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颞肌、咬肌外感受抑制(ES)检测偏头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肌电图刺激眶下神经对20例偏头痛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ES试验,检测颞肌、咬肌ES的潜伏期和时限。结果偏头痛患者第二外感受抑制期(ES2)潜伏期均数值为49.6~55.3ms,时限为26.6~31.3ms,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8.8~53.0ms和29.5~33.9m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头痛组中70%(14/20)患者存在一些特征性的较高程度抑制的波形。结论具有特征性的较高程度抑制的波形提示偏头痛存在外感受抑制环路中间神经元的过度活动;ES实验对了解偏头痛的电生理变化可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硬脑膜建立血管源性头痛清醒动物模型,观察模型动物Fos阳性神经元在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分布情况,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对清醒大鼠颅内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Fos阳性细胞的变化。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布洛芬组,每组给药后50分钟分别给予频率为20Hz、电流为3-5mA和脉宽为0.25ms的电刺激,刺激后给予大鼠灌注固定取脑,在颅内取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制作石蜡切片,利用Image J软件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统计。结果:电刺激后盐水组与非甾体类药物组在双侧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Fos蛋白表达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乙酰氨基酚组与布洛芬组在双侧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Fos蛋白表达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非甾体类抗炎前后在双侧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Fos表达的改变提示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参与了疼痛的传递和表达以及药物对疼痛控制的药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的主要特点及诊治。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4例CVS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以中青年多见,往往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颅高压症状或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癫痫、偏瘫等。早期使用抗凝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结论 CVS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利用MRV、CTV或DSA发现静脉窦狭窄、闭塞是确诊CVST的关键之一;有助于临床工作的要做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伴有脑梗死的偏头痛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09-01至2012-10收治的年龄为20~40岁的青年偏头痛298例,其中合并脑梗死39例(A组),随机选取无脑梗死偏头痛患者39例(B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在性别、偏头痛病程、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有无先兆、是否口服避孕药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头痛是否伴有恶心呕吐及偏头痛家族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中梗死部位位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的有26例。结论与无梗死偏头痛患者相比,合并脑梗死的偏头痛患者临床上多伴有先兆症状、头痛病程长、发作更频繁、单次持续时间长,同时伴有高比率的口服避孕药史且梗死部位以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更多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增高,发现率却不能相应增长,糖尿病的治疗被延迟;加之患者缺乏糖尿病诊治知识,致使糖尿病治疗不规范,相当长的时间内血糖控制差,导致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为首发,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尤为突出。近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14例,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21岁,未婚,主诉:间断抽搐伴缄默、躁动20d于2012-04-16入院。既往体健,否认各种避孕药服用史。现病史:患者于2012-03-04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发作性,以额顶部及后枕部胀痛为主,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无发热,未予治疗。2012-03-24患者与家人发生争执,之后出现与人交流减少、进食量少;次日23时突然开始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四肢强直阵挛,呼之不应,持续约3min,抽搐反复发作,20d内发生5次,并出现拒食及失眠,同时伴有焦躁不安、易激惹,遂多次就诊精神专科,予奥氮平及利培酮治疗无效,并出现思维紊乱、谵妄等精神症状,遂来我院就诊,以“抽搐原因待查”收入院。体格检查:精神差,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查体:缄默状态,查体不合作。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光反射灵敏,无复视及眼震;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增高,感觉及共济运动查体不合作,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双侧踝阵挛及左侧膝阵挛(+),双侧Babinski征(+)。颈强,Kernig征(-)。入院后患者头痛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症状较突出,入院当天行腰穿检查,测压力320mmH2O,脑脊液生化示:Glu:3.93mmol/L,蛋白及氯化物均正常;脑脊液常规:白细胞10M/L;查血生化示CK217U/L,钾3.12mmol/L;风湿三项示抗链“O”381U/L,尿常规示尿酮体+2,余肝炎6项,性病2项,抗心磷脂抗体、自身抗体谱、放免甲功、贫血、凝血4项、便常规均未见异常。头颅MRI+DWI示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彩超示三尖瓣少量反流,心内结构及心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
紧张型头痛患者咀嚼肌外感受抑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颞肌、咬肌外感受抑制(ES)检测紧张型头痛(TTH)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名紧张型头痛患者及30名正常志愿者利用肌电图(EMG)刺激眶下神经进行ES试验,检测颞肌、咬肌ES的潜伏期和时限。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第二抑制期(ES2)潜伏期延长,时限缩短,出现率降低(P<0.05)。结论:外感受抑制检查对紧张型头痛具有一定的诊断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