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当前“人工智能+X”背景下市场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分析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从重塑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建设“双师型”导师队伍、搭建多方协同共建共享在线平台及设立“政用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等方面探索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具备学科优势特色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局部残留和复发鼻咽癌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FSRT治疗鼻咽癌常规放疗后局部残留和复发患者共90例,除3例治疗前已发生远处转移外,余87例(34例残留,53例复发)纳入分析。其中肿瘤位于鼻咽腔内、外者分别为44、43例;中位肿瘤体积为5.7 cm3(0.8~24.7 cm3);残留和复发病灶FSRT的中位处方剂量分别为18 Gy分3次和48 Gy分6次。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局部失败生存率(LFFS)和疾病相关生存率(DSS),用Logrank法和Cox模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预后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4.9个月(3.3~86.3个月),1、2、3、4年LFFS和DSS分别为90%、83%、81%、75%和84%、77%、61%、56%。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体积(≤或>5 cm3)对患者DSS有影响(P=0.01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体积和病灶类型(残留或复发)是影响DSS的独立因素(P<0.05)。残留组和复发组晚期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和26%。结论FSRT治疗残留和复发鼻咽癌可得到较好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复发病灶和较大肿瘤体积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部残留和复发鼻咽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靶区设定的合理性以及局部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1999年9月至2005年12月,90例局部残留(34例)和复发(54例)鼻咽癌患者接受FSRT治疗,肿瘤最大径和体积范围分别为1.8~6.2cm(中位3.4cm)和0.8~24.7cm3(中位5.7cm3);计划靶区(PTV)定义为增强CT上的强化病灶外加2~3mm边缘,残留和复发病变的FSRT中位处方剂量分别为18Gy/3次和48Gy/6次。[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4.9个月(3.3~86.3个月),局部复发14例,其中,野内复发7例,86%(6/7)原病灶最大径<4cm;野外复发6例,67%(4/6)原病灶最大径>4cm;野内和野外同时复发1例。2和4年局部无失败生存率分别为83.1%和75.7%。肿瘤最大径>4cm和第2次局部复发者的4年局部无失败生存率均明显低于肿瘤最大径≤4cm(55.2%vs.82.1%,P=0.0369)和第1次局部复发和残留者(0vs.83.5%,P=0.0003)。[结论]对局部残留和复发鼻咽癌FSRT的靶区设定基本上是合理的,但对直径较大的肿瘤,PTV应适当扩大或改用其它治疗;肿瘤最大径>4cm或第二次局部复发的患者,其局部控制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治疗老年白血病化疗后合并G+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6例老年白血病合并G+球菌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平均用药治疗时间为(8.17±2.11)d ,对照组平均用药治疗时间为(12.03±2.32)d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奈唑胺应用于治疗老年白血病化疗后合并G+球菌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2005-2009年期间,我们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气郁化火型焦虑症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Ⅲ)焦虑症诊断标准,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评分>17分.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药治疗新生儿头颅血肿有效率较高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1 临床资料资料 :一般情况均为我院分娩后经检查确诊为头颅血肿新生儿共 76例 ,年龄 2~ 3d。生后 1minApgar评 6~ 10分 ,平均 8分 ,排除颅脑损伤者。方法 :维生素K12~ 3mg肌注 ,每日 1次共 3d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初治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失败模式及挽救性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失败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治疗失败模式及挽救治疗手段。结果治疗失败时间为初治后3~24个月(中位8.5个月)。仅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13例患者中,12例出现原发部位复发(6例合并颅内种植,1例合并脊髓种植),另1例出现颅内种植;接受序贯全脑或全中枢照射的4例患者,3例出现原发部位复发和颅内或脊髓种植,1例出现颅内种植。所有患者均接受挽救性治疗。全部患者均行多程含铂方案联合化疗,14例行放疗,3例未放疗,中位随访时间137.0个月,10年生存率为76.5%。结论对于明确诊断或高度怀疑为颅内生殖细胞瘤,初治不宜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作为单一治疗方法,一旦已经实施,应设法联合常规外照射放疗和/或化疗进行补救性治疗。对于复发病例,根据既往治疗情况,选用放化疗等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同期化、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 (NPC)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Ⅲ、Ⅳa期的初诊NPC 38例行同期化、放疗 (化放组 )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行单纯放疗 (单放组 ) 38例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 3年总生存率 (OS)、无瘤生存率 (DFS)、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对于T3 4N0 1M0期患者 ,化放组 3年OS和DFS明显高于单放组 (93%、 5 2 %,86 %、 33%,P <0 0 5 )。结论 :本研究未能证实同期化、放疗对提高Ⅲ、Ⅳa期NPC患者的生存率有好处 ,但分层研究提示有利于提高T晚期 (T3 4N0 1M0 )NPC患者的DFS和OS。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3岁。因上腹隐痛不适、纳差10余天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体检:血压170/95mmHg,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min,心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上腹部触痛。HBsAg阴性,肝功能正常,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为除外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行胃镜检查。检查前常规术前准备,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发胶质瘤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到2016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54例复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再次行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后行病理学检测,包括肿瘤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Ki-67指数、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状态、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状态;同时根据组织坏死程度、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及肿瘤细胞活性情况进行病理学分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总生存期(OS)。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判断影响复发胶质瘤患者OS的临床因素。结果54例患者的病理学检测结果,(1)WHO分级:Ⅱ级6例(11.1%)、Ⅲ级14例(25.9%)、Ⅳ级30例(55.6%),另4例(7.4%)未见肿瘤细胞。与初次手术比较,32例患者(59.2%)的WHO分级无变化,7例(13.0%)降低,15例(27.8%)升高。(2)Ki-67指数:共32例两次均行相关检测,其中15例的Ki-67指数降低、14例升高,另3例无改变。(3)IDH1状态:共29例两次均行相关检测,其中9例为突变型,20例为野生型;两次检测均未发生变化。(4)MGMT表达状态:共8例两次均行相关检测,6例无变化,其中3例表达阳性、3例表达阴性;另2例结果改变,均为初次表达阳性,二次表达阴性。(5)病理学分型:4例为坏死型,20例为混合型,30例为活性型。54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6.1±3.2)个月(1.3~160.3)个月。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54例患者的中位OS(范围)为14.4个月(9.2~19.5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发肿瘤WHO分级高(HR=2.80,95%CI:1.42~5.53,P<0.01)和术后未行放疗(HR=4.05,95%CI:1.41~11.64,P=0.01)是影响复发胶质瘤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步提示复发胶质瘤再次手术后的组织病理学会发生变化;再次手术后WHO病理分级低和术后行放疗是复发胶质瘤患者预后较好的临床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