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背景:为了解树突状细胞(DCs)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常用体外培养单细胞来源的DCs进行功能分析。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循环血DCs在表型及功能方面均与单细胞来源的DCs不同。实际上,循环血DCs在体内发挥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循环血DCs的功能,并确定循环血DCs是否被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 CV)所感染。方法:选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7例,非H CV慢性肝病患者7例,正常志愿者13例,分析其循环血DCs表型及功能。同时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循环血DCs和循环血DCs亚群(髓样DCs及浆细胞样DCs)中H CV基因组序列。…  相似文献   
2.
背景:曾有报道在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编码区CPG岛异常甲基化导致细胞因子信号1抑制因子(SOCS-1)沉默。但是,甲基化主要发生于5'端非编码区而非基因表达调控的编码区。方法:取22份HCC组织标本及22份癌旁非HCC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检测5'端非编码区和SOCS-1CPG岛的甲基化状况。结果:使用CPG岛引物发现,22份HCC中9份存在异常甲基化,而22份癌旁非HCC组织中仅有1份。在22份HCC中1份、22份癌旁非HCC组织中5份检测到非甲基化。SOCS-1异常甲基化与HCC显著相关(Fisher精确检验,P=0.0076)。使用5'端非编码区引物发…  相似文献   
3.
背景:本研究旨在确定年轻成年患者无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临床特性,并评估干扰素(IFN)治疗对HCC复发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87例HBV感染相关HCC患者中,4例无肝硬化且年龄小于30岁(10岁、22岁、23岁和26岁)。结果:在HCC确诊时,所有病例均有抗HBe抗体(抗-HBe),且非癌变肝脏组织的组织学分级为F0或F1,即轻度肝炎。4例年轻HCC患者的母亲均患有与HBV相关的肝脏疾病。有3例患者HCC复发。对这些患者3年以上的随访发现,HCC再切除术后,长期、周期性的IFN治疗可使患者长期存活而无复发。结论:①年…  相似文献   
4.
背景:Ki-ras基因12和13编码子点突变是鉴别瘤内异质性的遗传标志。含单克隆细胞的单一腺管可通过腺管分离技术获得。采用腺管分离技术检测Ki-ras基因突变以确定同一肿瘤中是否存在多个克隆。方法:采用腺管分离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序列分析检测21例散发结直肠癌患者的Ki-ras基因突变。样本分两组:典型组和单一腺管组,典型组含50个以上腺管,单一腺管组含10个从同一肿瘤中分离出来的单一腺管。结果:典型组21个标本中11个发现Ki-ras基因突变,单一腺管组21个标本中12个存在Ki-ras基因突变。在典型组11个标本中出现的Ki-ras突变,也出…  相似文献   
5.
将 69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 2组 :研究组 3 1例 ,应用HCPT联合PF方案化疗与放疗结合 ;对照组 3 8例 ,除化疗方案中不加HCPT外 ,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原发灶和转移灶两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常见的毒副反应 :骨髓抑制发生率为 77 4% ( 2 4/3 1) ;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 64 5 % ( 2 0 /3 1) ;神经毒性发生率为 45 2 % ( 14 /3 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含HCPT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良好 ,毒副反应可耐受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卡铂、金喜素IL—2联合胸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胸腔穿刺引流胸水排尽后,卡铂400—600mg、金喜素4mg、IL——2 50~80万单位各溶于生理盐水20ml依次注入胸膜腔内。结果 胸腔内灌注卡铂、金喜素及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7例,完全缓解46.0%(33/37),总有效率89.2%(33/37),胸水缓解期2—14个月,中位缓解期6.7月,毒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暂时性畏寒、发热,少量毛发脱落。结论 胸膜腔内灌注卡铂、金喜素及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毒副反应低,明显延长胸腔积液缓解期及生存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呈高度恶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我国,HCC病死率为20.4/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病死率的18.8%,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18例)及食管癌组织(68例)中uPA、VEGF的表达,检测CD。用以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根据MVD均值分为高、低MVD组,分析食管癌uPA、VEGF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uPA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8%(5/18)和70.6%(4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3,P〈0.05);VEGF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2.2%(4/18)和63.2%(4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8,P〈0.05)。食管癌组织中uPA与VEGF表达有一致性(X^2=9.72,P〈0.05)。MVD平均为42.38±11.62,高MVD组uPA、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MVD组(X^2值分别为6.13和10.12,均P〈0.05)。uPA、VEGF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均P〉0.05),均与临床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uPA、VEGF蛋白高表达,可能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18例)、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23例)及食管癌组织(68例)中uPA、PAI-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和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uPA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8%、39.1%、70.6%,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AI-1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2.2%、34.8%、64.7%,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uPA、PAI-1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在临床病理Ⅰ-Ⅱ期和Ⅲ-Ⅳ期间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结论:uPA、PAI-1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呈进行性上升的趋势,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背景:胃黏膜下肿瘤(SM Ts)的诊断,单用超声内镜(EUS)检查并不能完全揭示病理特性,如恶性程度。有报道显示EUS引导下行细针抽吸活检(EUS-FNAB)更为有效。目前,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使多数的初期诊断为平滑肌肉瘤患者得到更深入研究,被新诊断为胃肠间质瘤(GISTs)。GISTs的恶性程度临床区别很大。本研究旨在检查EUS-FNAB对GISTs诊断及区分其恶性程度是否有效。方法:研究纳入1997年1月至2002年3月间Aichi癌症中心医院的21例GISTs患者,患者均为手术切除标本经免疫组化染色诊断为GISTs。其中14例(5例高度恶性,9例低度恶性)术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