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ronehiolitis obliterans organizing pneumonia.1300P)是1985年由Epler和Colby等提出的一个新的疾病概念,病理组织学上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有程度不同的机化性肺炎为特点的间质性肺病,临床上及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甚至可获得完全缓解。由于BOOP在临床上少见,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改变等均无明显特异性,常易误诊。为了强化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现将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临床符合的BOOP24例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单药二线或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0月-2006年9月曾经接受过1~2个化疗方案治疗失败或复发的ⅢB/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厄洛替尼口服150mg/d,直至疾病进展;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有50例患者入组,随访至2007年9月2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随访率为100%。50例患者中有3例不可评价疗效,其余患者中完全缓解占0%(0/47)、部分缓解占38.3%(18/47)、疾病稳定占44.7%(21/47)、疾病进展占17.0%(8/47);疾病控制率为83.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0和13.7个月;1年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30%和56%。Ⅱ-Ⅲ度皮疹患者的肿瘤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要显著高于0-Ⅰ度的皮疹患者,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患者的生存受益要明显优于疾病进展患者。Ⅲ度以上皮疹的发生率为4%(2/50)。结论:给予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药厄洛替尼治疗是有效的,且耐受性良好。患者的生存期不受性别、吸烟状态和病理组织类型的影响,皮疹严重度为Ⅱ度或以上的患者的疗效似乎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ehondritis,R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例气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气道受累的RP临床表现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声嘶等。胸部CT检查早期可见气管、支气管壁弥漫性增厚伴管腔狭窄;疾病后期出现管腔重度狭窄,部分患者可有气道壁的钙化,气道吸气、呼气相明显动态狭窄。肺功能测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支气管软骨破坏而出现气道软骨环消失,管壁软化,呼气时部分气道陷闭。5例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其中2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例患者症状稍有改善,2例患者症状无改善。2例无改善患者中1例在给予气道金属支架置入后气道阻塞明显改善,1例拒绝金属支架置入等治疗。随访2-29个月后有3例存活,2例分别随访1个月,5个月后死亡。结论气道受累的RP是一种罕见疾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胸部CT和气管镜检查;皮质激素等治疗部分患者症状可显著改善,气管切开、气管支架置入、机械通气能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气道受累的RP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30日-6月3日,第44届ASCO年会在美国芝加哥召开,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内科治疗仍是大会讨论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D型1株.结论 医院MRSA均未检测到PVL阳性株,SCCmec基因型以Ⅲ型为主,部分为SCCmecⅡ型,ICU、结核5科有MRSA暴发流行,主要流行株为A1亚型、A3亚型;这些MRSA菌株具有多药耐药的特征,应引起临床医师及感染控制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病理学类型,易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及肿瘤负荷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比较不同远处转移部位及转移器官个数对广泛期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9年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就诊的广泛期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远处转移部位及转移器官个数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疗效的关系。结果:206例广泛期SCLC患者中,大部分(69.0%)患者在诊断初期就已发生远处转移,转移器官个数越多,中位OS越短(P=0.007 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也越短(P=0.027 0)。脑转移、骨转移、对侧肺转移、肝转移及其他器官转移组中位OS分别为14.83、11.70、14.47、11.10及12.47个月(P=0.031 1)。脑转移、骨转移、对侧肺转移、肝转移及其他器官转移组中位PFS分别为5.07、4.07、7.10、3.87及4.80个月(P=0.033 6)。结论:广泛期SCLC患者远处转移提示预后差,转移器官个数越多,OS及PFS越差。在不同器官转移中,肝转移及骨转移患者OS及PFS较差,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老年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ECOG评分、临床症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转移部位、合并症等。结果 141例老年肺癌患者平均年龄74.48岁,男女性别比例为4.64∶1,ECOG评分0~1分患者占89.36%;主要症状为咳嗽(66.7%)、胸闷(17.7%)、疼痛(17.7%),61%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T1患者仅5.67%,N2-3患者达78.72%,Ⅲ~Ⅳ期患者高达90%以上。肺、胸膜转移最为常见,而远处转移(M1b)多见于骨、脑、肝脏、肾上腺。合并疾病患者达52.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合并疾病较多,临床分期较晚,但行为状态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关注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1版) 》已更新发布,新指南整合了过去1年来国内外关于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病理分子检测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进展,以及学术界对2020版指南的反馈意见,可为我国肺癌患者的诊治提供最新依据,以帮助临床医师作出医疗决策.本文就新指南的主要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厄洛替尼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二线/三线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62例。收集厄洛替尼治疗前的血样,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IL-1β、IL-2R、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以细胞因子的中位值为临界值,将细胞因子水平分为高水平组及低水平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入组病例进行生存时间分析,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法对细胞因子水平、病例临床特征与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及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入组病例中位年龄为58岁。其中男性109例,女性53例;吸烟者74例,不吸烟者88例;病理类型为腺癌122例,鳞癌27例,其他类型13例;ECOG PS评分0~1分的病例139例,2~3分23例。在多因素分析结果中,IL-1β、IL-2R和IL-6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ECOG PS评分、吸烟状态、病例类型及肿瘤分期无明显相关性,而TNF-α的表达水平与吸烟状态相关(P=0.04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IL-6低表达的患者比IL-6高表达的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期(P<0.01),TNF-α低表达的患者较TNF-α高表达的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期(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L-6与TNF-α均为独立的生存相关因子(P<0.01)。结论在二线/三线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IL-6、TNF-α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期较高表达者长,提示IL-6和TNF-α可能成为厄洛替尼在治疗晚期NSCLC中疗效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任睿欣  李嘉瑜  李雪飞  陈秀  任胜祥  周彩存 《肿瘤》2012,32(11):929-93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微小标本代替大体标本用于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 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181例NSCLC标本纳入本研究,包括157例微小标本(分别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标本、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标本、淋巴结活检标本、支气管镜活检标本和胸腔积液)和24例大体标本。采用QIAGEN 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标本组织DNA,然后使用AmoyDx人类EGFR基因4种突变荧光PCR检测试剂盒检测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最后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微小标本与大体标本的EGFR突变检出率。结果:181例标本中,EGFR的总突变率为39.8%(72/181);其中微小标本的EGFR突变检出率为38.9%,大体标本的EGFR突变检出率为45.8%,2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5)。EGFR突变率在不吸烟患者(P=0.033)和腺癌患者(P<0.001)中显著增高。结论:ARMS法检测NSCLC微小标本也能获得较高的EGFR突变检出率。对于晚期难以获得大体标本的NSCLC患者,微小标本可代替大体标本应用于临床EGFR突变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