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13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机微滤膜澄清枳实水煎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微滤法澄清枳实水煎液的工艺民醇沉法作对比。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通过选择适宜的清洗剂清洗膜。结果 微滤法处理的枳实水煎液除杂率及辛弗林得率与醇沉法相接近,微滤法操作简单、周期短,膜的清洗方便。结论 微滤法可替代传统的醇沉法澄清枳实水煎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用于测定环维黄杨星D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方法 ,并探讨环维黄杨星D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犬 5只ig环维黄杨星D 10mg·kg-1后采集一系列血样 ,利用HPLC MS(TOF)法 ,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并用 3p97软件拟合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环维黄杨星D浓度在 0 5~ 2 0 0ng·ml-1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9)。提取回收率高于 80 % ,日内、日间RSD均小于 15 % ,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 5只犬ig环维黄杨星D 10mg·kg-1后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呈二室模型 ,其吸收相、分布相和末端消除相的半衰期 (t1/ 2Ka、t1/ 2α和t1/ 2 β)分别为 1 72 ,2 82 ,14 90h ,曲线下面积 (AUC)为 1372 5± 2 19 4ng·h·ml-1。结论 :建立的HPLC MS联用方法专属性强 ,灵敏度高 ,可用于环维黄杨星D的体内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炮制对白术中白术内酯Ⅲ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术生品及4种炒制白术中白术内酯Ⅲ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麸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Ⅲ含量高于白术生品,且以麸炒黄品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五灵脂中四种核苷、碱基类成分的HPLC法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五灵脂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 thipes Mile—Edwards的干燥粪便。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杨东明及Atushi等人对五灵脂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出了次黄嘌呤、尿嘧啶等核苷、碱基类成分,但对此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水—甲醇—四氢呋喃(100:0.1:0.05)作流动相,用260nm为检测波长,在反相C_(18)柱上建立了四种核苷、碱基类成分的分离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白术中白术内酯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术内酯Ⅱ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术中白术内酯Ⅱ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Kromasil-C18柱(4.6×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0∶20);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76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测定了22种不同白术样品中白术内酯Ⅱ的含量,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为1.2%。结论本法简单、灵敏、结果可靠,可作为白术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来鉴定广地龙及其混伪品。方法?提取广地龙及其混伪品的DNA。利用通用引物COⅠ序列对广地龙及其混伪品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双向测序。通过比对广地龙及其混伪品的COⅠ序列,找出广地龙的变异位点,设计出广地龙的特异性引物,用于广地龙及其混伪品的鉴定。对PCR反应条件退火温度、循环次数、DNA模板量和Taq酶用量进行适应性考察。结果?COⅠ序列不存在特异性,不同物种、不同品种的动物药均可扩增出750?bp大小的片段,无法鉴定广地龙及其混伪品。通过比对广地龙及其混伪品的COⅠ序列,设计出广地龙的特异性引物PA-f/PA-r。在建立的PCR反应体系中,只有广地龙可以获得574?bp的基因片段,其他混伪品未扩增出相应条带。结论?设计的广地龙特异性引物可以准确、成功鉴别广地龙,与其他混伪品区分,为广地龙的品种鉴别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FLC-MS/MS)法分析蜈蚣中3种酶解多肽成分TD1(LEEDLERSEERL)、TD2(EEKDKALQNAEGEVAAL)、TD3(MILPTGASSF), 比较不同品种蜈蚣中肽类成分的差异, 寻找蜈蚣特异性多肽, 用于蜈蚣的鉴别。  方法  3种肽类成分的UFLC-MS/MS法, 色谱柱为XSelect HSS T3(4.6 mm×150 mm, 3.5 μm); 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器, 电喷雾离子化(ESI), 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进行信号采集。样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对蛋白提取方法进行优化, 最终确定提取方法为蛋白裂解液超声处理60 min。得到的蜈蚣蛋白提取溶液经胃蛋白酶酶解并脱盐后, 注入液质联用仪分析。测定了20批蜈蚣及8批其他动物药中3种肽类成分,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在地龙、僵蚕、水蛭、土鳖虫和全蝎中未检出TD2和TD3, TD1与TD2在少棘巨蜈蚣与哈氏蜈蚣、墨江蜈蚣中存在较大差异, TD3在少棘巨蜈蚣与黑头蜈蚣、多棘蜈蚣中有较大差异。  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区分少棘巨蜈蚣与地龙、僵蚕、水蛭、土鳖虫和全蝎, 同时通过比较3种肽段的差异, 区分药典品种少棘巨蜈蚣和4种常见非药典品种蜈蚣, 为蜈蚣的质量评价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及芦丁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样品中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样品中芦丁含量。结论测定了各产地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及芦丁含量,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雷米普利和雷米普利拉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方法。方法:以喹那普利为内标,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小柱提取后,采用HPLC-MS(TOF)联用技术,以电喷雾(ESI)作为接口技术,以宽的m/z为数据采集范围检测后,选择准分子离子[M H] 作为检测离子,进行滤过、积分的方式检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雷米普利和雷米普利拉的浓度。结果:雷米普利和雷米普利拉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80μg·L-1和0.5~40μg·L-1,日内精密度与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该测定方法具有灵敏、专一和快速的优点,可满足雷米普利在人体内药动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石香薷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香薷挥发油的GC-MS分析李伟,谈献和,邹惠仙,郭戎,文红梅(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南京:10008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石香薷(MoslachinensisMaxim.)为唇形科(Labi-atae)荠属植物,具有发汗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