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对象与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轻型颅脑损伤、GCS 13~15分、但头痛剧烈与CT表现不符病人43例,其中男35例,女8例;年龄17~70岁。GCS 13分7例,GCS 14分12例,GCS 15分24例。均行CT检查,25例有阳性发现。头皮血肿23例,颅骨骨折14例,轻度脑挫伤9例,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薄层硬膜外血肿7例,少量硬膜下血肿3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利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对中颅窝型、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12例进行了显微手术治疗,对术中解剖、手术技巧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充分暴露肿瘤,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经病理学检查均为神经鞘瘤。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结论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安全切除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约占脑卒中的10%,但死亡率却是脑卒中的 50%。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因而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研究有其重要意义。我院自1996年10月~2002年7月间采用CT简易定位钻孔抽吸引流的方法,共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2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第Ⅲ、Ⅳ脑室铸型患者的治疗特点和经验。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伴有Ⅲ、Ⅳ脑室铸型的患者,采用个性化置管排空血肿。对10例双侧脑室血肿为主,少量流入第Ⅲ、Ⅳ脑室患者行双侧脑室额角置管;对13例丘脑基底节出血大量血肿破入第Ⅲ脑室患者行一侧额角+贯穿血肿腔并达第Ⅲ脑室置管;对7例小脑出血大量血肿破入第Ⅳ脑室患者行一侧额角+后颅窝开颅第Ⅳ脑室置管。结果30例中血肿经过充分引流,奎根试验,夹管试验等措施确认可以拔管后有8例再次置外引流管救急,6例因不能拔管行V—P术。死亡2例。存活28例中随访一年GOSⅠ级7例,Ⅱ级16例,Ⅲ-Ⅳ级5例。结论第Ⅲ、Ⅳ脑室血肿铸型患者应该根据出血部位不同采用个性化置管方式,强调拔管指征,夹管时间时间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5.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年发病率为27/10万[1]。临床上根据有无明确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TN和继发性TN。然而近年临床报告显示,脑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出入脑干区(rootentryandexitzono,REZ)是TN重要的原因之一。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25例原发性TN,均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三年,我科收治了4例巨大哑铃状胸椎管内外肿瘤,手术结果良好,兹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例,女性3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6岁。肿瘤部位T5-6 1例,T8-9 1例,T9-10 2例。肿瘤最小3.0cm×3.0cm×2.5cm,最大4.0cm×5.0cm×6.0cm,病理性质神经鞘瘤3例,平滑肌肉瘤1例。病程1个月3例,3个月1例。2. 临床表现:均有胸背部束带感,一侧下肢无力逐渐加重,麻木由下向上发展。一侧肌力Ⅳ°3例,Ⅲ°3例,Ⅲˉ2例。肌张力均增高,踝阵挛( )3例,病理征( )2例。3.辅助检查:全部病例均经CT及/(或)MR检查。均提示相应病变部位的髓外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移植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是否可以促进大鼠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移植组和对照组.建立NYU脊髓损伤模型.移植组移植Hoechst标记的源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细胞,并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对照组注射PBS液.采用BBB评分标准对两组所有大鼠术前和术后24 h,1、2、3、4、5周进行运动功能评价,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移植细胞的定位和分化情况.结果 经诱导后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神经丝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移植后在脊髓病理切片中出现Hoechst标记的移植细胞,5周后移植组功能恢复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移植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可以促进鼠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周围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HICH)发病后不同时间血肿周围及皮质部位脑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对5例开颅血肿清除的HICH患者取组织进行大体病理、免疫组化及细胞凋亡检查。结果HE染色下,HICH后早期就出现充血、出血(3h),脑水肿(2h),其中血肿毗邻部较皮质部更明显。在免疫组化染色下,HICH后微血管密度增加,尤其是发病5-6h微血管密度(MVD)增加显著,部分病例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阳性表达。TUNEL法检测发现,发病5-6h存在细胞凋亡。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即出现局部和全脑的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经皮三叉神经感觉根射频热凝术是治疗老年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常选用的方法,其疗效在于穿刺部位是否准确达到三叉神经节[1],而卵圆孔的精确定位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2].我科2003年9月~2006年12月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下卵圆孔精确定位射频热凝治疗老年难治性三叉神经痛52例,定位准确,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外伤后急性弥慢性脑肿胀、长时间脑组织缺血缺氧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并发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死亡19例(54.3%),存活16例(45.7%).结论: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充分减压,控制血压,改善脑部缺血缺氧是预防及治疗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