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CT)由于与传统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SCT)植入方式不同 ,NASCT多通过建立稳定的嵌合体 ,逐渐过渡为供者植入[1 ] 。因此 ,NASCT后对植入状况的评估显得更为重要。为评估NASCT后植入状况 ,我们以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结合我室新建立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聚合酶链反应 (STR PCR) ,对我院开展的 15例NASCT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在我院行NASCT的血液病患者 15例 ,男 10例 ,女5例 ,年龄 2 3~ 5 6岁 (中位年龄 36岁 )。重…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00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14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术后患者、17例非移植患者以及27例正常供者CMVpp6抗原血症检出率进行分析。100例Allo-HSCT术后患者随访观察18(4-36)个月。结果:AlloHSCT者91%,在不同病期出现CMVpp65阳性(CMV-I),其中56%出现CMV疾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为54%,时间为25(11-27天);慢性GVHD52.9%,CMV相关性死亡率为21%,在各种死因中占主要地位。CMV-I在异体移植后好发,而在AutoHSCT术后患者、非移植患者以及正常人群极为少见,提示,CMV感染与急慢性GVHD呈显著相关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抗T系McAb CD3、CD8治疗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重症再障和轻症再障各5例。基本治愈2例、明显进步2例,总有效率约40%。治疗后全部病例均有严重的T细胞减少,但是,无血小板和红细胞降低。副作用轻微,均无血清病,肺水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一起^192Ir源辐射事故致亚急性放射病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动态观察,并估算受照剂量。方法对患者照后2d、1.5年和2.5年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常规染色体畸变(CA)分析和微核(MN)检测,根据双+环(d+r)畸变频率,用G函数方法估算累积受照剂量。结果剂量估算结果与用物理方法估算的剂量接近,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照后1.5年和2.5年,双着丝粒体(dic)明显减少,无着丝粒断片(ace)和MN减少不明显。结论用G函数方法估算迁延性受照者的累积受照剂量基本可反映实际辐射损伤程度;亚急性放射病患者CA和MN的衰减速度可能较急性放射病缓慢。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44岁。因头晕、乏力、白细胞减少7年,于1994年12月入院。患者曾职业性接触射线11年,且有含苯物质接触史。入院时查体呈贫血貌,无胸骨压痛,肝、脾及淋巴结无肿大。外周血三系均减少,骨髓增生减低,原始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占9%,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曾予康力龙、维甲酸及间断输血治疗。2年后症状加重,骨髓象:粒单系占70%,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21.5%,早幼粒细胞(幼稚单核细胞)10.5%,免疫分型表达髓系标志,符合MDS转为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monocyticleukemia,AML-M4)。经阿糖胞苷、…  相似文献   
6.
对两批肿瘤病人(10例和8例)进行自身外周血干细胞回输。结果表明,造血干细胞输注组的造血和免疫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消化道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较单纯治疗组明显减轻。在接受强烈化疗后对改善骨髓抑制和早期重建造血功能较为有利。用连续血细胞分离器从外周血中分离造血干细胞方法简便,安全。应用动员剂可以显著增加干细胞的数量,为收集造血干细胞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山东"10·21"辐射事故中2例严重受照射者进行淋巴细胞微核(MN)检测,并估算受照射剂量.方法 用胞浆分裂阻滞微核(CBMN)法对2例患者(A和B)的外周血和骨髓样本分别进行MN检测.结果 2例患者的外周血培养均未见双核淋巴细胞.患者A的骨髓培养所获双核细胞极少,依据双核淋巴细胞多少粗估剂量>20Gy.患者B的骨髓MN率为2.42个/细胞,剂量估计为8.7(8.0~9.4)Gy,与用染色体畸变分析、物理方法及ESR法所估算剂量接近,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 MN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是除染色体畸变分析之外又一种可靠的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基质细胞植活证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4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GATA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正常肝细胞,RT-PCR、免疫组化鉴定转染效果,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克隆;进行细胞计数并绘制未转染、空转染、转染GATA4组及肝癌细胞组细胞生长曲线;RT-PCR法比较成纤维细胞(3T3,L1)、GATA4转染肝细胞(BNLG,L2)、未转染肝细胞(BNL,L3)、肝癌细胞株H22细胞(H22,L4)、肝癌细胞株Hepa1-6细胞(Hepa1-6,L5)和小鼠孕13.5 d胎肝细胞(孕13.5d胎肝,L6)的GATA4、胎蛋白转录因子(FTF)和甲胎蛋白(AFP)mRNA的表达.结果:GATA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效果较好;小鼠肝癌细胞株高表达GATA4 mRNA而正常肝细胞几乎不表达;GATA4转染组小鼠肝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大干未转染和空转染组,但要小于肝癌细胞组.L1~L6的GATA4、FTF、AFP 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0.04±0.02,0.28±0.03,0.04±0.02,0.26±0.03,0.32±0.04,0.24±0.03;0.04±0.02,0.26±0.02,0.08±0.02,0.22±0.02,0.26±0.02,0.26±0.01;0.04±0.01,0.37±0.03,0.14±0.02,0.50±0.03,0.51±0.03,0.49±0.03.L1、L3与L2、L4、L5、L6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正常肝细胞的GATA4、FTF、AFP mRNA表达明显低于肝癌和胎肝细胞,转染后表达增高.结论:GATA4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并能够促进正常肝细胞增殖,促进FTF、AFP mRNA的表达,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的植入状况,采用细胞遗传学分析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STR-PCR),对30例Allo-PBSCT病人进行了1-25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移植的23例,21例完全嵌合(CC),1例混合嵌合(MC),1例为完全受者核型;相同性别移植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7例,除2例外,其余均未检测到Ph染色体;STR-PCR检测结果与染色体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说明两种方面具有互补性,可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山东"10·21"辐射事故2例严重放射病患者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的植入状态.方法 通过常规染色体畸变(CA)分析、R显带核型分析及微核(MN)法对外周血样本和(或)骨髓样本进行细胞遗传学动态分析.结果 所获数据证明2例患者移植成功(为完全嵌合状态),植入状态稳定,骨髓与外周血的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果与用短串联-聚合酶联反应(STR-PCR)检测的植入情况及临床表现相符.结论 对急性放射病患者受照射后动态观察双 环畸变和MN检测可作为Allo-PBSCT后评价植入状态的指标.此外,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急剧减少的情况下,用骨髓样本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优于外周血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