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合成马蹄金素[N-(N-苯甲酰基-L-苯丙氨酰基)-O-乙酰基-L-苯丙氨醇,MTS]的类似物,以期寻找高效低毒的抗乙肝病毒化合物。方法以L-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磺酰化、酰化、水解、烷基化等反应,合成马蹄金素类似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测试。结果合成了7个具有磺酰胺结构片段的马蹄金素类似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所有的目标产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乙肝病毒活性,有3个化合物在8μg·mL-1的浓度下具有较高的抑制率,分别为2b(41.9%)、2d(61.3%)、3(47.5%)。结论其中2d显示出较强的抗HBV活性,在3.2μg·mL-1时抑制率也有50.9%,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蜀葵花黄酮成分F-6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四氯化碳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F-6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7 d后,用四氯化碳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测定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F-6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F-6能减轻四氯化碳引起小鼠肝、脾肿大程度;F-6治疗组小鼠肝组织受损程度显著减轻。结论 F-6对四氯化碳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肝降酶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学相关技术对Balb/C小鼠对照组、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低、高(25、100mg/kg)剂量组的碳粒廓清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昆明小鼠Y101低、中、高(25、50、100mg/kg)剂量组的血清溶血素水平及脏器指数进行测定.结果 与空白...  相似文献   
4.
制备波棱内酯A纳米混悬剂冻干粉(HPA-NS-LP),考察其体外溶出和抗乙肝病毒活性。采用超声沉淀法制备波棱内酯A纳米混悬剂(HPA-NS),单因素试验优化其处方及工艺;冷冻干燥法制备HPA-NS-LP。扫描电镜(SEM)观察形态;桨法测定其溶出度。以HepG2.2.15细胞模型评价HPA-NS-LP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并与波棱内酯A普通混悬剂冻干粉(HPA-CS-LP)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优化后的HPA-NS的粒径为(173.46±4.36)nm,PDI为0.110±0.012;制备所得的HPA-NS-LP复溶后平均粒径和PDI均有所增加,但变化值均在合理范围之内;SEM下观察HPA-NS-LP呈圆球状;体外溶出度试验发现HPA-NS-LP在2 h内累积溶出度达到90%以上,显著高于HPA-CS-LP;HPA-CS-LP与HPA-NS-LP均可有效抑制HepG2.2.15细胞抗原(HBsAg和HBeAg)的分泌,但HPA-NS-LP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HPA-CS-LP(P<0.05)。高、中、低剂量(50,25,12.5 mg·kg-1)的HPA-NS-LP可显著抑制HepG2.2.15细胞HBV-DNA的复制(P<0.05);且效果优于同剂量的HPA-CS-LP(P<0.05)。结果表明波棱内酯A(HPA)制备成纳米混悬剂冻干粉后抗乙肝病毒活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
全美中医药学会特邀13位专家展开了美国针灸立法之路的访谈,回顾针灸立法的奋斗历程。美国已经有47个州及华盛顿特区通过了(中医)针灸法,立法是对合理合法实施针灸的基本保障,确保了中医针灸的合法使用和发展。田小明介绍了针灸在美国NIH和联邦政府的发展;焦望义、金鸣、王德辉、樊蓥、何红健、欧阳剑锋、刘青山分别介绍了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俄亥俄州、弗吉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华盛顿州、德克萨斯州的针灸立法情况;David Miller评估了美国的针灸法规现状;刘美嫦介绍了联邦针灸立法情况;Marilyn Allen介绍了针灸立法的意义和必要性;焦望义、王德辉、欧阳剑锋分析了在推动针灸立法进程中所遇到的和面临的挑战;David Miller介绍了保护针灸从业者合法权益的途径和美国针灸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cupuncturists,ASA)在立法中的主要计划。13位专家通过介绍各州的立法历程、经验教训和感悟思索,提出了未来的奋斗目标,探讨了目前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当前中医针灸立法的形势,并提出了对策和方法,为将来美国针灸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芬泰对Hep G2-2.2.15细胞HBV-DNA的抑制作用。方法以Hep G2-2.2.15细胞作为实验模型,通过MTT法检测替芬泰对Hep G2-2.2.15细胞的毒性,确定替芬泰对Hep G2-2.2.15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在替芬泰浓度为50μg·ml-1时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所以设替芬泰3个剂量组为50、25、12.5μg·ml-1,拉米夫定50μg·ml-1作为阳性对照药,收集给药3、6 d的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NA载量。结果替芬泰对Hep G2-2.2.15细胞的TC50为180.70μg·ml-1。随着替芬泰药物浓度的增加,Hep G2-2.2.15细胞内的HBV-DNA拷贝数相应减少,并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替芬泰对Hep G2-2.2.15细胞内HBV-DN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效浓度为12.5μg·ml-1,最佳浓度为50μg·ml-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水芹总酚酸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水芹总酚酸和阳性对照药奈韦拉平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和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配制成10、1、0.1mg/L和50(13.32mg/L)、10(2.66mg/L)、μmol/L(0.27mg/L)的药液,加入Oligo(dT)15包被板中,最终用酶标仪测定405nln波长处OD值,计算各加药组OD值,空白对照组OD值,判断药物对HIV逆转录酶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水芹总酚酸对HIV逆转录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高、中、低剂量组的OD值分别为(0.316±0.033)、(0.442±0.044)、(0.627±0.009);平均抑制率分别为85.20%、73.67%和55.83%,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P〈0.01)。阳性药奈韦拉平50μmol/LOD值为(0.245±0.017),平均抑制率为94.36%(P〈0.01)。结论水芹总酚酸对HIV逆转录酶有比较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马蹄金素[N-(N-苯甲酰基-L-苯丙氨酰基)-O-乙酰基-L-苯丙氨醇,MTS]的类似物,以期寻找到高效低毒的抗乙肝病毒化合物。方法以6,8-二溴-L-酪氨酸为起始原料,通过酯化、酰化、水解、烷基化等反应,合成马蹄金素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测试。结果合成了11个双溴取代的马蹄金素衍生物,在人肝癌细胞HepG2.2.15上对其中的9个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其结果显示,化合物5c、5d、7b、7c在8μg·mL-1的浓度下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44.8%、48.8%、37.3%、38.4%。结论化合物5a在20μg·mL-1的浓度下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达到89.8%,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灵五颗粒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灵五颗粒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自由饮水,其余5组给予350 mg&#8226;L-1苯巴比妥水溶液2周诱导肝药酶.实验第3周,用CCl4复制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50% CCl4橄榄油溶液,灌胃,首次剂量0.08 mL,以后按0.08 mL&#8226;(100 g)-1,每周1次,连续5周].自造模之日开始,灌胃给药,qd,连续5周.末次给药后禁食16 h,取大鼠血、肝脏、脾、胸腺,检测血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清蛋白(albumin,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指标、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另取肝脏做病理组织学检查,计算脏器指数. 结果 模型组大鼠有明显肝损伤表现,各给药组肝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或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 表明,肝脏病变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 结论 灵五颗粒对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保肝降酶效果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yp增多,降低MDA和升高SOD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感染鸭乙肝病毒的北京雏鸭体内外DHBV-DNA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感染DHBV的北京雏鸭随机分为对照组、Y101剂量组和拉米夫定组,各组雏鸭于给药前(d 0)、给药5 d(d 5)、10d(d 10)及停药后3 d(P 3)经腿胫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斑点杂交法测定鸭血清中DHBV-DNA的含量;利用灌流法分取感染鸭乙肝病毒的北京雏鸭的原代肝细胞,采用QuickEx-tract DNA Extraction Soln 1.0提取鸭原代肝细胞Y101剂量组、拉米夫定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内和细胞上清中的DHBV-DNA,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DHBV-DNA含量,观察Y101对其抑制作用。结果 Y101对体内外DHBV-DNA都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体内0.05、0.025 g.kg-1剂量组抑制作用明显,体外80、60 mg.L-1剂量组抑制作用最强,DN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Y101可以有效的抑制DHBV-DNA的表达,抗病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