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穴围刺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头穴围刺组、运动组、围刺+运动组,每组15只。参照Zea-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对应的方法进行干预,干预14天后进行行为学评估;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面积比;RT-PCR法检测β-catenin mRNA、GSK-3β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VEGF水平。结果:14天后围刺+运动组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比优于模型组、头穴围刺组和运动组(P<0.01)。围刺+运动组与其它各组相比可明显上调β-catenin蛋白表达、下调GSK-3β水平、增加VEGF表达(P<0.01)。结论:头穴围刺结合运动疗法可促进脑梗死大鼠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生脉散治疗心房纤颤的作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CM,BATMAN-TCM)数据库获取生脉散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标基因,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收集心房纤颤的靶标基因。将两者取交集后得到生脉散-心房纤颤靶基因交集,运用STRING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并将结果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将药物-疾病交集基因导入DAVID6.8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生脉散干预房颤的有效活性成分159个,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后获得206个共有靶点,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发现AKT1,TP53,PRKACA,IL-1B,TNF,INS,PPAR,RXR,F2,CACAN1C,PKC等是生脉散治疗房颤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确定了175个条目(P0.05),其中生物过程主要心脏传导调节心率、动作电位时膜去极化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电压门控钙通道、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肾上腺素结合等,在细胞组成方面,主要包括钠、钾、钙通道复合物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了100条相关信号通路,主要有cGMP/PKG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血清素能突触,肾素分泌,钙信号通路等。结论:生脉散治疗心房纤颤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该研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的关键靶点及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为生脉散治疗心房纤颤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4.
余柯达  毛佳婷  包云  柴娟  高辉  师帅 《浙江医学》2023,45(12):1274-1278
目的 探讨冻融周期中卵裂期胚胎与囊胚移植对妊娠结局及第二性别比(SSR)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9年 6 月至 2021 年 3 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的 977 个周期。根据移植胚胎的发育阶段分为第 3 天卵裂期胚胎组(D3 组,699 个周期)和第 5 天囊胚组(D5 组,278 个周期)。对两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和多胎妊娠率等妊娠结局及出生体重、早产率和 SSR 等新生儿指标进行比较。筛选临床认为与妊娠结局有关及单因素分析 P<0.15 的变量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与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D5 组移植胚胎数少于 D3 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总活产率、单胎活产率和 SSR 均高于 D3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孕周和出生体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年龄>30 岁(OR=0.747,P<0.05)、移植胚胎数(OR=2.271,P<0.01)和囊胚移植(OR=1.843,P<0.01)是冻融周期临床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囊胚移植是出生男婴的独立影响因素(OR=1.436,P<0.05)。 结论 冻融周期中囊胚移植在降低移植胚胎数的同时,可以提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因此,建议辅助生殖技术周期中早期胚胎培养至囊胚后再行移植或冷冻,但其可能会提高 SSR,对造成 SSR 偏移的具体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钙调节激素骨钙素(BGP)和降钙素(CT)、胱抑素(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肾内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112例,设为DN组,另选择同期我院健康查体的老年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比浊法测定所有受试者尿液中Um Alb,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ys C;血清中BGP和CT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对比观察两组以及DN不同分期患者之间Um Alb、Cys C、BGP和CT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DN组患者BGP、CT与Um Alb和Cys C相关性。结果 DN组Um Alb、Cys C、BGP和C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DN患者Um Alb、Cys C、BGP和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期、Ⅲ期和Ⅳ期DN患者Um Alb、Cys C显著高于Ⅰ期患者(均P<0.05),Ⅲ期和Ⅳ期DN患者BGP和CT显著高于Ⅰ期患者(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GP与Um Alb和Cys C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CT与Um Alb和Cys C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UmAlb、Cys C、BGP和CT在DN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一定程度反映DN病变程度,可能作为DN早期诊断的辅助评估指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君  林师帅  徐培元 《河南医学研究》2013,(6):959-960,F0003
<正>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及生化检测技术的发展,肾上腺增生的检出率不断增加。但在临床工作中,部分ACTH非依赖性肾上腺皮质大结节样增生患者,由于临床表现较轻或隐匿,无典型临床症状,且部分患者的内分泌及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给术前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回顾以往相关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X受体(LXR)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60只Wistar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通过链脲佐菌素(60 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干预组大鼠给予LXR激动剂T0901317(30 mg·kg-1·d-1)。2周后,称重,留取24 h尿,之后腹腔注射乙醚,在腹上动脉部位进行取血,随后处死,留存血液样本,测量血糖、肾功能、血脂水平。结果 12周后,3组大鼠体质量、尿蛋白、血糖、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型组和干预组尿蛋白、血糖、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体质量、内生肌酐清除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尿蛋白、血糖、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低于模型组,体质量、内生肌酐清除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LXR表达能够明显改善Wistar大鼠糖尿病肾病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韩秋青  师帅南  王玉亮   《天津医药》2018,46(1):109-112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中胚层中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成 脂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神经元干细胞、胰岛样细胞等。MSCs 具有免疫调节特性,可通过 分泌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前列腺素 E2(PGE2)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同时又能在炎性因子如干扰素 γ (IFN-γ)的预刺激下增强其免疫调节功能。研究发现,在脂肪组织中存在丰富的,使 MSCs 成为成年干细胞非常有吸 引力的来源。本文对目前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和以上 3 种免疫调节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 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房颤(AF)模型发生维持机制的关键病理环节建立稳定AF模型。 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将体质量均衡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及模型3组,每组10只(n=10)共4组,分别以不同浓度和天数尾静脉给予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2)溶液,进行造模条件优选。以Langendorff恒温恒流灌流系统,描记离体心电图,同时以S1S2程控刺激检测各组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F模型大鼠心房肌Cav1.2蛋白表达程度。 结果 大鼠AF造模不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模型1组为100%,模型2组70%,模型3组0;大鼠不同造模条件35 d后,AF维持时间比较:模型1组与模型2组,模型1组与模型3组,模型1组与对照组,模型2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大鼠造模后,各组AERP相比较,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模型1组(P<0.05);使用Western blot 检测,模型组大鼠及对照组大鼠心房肌Cav1.2表达量有变化。 结论 运用ACh(99 μg/mL),CaCl2(10 mg/mL)这一给药浓度,持续尾静脉给药35 d,造模成功率较高,可诱发大鼠稳定AF模型。   相似文献   
10.
化学促渗剂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赵秀丽  陈大为  师帅 《中南药学》2007,5(6):532-535
皮肤作为有效的机体保护屏障,既可使机体不受外界物质的侵入,又能防止皮肤内生理物质的流失。但对于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DDS)来说,为使治疗药物尽可能多地在给药部位吸收,常规策略是使用可以和皮肤组织相互作用的物质———促渗剂(chemical pe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