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管消毒剂的选择和消毒技术的进步是治疗感染根管的重要步骤.也是提高根尖周感染疗效的有效手段。本科自1994年2月至1997年12月采用络合碘及灭滴灵联合冲洗消毒法治疗感染根管105例168牙,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05例均为我院口腔科门诊病人.男48例,女57例。年龄14~62岁.平均27.8岁。共计168个牙.其中急性根尖周炎(包括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者)79牙.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根尖部粘膜充血、肿胀、叩雨或根尖区粘膜压而。慢性根尖周炎106牙,其中有疫营者24个牙。!68个牙中伴有牙周病者61个牙,术前X线片…  相似文献   
2.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面牙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多见,轻度缺损可无自觉症状,重者可表现为牙齿敏感甚至发展成各种牙髓或根尖周病。自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操作简便,色泽美观,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乙状窦后径路的面神经血管减压及梳理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耳鸣、耳闷和听力损害。笔者1985年以来调查经上述手术的患者268例。在隔音室内以250、500、1000、2000、4000、8000Hz电测听分别测手术前后的气、骨导听觉阈值。进行比较。差值10dB以内为无变化,≥10~30dB为轻度减退,≥30-60dB为中度减退,≥60-90dB为重度减退。全部患者中56例有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Rulcer,RAU)是口腔黏膜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居口腔黏膜病首位。因RAU有周期性复发的规律,又称复发性口疮。其好发于唇、舌、颊及上腭等口腔黏膜,呈单发或多发。因病因复杂及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治疗较棘手。1997年3月~2004年3月,我们采用香菇多糖片门诊治疗口腔溃疡30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姐弟同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二例报告冯勃,米修奎,刘顺友笔者曾收治同胞姐弟同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例,报告如下。例1女,32岁,因左侧上、中面部阵发性闪电样剧痛9年入院。每次面痛发作持续数秒钟,无眩晕、耳鸣及听力下降,口服卡马西平(600mg/d)面痛可...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6例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男2例,女4例,年龄41-70岁,病程6个月~18年,1例为双侧同时发病,5例为两侧先后发病,其间隔时间为1-17.5年,两侧受累支别呈不完全对称性。经双侧微血管减压术治疗1例;单侧微血管减压术并感觉纤维部分切断术治疗1例;单侧感觉纤维部分切断术治疗3例;双侧周围支无水酒精封闭术1例,单侧无水酒精封闭和单侧周围支撕脱加热凝术治疗各2例,均获治愈,随访8-24月无复发。总结双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注意点,指出应根据患者的多种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带环在临床正畸治疗中广泛应用,部分病人出现带环边缘牙龈增生、红肿、牙龈退缩等牙周组织损害的表现,影响病人牙周组织的健康和正畸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7例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和10例传统非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中有症状的36例,按粘连的部位不同,实施相应的手术分离,术后用四环素可的松油纱条填塞隔离粘连面,并用复方薄荷油滴鼻剂滴鼻等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1年,都未发生再粘连,同时鼻部不适症状消失。结论术后鼻腔粘连治疗的主要关键是分离粘连必须彻底及时,隔离物放置时间必须足够长。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通常将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治疗原发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繁多,疗效各异。1989年5月~1993年5月我们采用周围神经撕脱加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2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51~74岁,平均56岁。病程3.5~11年,平均6年。疼痛部位:左侧18例,右侧24例。第1支痛4例,第2支痛19例,第3支痛8例;第1、2支同痛4例,第2、3支同痛7例。患者均有面部三叉神经相应分布区发作性刺痛或灼痛,其中26例有明显的“扳机点”。神经…  相似文献   
10.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面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多见。轻度缺损可无自觉症状,重者可表现为牙齿敏感甚至发展成各种牙髓或根尖周病。自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操作简便,色泽美观,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