达下调2倍或以上的基因片段119条,发现功能不明的新基因6条,其中表达上调的4条.结论 塞来昔布能抑制DMBA诱发的大鼠乳腺癌进展,其机制和多种基因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将 69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 2组 :研究组 3 1例 ,应用HCPT联合PF方案化疗与放疗结合 ;对照组 3 8例 ,除化疗方案中不加HCPT外 ,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原发灶和转移灶两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常见的毒副反应 :骨髓抑制发生率为 77 4% ( 2 4/3 1) ;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 64 5 % ( 2 0 /3 1) ;神经毒性发生率为 45 2 % ( 14 /3 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含HCPT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良好 ,毒副反应可耐受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环氧化酶 -2 (cyclooxy genase 2 ,COX 2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80例乳腺癌、2 7例乳腺不典型增生以及 2 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OX 2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OX 2阳性表达率为 5 7 5 % ( 4 6/80 ) ,明显高于乳腺不典型增生 11 1% ( 3 / 2 7)和正常乳腺组织 10 0 % ( 2 / 2 0 ) ,P <0 0 1。COX 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相关 ,P <0 0 5。COX 2高表达的乳腺癌术后 5年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COX 2低表达者 ,P <0 0 5。结论 :COX 2表达可以作为判定乳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大功率微波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功率微波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5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传统的化疗,另一组接受化疗+热疗。热疗时肛温39.5~42.0℃,维持60m in,1次/周,4次为1个疗程。结果:热化疗组有效率(CR+PR)50.0%(13/26),化疗组有效率(CR+PR)22.2%(6/2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KPS评分的提高两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相似,主要为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热化疗组未出现任何严重的热疗副作用。结论:热疗联合化疗能提高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化疗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59例ⅡB-ⅢB期乳腺癌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与实验组(30例),对照组方案:表柔比星75mg/m^2,第1天,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静脉注射。实验组方案:化疗方案同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400mg,口服,2次/d,第1天至第21天。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RR)为72.41%(21/29),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CR)2例,部分缓解(PR)19例,稳定(SD)8例;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其中cCR3例,PR21例,SD6例;两组均无病理完全缓解(pCR)及进展(PD)者,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9,P=0.493)。对照组和实验组肿瘤最大直径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9,P=0.570),化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0,P=0.000)。实验组关节肌肉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其余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表柔比星方案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良好,患者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塞来昔布能增强化疗疗效,降低关节肌肉疼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皮肤转移癌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皮肤转移癌的特点,提高皮肤转移癌的诊治水平.方法:报道5例来源于不同恶性肿瘤的皮肤转移癌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皮肤转移发生在术后6月到18月,其中4例合并重要脏器转移,临床症状与皮肤病症状类似,通过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结论:皮肤转移癌的临床发生率较低,常合并其他重要脏器转移,预示肿瘤已进入晚期,其诊断依靠病史和结节活检.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多西紫杉醇 顺铂(TP)方案用于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乳腺癌转移瘤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35例乳腺癌转移瘤采用TP方案治疗:多西紫杉醇75mg/m2,d1,顺铂30mg/m2, d1-d3,静脉注射;塞来昔布400mg,口服,2次/日,d1-d21.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35例患者共接受122周期化疗,中位化疗周期4个(2-6个周期),总有效率(overall remission rate, RR)为65.71%(23/35),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 cCR) 6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 17例,稳定(stable disease, SD) 11例,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 1例.全组随访6-30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 TTP)为8.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TP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乳腺癌转移瘤效果良好,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卡铂、金喜素IL—2联合胸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胸腔穿刺引流胸水排尽后,卡铂400—600mg、金喜素4mg、IL——2 50~80万单位各溶于生理盐水20ml依次注入胸膜腔内。结果 胸腔内灌注卡铂、金喜素及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7例,完全缓解46.0%(33/37),总有效率89.2%(33/37),胸水缓解期2—14个月,中位缓解期6.7月,毒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暂时性畏寒、发热,少量毛发脱落。结论 胸膜腔内灌注卡铂、金喜素及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毒副反应低,明显延长胸腔积液缓解期及生存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乳腺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和微血管计数 ( MV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 SP法测定微血管计数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 VEGF表达水平 ,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 VEGF中位数为 393.5 pg/ml,健康人 66.0 0 pg/ml。乳腺癌患者血清 VEGF高于健康人 ,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1 )。血清 VEGF临床分期 、 期高于 期 ,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1 )。 、 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临床分级 、 级高于 级 ,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1 ) , 、 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腋窝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未转移者 ,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1 )。高 MVC组患者血清 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低 MVC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血清 VEGF表达与乳腺癌的进展、恶性程度、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 ,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