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22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 21例正常人和 31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内经和血流量的变化.[结果]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而性别、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型糖尿病组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 [( 9.0± 4.9)% vs (15.5± 3.0)% , (P< 0.01)],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变化率 [( 17.3± 8.4)% vs (23.3%± 3.5)% , ( P< 0.01)],含服硝酸甘油后血流量 [( 126.1± 48.2) mL/min vs (157.8 ± 52.6) mL/min (P< 0.05)]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降低.[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而且还存在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的冠状静脉逆灌注方法,了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健康成年犬13条,随机分为逆灌注组(n=7)和对照组(n=6)。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A),逆灌注导管经右颈外静脉送入冠状静脉窦并进一步插至心大静脉(GCV)远端,动脉血由左颈总动脉引出,以自身动脉血压为动力进行持续逆灌注。逆灌注组于LADA结扎后5min开始持续逆灌注,共6h;对照组同样进行插管但不灌注。观察血流动力学、心电图、血清生化及形态学改变。【结果】逆灌注组血流动力学较稳定(P<0.05~0.01)。LADA结扎后两组缺血中心区心外膜心电图ST段均明显抬高,30min后逐渐回降,逆灌注组回降速度较快(P<0.01)。与逆灌注组相比,对照组血清肌酸激酶-MB(CK-MB)明显升高,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下降(P<0.05~0.01)。对照组和逆灌注组缺血心肌发生梗死的面积分别占(76.2±4.7)%和(38.8±7.3)%(P<0.01)。光镜下,逆灌注组前室间静脉(LADV)及其小属支内膜结构完整,无明显损伤;两组均未见到出血性梗死。【结论】采用简便的冠状静脉逆灌注方法可明显减轻心肌的缺血性损伤,减小心肌梗死面积,稳定血流动力学,且对冠状静脉系统及心肌组织无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3.
张书刚  刘金来 《当代医学》2000,6(7):42-43,21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 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中的作用。方法:用临床心脏症状学、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静脉溶栓在治疗AMI病人的作用。结果:60例AMI病人接受静脉溶栓疗法,该组病人的胸痛、心电图ST段及心肌酶学异常减轻或恢复正常率在统计学上优于非溶栓组病人,但93%的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静脉溶栓疗法未能使冠状动脉完全再通。结论:静脉溶栓治疗AMI是一个能减轻AMI病人胸痛、改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的好疗法,但未能使多数病人已梗塞冠状动脉完全再通,故溶栓治疗后的病人仍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成形术。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的制备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来  黄学荪  林中 《医药导报》2004,23(8):0588-0589
目的:探索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混合脂肪酸甘油酯42 g,卡波姆0.2 g,吲哚美辛0.1 g,超声波混合后,采用新工艺生产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吲哚美辛含量。结果:吲哚美辛在1~20 mg·L 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日内、日间RSD 0.15%~1.56%,高、中、低浓度回收率98.6%~99.7%。结论: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制法简单,所建方法可用于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的稳定性.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吲哚美辛含量,通过初均速法对吲哚美辛栓剂作稳定性试验,并与留样观察作对照.结果:吲哚美辛栓剂的热解反应活化能为28.958 kcal·mol-1,室温(25℃)贮存期为220 d,与留样观察240 d结果也基本相符.结论:初均速法测定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的稳定性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复方二氧化钛乳膏中水杨酸苄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Hypersil ODS C18(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79∶21);紫外检测波长308 nm;流速1 mL*min-1.结果:水杨酸苄酯在5~30 mg·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1.17%(n=5);日内平均RSD为1.27%(n=5),日间平均RSD为1.57%(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7.
纺锤体驱动蛋白(kinesin spindle protein,KSP)抑制药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已有数个KSP抑制药进入临床研究。ATP竞争性KSP抑制药的发现,为克服因为结合位点突变而引起的对ATP非竞争性KSP抑制药耐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报道的ATP竞争性KSP抑制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初发风湿热和复发风湿热的心脏超声变化,旨在评价超声心动图对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炎诊断的价值。本文收集初发风湿热17例(组1),复发风湿热48例(组2),风心病静止期57例(组3)。超声结果发现:二尖瓣返流是风湿性心脏炎最常见的表现,组1(93%),组2(75%),组3(44%),且重度二尖瓣返流较多见,组2(25%),组3(7%);瓣膜小结节是风湿性心瓣膜炎特异性改变,组1(23%),组2(27%),而在组3未见到;心包积液在复发风湿热组较多见,组2(29%),组3(11%)。结论:在结合临床的基础上,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对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炎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针对A组β溶血性链球菌M1和M12蛋白的复合多肽;构建含M蛋白基因(emm基因)1型和12型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基因及其保守区J14肽基因的GST标签的重组表达载体;并诱导和优化GST融合蛋白的表达.方法:在NCBI Genebank和Olig0 6引物设计软件中选择分别编码M蛋白emm基因1型和12型信号肽后35个氨基酸及其相同的保守区14肽基因序列(全长270 bp),通过重叠PCR(Overlap PCR)合成所需的核苷酸序列,经测序确定序列完全和设计的相匹配后,将该重组片段克隆到pGEX-4T-1表达载体中,阳性克隆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建立稳定表达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BL21株系(pE/B);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的考马斯亮蓝染色和Western blot来检测在不同时间(O、2、6、8、18和24小时)和温度(25℃、30℃和37℃)以及不同浓度(0.01、0.1、1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GST融合蛋白(GST/emm)表达情况,并对诱导表达的GST/emm切胶进行质谱分析鉴定.结果:成功构建含有emml和emm12抗原决定簇及M蛋白保守区J14肽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稳定表达,在1 mol/L IPTG诱导6~8小时达高峰,不同温度下均有过量表达;质谱检测诱导蛋白GST/emm条带结果正确.结论:成功构建A组p溶血性链球菌的emm1型和emm12型原核表达载体,并稳定诱导GST/emm表达,为下一步研究GST/emm的纯化、酶切以及免疫原性的鉴定和疫苗研制打下夯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