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单中心近5年收治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后标本病理学被明确诊断为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肾细胞癌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大小、病理学特点、TNM分期、临床表现及分期、手术情况。 结果68例肾细胞癌患者中男性43例(63.2%),女性25例(36.8%),男女比例为1.72∶1。发病年龄范围为22~85岁,中位年龄为56.5(50.0~61.8)岁,高发年龄段为50~70岁(72.1%)。68例肾细胞癌患者中藏族患者66例(97.0%),门巴族患者1例(1.5%),回族患者1例(1.5%);城镇地区患者20例(29.4%),农村地区患者48例(70.6%),城乡比例约为1∶2.4。68例肾细胞癌患者中通过体检或检查发现29例(42.6%),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后就诊者39例(57.4%)。主要病理类型为肾透明细胞癌55例(80.9%)。68例肾细胞癌患者中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肾切除术45例(66.2%),腹腔镜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术14例(20.6%),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7.4%),开放肾部分切除术2例(2.9%),腹腔镜中转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2.9%),其中腹腔镜经腰入路44例(64.7%),腹腔镜经腹入路15例(22.1%)。 结论本中心主要为藏族患者,主要病理类型仍为肾透明细胞癌。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农村地区病例数为城市地区的2.4倍,高发年龄段为50~70岁。有临床症状就诊者占比较高,主要术式为经腰入路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单中心调查,研究拉萨地区尿结石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本地区尿结石的诊治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确诊为尿结石的36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2例患者中,尿结石患者男女比例为3.36∶1(279/83),高发年龄段为20~39岁,且以上尿路结石为主;饮水少、高脂肪、高蛋白、高食盐、饮酒是本地区引发尿结石的危险因素。结论:减少饮酒和动物蛋白脂肪的摄入,限制钠盐日摄入量,并合理增加饮水,对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指导调节肝硬化脾切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1例肝硬化患者脾切除围手术期在TEG指导下输注血液成分,50例肝硬化患者在常规凝血指导下输注血液成分,比较2组术后肝功能主要参数,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肝硬化脾切除围手术期,与术前比较,TEG组术后R、K值明显降低(P<0.01);Plt、α角、MA、CI、FIB值均显著增大(P< 0.01).输注血小板29例(47.5%),输注冷沉淀17例(27.9%),联合输注6例(9.8%).术后PT、APT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Plt、FIB值显著增大(P<0.01).术后PT、PTA、INR、APT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血小板23例,占46.0%,输注冷沉淀6例,占12.0%,联合输注6例,占12.0%.2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较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TEG组AST降低,ALB升高(P<0.05),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 TEG相比常规凝血检查能够更准确的评估肝硬化脾切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状态.TEG证实部分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再平衡现象.TEG还需更多的临床试验来研究和指导调节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21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103例,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组(114例,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相关指标。结果在术中指标方面,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近端切缘距离、远端切缘距离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少于(短于)开腹组(P<0.05)。在术后指标方面,腹腔镜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次数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少于或低于)开腹组(P<0.05),而手术费用却高于开腹组(P<0.05),但2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胃癌病死率和肿瘤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均较好,但与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Miles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09-06~2014-06收治的16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选取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75例与开腹组88例,其中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Miles术,开腹组患者行开腹Miles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与安全性、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恢复明显快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手术平均用时、淋巴结清扫数量、近期复发率和病死率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均能在低位直肠癌治疗应用中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与传统的低位直肠癌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Miles术创伤更小,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总体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促炎性细胞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患者中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8年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以BPH为诊断并接受TURP手术的患者50例,年龄50-90岁。这些病例都有相关病案资料、IPSS及临床检查数据。其中排除前列腺癌或者术后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结果 50例标本中分为腺体为周围型、主型及间质型进行比较,P0.05,其中腺体周围型与间质型对比,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3度组B细胞、巨噬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2度组。2度组B细胞、巨噬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1度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原地区促炎症细胞因子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高表达,其中B细胞、巨噬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影响着前列腺增生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医院近3年泌尿系结石患者尿路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变迁及药敏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98例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中段尿培养结果均阳性,比较不同年份的细菌谱特点及耐药性,并分析其差异。结果198例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64株(82.8%),革兰阳性菌34株(17.2%),2015-2017年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细菌谱构成比及药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3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118株,59.6%)、肺炎克雷伯菌(17株,8.6%)、粪肠球菌(13株,6.6%)。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米诺环素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磺胺甲噁唑具有广泛的耐药性。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氨苄西林敏感度高,耐药性最高的是左氧氟沙星,其次是红霉素和庆大霉素。结论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细菌谱无明显改变;2015-2017年病原菌对主要抗菌药物耐药率无显著变化。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细胞S相激酶相关蛋白2(Skp2)、p2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7例PCa组织及2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Skp2、p27、PCNA。结果 Skp2、p27、PCNA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89%(33/57)、36.84%(21/57)、68.42%(39/57),在BPH组织中分别为20.00%(5/25)、92.00%(23/25)、32.00%(8/25),两种组织中三个指标的阳性表达率相比,P均〈0.01。Skp2、p27、PCNA的表达与PCa患者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肿瘤是否穿透前列腺被膜及前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在PCa组织中p27与Skp2、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r分别为-0.640、-0.728,P均〈0.01),Skp2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14,P〈0.01)。结论 PCa组织中Skp2、p27、PCNA的表达发生变化,联合检测这三个指标可以对PCa的发生、发展、预后判断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ESWL术中能量大小对肾结石患者碎石和肾脏损伤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成A、B两组(n=30),A组ESWL术中应用低能量(5-8 kV)冲击波,B组应用高能量(9-12 kV)冲击波。综合分析两组的碎石效果,总结不同能量大小ESWL术对肾结石患者肾脏损伤的影响程度。结果 A组的碎石效果和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A组术后1d的CysC、血β2-MG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B组。结论高低能量WSEL术治疗肾结石的碎石效果基本一致,但能量越高,患者术后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就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联合血清p53-Ab和HSP-70了解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况,比较肝细胞癌各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01~2009-12我院住院肝癌患者351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患者的自主意愿分为RFA组62例,TACE组67例,联合组(TACE+RFA组)76例,手术组102例,所有患者于术后2周、3月、6月、1年、2年和3年复查血清p53-Ab和HSP-70,对各组内和组间的各指标变化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RFA组术后2周、3月和6月血清p53-Ab降低、HSP-70升高(P<0.05);TACE组术后2周血清p53-Ab降低、HSP-70升高(P<0.05);联合组术后2周、术后3月和术后6月血清p53-Ab降低、HSP-70升高(P<0.05);手术组术后2周、术后3月血清p53-Ab降低、HSP-70升高(P<0.05)。术后2周、术后3月和术后6月,TACE组与联合组和手术组p53-Ab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RFA组和TACE组HSP-7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各组血清p53-Ab和HSP-70比较,TACE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优于本文其他方法;四种治疗方法均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联合组的改善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