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改良T型管引流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引流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改良T型引流管引流,对照组使用一次性螺旋负压引流管路引流,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72 h拔管率、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区血肿、堵管、拔管困难情况及引流材料价格.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24 h引流量[(37.9±12.4)mL vs.(44.1±16.9)mL]、总引流量[(63.3±20.5)mL vs.(72.3±22.8)mL]、72 h拔管率(30.0%vs.36.7%)、VAS评分[(2.3±0.6)分vs.(2.2±0.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区血肿、堵管及拔管困难发生.改良T型引流管的成本低于一次性螺旋负压引流管(40元/套vs.640元/套).结论 改良T型管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引流效果好,且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和诊疗策略,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10年10月该院收治的35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术中证实穿孔位于乙状结肠18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11例,降结肠3例,横结肠靠近肝曲处2例,盲肠1例,上述穿孔均位于结肠系膜缘对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显示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未见肿瘤细胞。发生切口感染15例,经换药及切口二期缝合,切口愈合。全组治愈3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8.57%,患者均死于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早期手术,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彻底清除腹腔内污染物,充分引流是治疗自发性结肠穿孔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磁共振多序列成像与超声体表定位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确诊的TNBC患者124例,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多西他赛联合卡铂),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体表定位法,观察组采用磁共振多序列成像(T1 WI、T2 WI、DWI、T2 WI/SPAIR、DCE等)确定保乳手术切除范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评估肿瘤最大径、肿瘤/乳房体积比,以及与实际手术切除肿瘤体积吻合率、切缘阴性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评估肿瘤最大直径、肿瘤/乳房体积比均缩小,实际手术切除肿瘤体积吻合率、切缘阴性率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多序列成像可为TNBC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提供更准确的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微小RNA-155(microRNA-155)在乳腺癌患者及健康女性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从而评价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集81例乳腺癌患者和8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的血液样本,提取血清中的micro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croRNA-155表达水平,分析其在血清中表达差异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生存分析评价microRNA-155在乳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价值。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microRNA-15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RNA-155在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增加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有淋巴结转移患者microRNA-15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分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均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microRNA-155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灵敏度。microRNA-155高表达乳腺癌患者生存率较低,预后较差。结论 microRNA-155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及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组各31例。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出血量(84.77±12.06)mL、住院时间(10.20±1.40)d、并发症发生率(22.58%)、肠鸣音恢复时间(2.76±0.05)d、排气时间(2.51±1.03)d、进食时间(53.20±20.04)h等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且对胃肠功能造成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正原发性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一类皮肤来源的恶性肿瘤,乳头乳晕区原发性皮肤鳞状细胞癌临床罕见[1],与乳腺其他疾病不易鉴别。笔者近期收治了1例女性乳头、乳晕区原发性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徐金明  黎可  陈轩  童富云  饶伟  徐美玲 《重庆医学》2013,42(9):1025-1026
目的曲妥珠单抗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术后完成常规辅助化闻和(或)放疗后,每3个月随访观察。给予每3周1次的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其中曲妥珠单抗首次以负荷剂量8mg/kg给药,然后每3周给予6mg/kg静脉滴注,21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68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病情进展、5年生存期的患者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不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后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3年6月在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膜后血肿患者73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18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岁。42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16例行非手术治疗,15例行介入手术。结果 73例病例中,治愈70例,死亡3例。结论在治疗合并脏器损伤的同时积极处理腹膜后血肿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介入手术在腹膜后血肿的治疗中也愈来愈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后发生MLL(Myeloid/Lymphoid Or Mixed-Lineage Leukemia,MLL,髓系/淋巴系或混合系白血病)基因重排急性白血病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例乳腺癌化疗后发生MLL基因重排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均为女性,诊断乳腺癌后使用表柔吡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方案化疗8个疗程,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分别于化疗后13、19个月时随访发现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白细胞计数增多或减低、血红蛋白减低合并血小板减低),骨髓细胞形态、骨髓流式细胞学及PCR检查明诊断为伴MLL/AF9融合基因阳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LL/AF4融合基因阳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IA方案、P-CIOD方案化疗后达到CR、无微小残留病灶(MRD)。结论 女性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后易发生MLL重排急性白血病。乳腺癌治疗后继发MLL基因重排急性白血病采用IA方案、P-CIOD常规化疗方案的近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