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急、慢性期肝肉芽肿病变与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Th1/Th2在肉芽肿形成及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感染小鼠肉芽肿病变,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小鼠感染后0、4、6、8和12周血清及脾淋巴细胞IL-2、IFNr和IL-4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小鼠感染后6周出现明显肉芽肿病变,8周肉芽肿反应达高峰;12周则明显缩小;感染小鼠血清及脾淋巴细胞的Th1细胞因子IL-2和IFNr在感染后4~6周开始上升,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而Th2细胞因子IL-4在感染后8周时迅速上升且随感染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结论 Th1细胞因子IL-2和IFNr与血吸虫卵肉芽肿的诱导和形成密切相关。而Th2细胞因子ILL-4可抑制Th1细胞因子在血吸虫病慢性期虫卵肉芽肿自发性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HLA-DR及IL-4表达与IgE生成关系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淋巴细胞HLA—DR和Thl/Th2细胞因子表达对IgE合成的影响,对58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20例正常儿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HLA—DR表达;以IFN—γ代表Thl类细胞因子和IL4代表Th2类细胞因子,ELISA方法及多标记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血清IgE和IL-4及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患儿组外周血淋巴细胞HLA—DR表达阳性率、IgE及IL-4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0.01、<0.05和<0.01;两组IFN—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1),而患儿组IL—4/IFN—γ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HLA-DR表达及IL—4水平与血清IgE水平之间密切相关(P<0.001)。提示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l/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处于Th2强势状态,淋巴细胞HLA—DR和IL—4高表达使IgE合成增多,在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进一步研究免疫调节剂SE(含SE - 1和SE - 2 )对感染小鼠诱导的抗肝内血吸虫卵肉芽肿调节效应的动态变化和分子机制。方法 BALB/c小鼠 30只 ,均分 3组 ,2组分别用SE - 1和SE - 2皮下免疫共 3次 ,每次间隔 1w ,总剂量 10 5 μg和 16 0 μg/鼠 ,另为对照组。末次免疫后 10d ,3组每鼠攻击感染尾蚴 30± 2条。在感染后 7~ 11w时 ,剖杀小鼠 :取肝组织 ,制成石腊切片 ,观察和计算肉芽肿大小 ;无菌分离脾淋巴细胞 ,进行培养 ,取上清液测定IL - 2、IL - 4和IL - 10含量水平 (pg/ml)。 结果 小鼠感染后 7~ 11wk时 ,实验鼠肉芽肿的平均面积和体积均显著小于感染对照鼠 (P均 <0 0 1) ,实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在感染后 7w时 ,实验鼠的IL - 2和IL - 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鼠 ;3组均显示相当高水平的IL - 10 ;在感染后 11w时 ,实验鼠的IL - 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鼠 (P均 <0 0 5 )。结论 免疫调节剂SE能诱导明显的抗肝内血吸虫卵肉芽肿效应和血吸虫性纤维化作用 ,其分子机制与Th1型 (IL - 2 )和Th2型 (IL - 4和IL - 10 )细胞因子应答的调节动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616例MPP患儿(MPP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MPP组与健康对照组、重症MPP组与普通MPP组间的NLR及PLR的差异。筛选出影响重症MPP的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寻找最佳截断点。结果1.MPP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血小板计数(PLT)、NLR、PLR、免疫球蛋白(Ig)M的中位数及CD3^(-)CD_(19)^(+)、CD_(19)^(+)CD_(23)^(+)百分比的中位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8.36×10^(9)/L比7.49×10^(9)/L、4.41×10^(9)/L比3.11×10^(9)/L、340.92×10^(9)/L比234.00×10^(9)/L、1.70比0.91、112.99比70.34、1.33 g/L比1.29 g/L、20.95%比17.10%、11.25%比9.70%];淋巴细胞数(L)、IgA的中位数及CD3^(+)、CD3^(+)CD8^(+)、CD3^(-)CD_((16+56))^(+)百分比的中位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2.64×10^(9)/L比3.37×10^(9)/L、0.86 g/L比1.30 g/L、64.55%比68.00%、23.65%比24.90%、10.50%比1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74、-2.413、-2.972、-1.357、-1.863、-2.251、-4.282、-3.420、-2.221、-4.181、-2.784、-2.024、-2.791,均P<0.05)。2.重症MPP组患儿N、NLR、PLR、IgA、IgG、IgM的中位数及CD3^(+)、CD3^(+)CD8^(+)百分比均高于普通MPP组[5.18×10^(9)/L比3.52×10^(9)/L、2.39比1.03、149.32比94.23、1.29 g/L比0.71 g/L、9.63 g/L比8.19 g/L、1.40 g/L比1.29 g/L、(65.53±9.75)%比(62.81±9.89)%、(25.35±6.65)%比(23.38±6.91)%];L的中位数、CD3^(-)CD_(19)^(+)、CD_(19)^(+)CD_(23)^(+)百分比的中位数均低于普通MPP组(2.02×10^(9)/L比3.25×10^(9)/L、17.40%比21.50%、9.00%比11.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t=-7.807、-11.313、-10.452、-8.819、-6.162、-3.047、-3.128、-3.270、-9.402、-5.191、-5.214,均P<0.05)。3.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D3^(-)CD_(19)^(+)是患儿发生重症MPP的保护因素;N、NLR、PLR是患重症MPP的危险因素(均P<0.05),且相对危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NLR>PLR>N。4.NLR、PLR诊断重症MP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NLR(AUC=0.789,95%CI:0.754~0.823,P<0.001);PLR(AUC=0.767,95%CI:0.730~0.804,P<0.001)。当NLR的截断值为1.09时,敏感性为98.9%,特异性为70.6%;当PLR的截断值为97.47时,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69.4%。结论NLR、PLR可作为发生重症MPP的独立影响因素,对诊断重症MPP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在乳腺小肿块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13例乳腺小肿块(长径≤2 cm)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BI-RADS分级资料,比较BI-RADS 3~5级间的病灶在超声特征上的差异,并分析其与病理诊断间的关系。结果 BI-RADS 3~5级患者共99例。术后病理证实,21例BI-RADS 3级病灶中良性肿瘤20例,恶性肿瘤1例;41例BI-RADS 4级病灶中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31例;37例BI-RADS 5级病灶中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34例。不同分级病变在病灶边缘、边界、回声、周围组织改变、病灶内血管生成、血流阻力指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BI-RADS分级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阳性预测值为83.33%、灵敏度为98.48%、特异度为60.61%、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结论超声BI-RADS分级诊断乳腺恶性小肿块的准确性较高,在乳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指导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炎性肝损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卡介苗(BCG)配合LPS建立小鼠急性炎性肝损伤模型;肝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法观察肝脏炎症反应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IF-1α和VEGF的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结果炎症组小鼠HIF-1α、VEGF和TNF-α的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急性炎性肝损伤时高表达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炎症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的上调与HIF-1α表达的增加可能相关,而HIF-1α表达的增加可能与TNF-α的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年龄、季节及疾病种类的分布情况.方法 以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1813例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入院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当天采静脉血检测衣原体抗体IgC和IgA.结果 1813例中,117例为急性感染.按年龄分布:3岁以下阳性率低,1岁以内为5.90%,1~3岁为3.99%,~6岁为9.20%,6岁以上为15.13%;按季节分布:冬季阳性率稍高于其他季节;按疾病种类分布:大叶性肺炎和鼻窦炎所占比率高.结论 3岁以内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较少,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增加;冬季感染率高可能与气候相关;大叶性肺炎、鼻窦炎所占比率高与患儿年龄偏大,免疫功能趋向成熟及反复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田芳  夏超明  骆伟  龚唯  周卫芳 《热带医学杂志》2003,3(2):139-141,206
目的:观察协同刺激分子B7-1/2(CD80/CD86)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B7-1/2介导Thl/Th2,免疫偏移对控制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作用。方法:取小鼠感染后6、8、10和12w的脾淋巴细胞用抗CD80mAb和抗CD86mAb处理后培养。72h,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抗CD80mAb和抗CD86mAb对IFN-γ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二者均能显著抑制IL-4的表达水平,尤其是抗CD86mAb对IL-4抑制作用非常显著。结论:通过干预B7:CD28协同刺激途径可以调节Thl/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而且B7-2分子对Th2反应的影响作用大于B7—1分子。B7:CD28协同刺激途径可以调节Th1/Th2免疫偏移,为控制日本血吸虫肉芽肿病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门诊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其护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一个病人就医自始自终接触的都有护士,因此护患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关系如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护患冲突。而这种关系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诊治和护十的身心健康,还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和经济效益,因此正确处理门诊科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及其相关炎症因子在伴有喘息症状儿童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住院33例肺炎患儿分为喘息症状(A组,21例)和尤喘息症状(B组,12例)两组;对照(C,10例)组为健康儿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膜CD62P+,EUSA检测血浆P-选择素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结果 A、B组血小板膜CD62P表达均高于C组(P<0.05).胶原刺激前三组P-选择素和TGF-β差异尤统计学意义;胶原刺激后三组P-选择素和TGF-β均增高,A、B组显著增高于C组,且A组增高幅度显著高于B组.结论 对喘息患儿进行早期干预血小板活化治疗可望成为预防哮喘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