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工频磁场 (PFMF)是否有促癌或协同促癌作用。方法 利用荧光光漂白后再恢复法观察漂白细胞荧光强度的恢复以判断经间隙连接的细胞间通讯 ,以相对荧光强度恢复速率(CFIRR)作为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GJIC)作用的评价指标 ,研究不同磁场强度单独作用或协同佛波酯(TPA)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结果  3ng/mlTPA作用 1h时CFIRR的中位数 (Md)值为4 .53 % /min ,空白对照组为 9.74% /min ,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H =1 2 .0 84,P <0 .0 0 5)。 0 .8或 1 .6mT磁场作用 2 4h时CFIRR的Md 分别 8.2 5、6 .68% /min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H =32 .61 7,P >0 .0 5)。 0 .8或 1 .6mT磁场作用 2 3h ,再与TPA共同作用 1h时CFIRR的Md 分别为 3 .32、2 .85% /min ,与TPA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H =2 .589,P >0 .0 5)。结论  0~ 1 .6mT的 50Hz磁场单独作用不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GJIC功能 ;协同TPA ,不能增强TPA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的抑制作用 ;但是磁场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的抑制作用随着磁场强度增强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2.
医学考试主要是测量医学生对所学医学各科知识和能力的巩固水平。对于一位医务人员来说考试的焦点自然是其独立处理病人的工作能力和在医学实践中形成的职业道德水平。在我国医学考试一般都在医学院校内部完成。医学生完成了在校各课程考试后,经毕业考合格即由各医学院校发给毕业证书。卫生部门也就顺理成章地承认了该毕业生的行医或从业资格,甚至少数未能取得毕业资格的人员也进入了医疗岗位。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滥竽充数的医生、护士等,有  相似文献   
3.
细胞核形态和DNA指数分析在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组装的MIPS-I型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3个级别星形细胞瘤的细胞核形态和DNA指数(倍体)同时进行原位定量测定。结果 在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5项反映核形态的参数诊断正确率为56.3%;代表核DNA改变的7项参数诊断正确率为70.8%;综合应用12项参数诊断正确率为75%。结论 细胞核形态和DNA指数分析可作为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摘要患者男 ,8个月。发热伴皮疹 4个月 ,于 1 999年 8月 2 6日入院。患儿 4个月前出现不规则发热 ,发热第 4天出现皮疹 ,皮疹初起米粒大 ,粉红色 ,以后渐扩大 ,表面溃疡。经不规则抗感染治疗无效 ,渐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于 8月 30日心衰死亡。其父母既往有养犬史。体检 :肝脾肿大 ,WBC2 6.3×1 0 9/L,N67.6% ,Hb正常。 B超发现腹膜后肿块 ,CT提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像呈感染变化 ,骨髓涂片见弓形虫。临床诊断 :弓形虫感染 ,败血症。病理检查 :大体检查 :全身皮肤多处皮疹伴溃疡 ,以颜面部为甚。浅…  相似文献   
5.
脑肿瘤是我国十大常几肿瘤之一,其中又以胶质瘤最多见,约占脑瘤的40%~60%。过去的30年中,尽管诊断与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但人类胶质瘤仍未能获得完全治愈,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在上升[1],说明人们对其发生、发展机理仍未完全明了。随着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又从分子水平上加深了对胶质瘤的认识。现就近年来胶质瘤的分子病理学研究综述如下。一、星形胶质细胞瘤星形胶质细胞瘤(astrocytoma)发生的早期阶段,P53抑癌基因发生改变。P53蛋白是一转录因子,能激活和抑制某些基因表达,其中p21(Wafl)基因一旦…  相似文献   
6.
604例围产儿尸检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我校1958年~1988年604例围产儿尸检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所见,分析死亡原因。结果发现围产儿主要死因随日龄不同而不同。死胎、死产以孕产期并发症为主(48.27%);24h内死亡者,以非感染性肺部疾病(50.0%)和颅内出血(21.8%)为主; 2~7d死亡者,以非感染性肺部疾病(36.86%)和感染性疾病(25.88%)为主;死于8~28d者,以感染性疾病(54.08%)为主。讨论了本组资料的特点,提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关键是加强围产期妇婴保健。  相似文献   
7.
成人不明原因猝死118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成人不明原因猝死的死因分布.方法:在我室1950年~1999年尸检3162例中抽取成人不明原因猝死118例进行死因分析.结果:成人不明原因猝死男女比3.21∶1,21~50岁占90.68%;死因中循环系统疾病占60.17%,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占11.02%,消化系统疾病占6.78%,呼吸系统疾病占5.93%,尸检后仍原因不明者占1.69%.结论:循环系统疾病仍为成人不明原因猝死者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又称德育课)是高等医学院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思想品德课具有导向性、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跟社会发展等特点,在医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思想品德课有了发展,课程由原来的一门发展为数门,并有了一定质量的教材,教师队伍初具规模,教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但是也应该看到,思想品德课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尚不够理想。高等医学院校的德育要改革与发展,就必须对这个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重要问题加以研究和解决。实践表明,出现这个问题与许多因素有关,除了外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死亡原因及其变迁。方法:收集我室自1983年至1999年尸检材料,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初生儿首位死因为羊水吸入及胎粪性肺炎;婴儿主要死因是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幼儿死因肺部感染仍占首位;学龄儿童死因肺炎减少,传染病增多。结论:(1)肺炎是儿童死亡主要原因,随年龄增长,传染病增多;(2)幼儿组及学龄儿童死亡率降低,尤以幼儿组明显;(3)各年龄段传染病死亡率较以往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年来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使高校成了教育战线竞争激烈的场所,教师面临这些特点使他们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实行新的岗位聘任人事制度改革后的教师尤其如此。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人们的健康,而长期处于消极的心理状态之下,就会给人的健康带来危害。因此高校教师的健康问题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各个高校群体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