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酒精对高脂饮食家兔颈动脉粥样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40只,体重2.00±0.15 kg,月龄3~4个月,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低剂量酒组、高脂饮食加中剂量酒组和高脂饮食加高剂量酒组,每组10只。饮酒组采用38°白酒,以灌胃方式饮入。饮酒量依据美国国家酒精滥用和酒精中毒协会的人饮酒标准及人兔剂量换算公式制定。酒精量从低到高依次为每天0.3 g/kg0、.6 g/kg和1.5 g/kg。各组家兔于12周末处死,在距颈动脉分叉处1 mm的近心端离断,将切面包埋。取4μm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颈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球囊支架成形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17例患者术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300mg/天和噻氯吡啶250mg/天,6F(Envoy)导引导管放置到颈内动脉远段或椎动脉近颅底段,造影获得工作位,评价血管狭窄程度:狭窄率=(1-狭窄处管径/狭窄远端管径)×100%,微导丝在路途导引下通过颅内动脉狭窄段,向远端直至P2或M2段,确保足够的支撑力。选择支架大小的依据为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的直径,导丝引导下支架通过狭窄部位,造影确定支架位置正确,充盈球囊至5~6大气压,支架释放后造影确认展开良好,回撤球囊,无并发症,操作完毕。随访3~10月。结果:17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处植入支架,技术成功100%,造影显示狭窄由术前(78.3±12.9)%降至术后(6.8±7.3)%,狭窄的动脉管径恢复,短期随访(3~10个月)显示很好临床效果。术中出现一例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SAH),对症治疗痊愈。6例随访造影未见血管再狭窄。结论: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增加血管内径,改善血流量,减轻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RPLS)临床上不常见.现报告1例由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的典型RPLS患者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3-10—2014-12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发病72h以内的12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既往是否有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入院时同时检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了解CIMT和hs-CR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探讨hs-CRP与FBG及HbA1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CIMT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FBG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479,P0.000 1),HbA1c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410,P0.000 1)。结论 CIMT和hs-CRP均可以预测2型糖尿病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又称白明胶酶A,它表达广泛,能够降解明胶、多种胶原和基底膜成分,对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作用推动了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形成和进展。本文将MMP-2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现将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郭春杰  刘力峰 《山东医药》2009,49(23):114-115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80%~85%,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近年来,脑梗死早期时间窗内的溶栓治疗、脑保护剂的应用和恢复期的神经康复显著降低了该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现将其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4年1~7月,我们通过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态观察其血脂及血糖变化,并对颈动脉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春杰  刘力峰 《山东医药》2005,45(10):70-71
进展性脑卒中(SIP)是脑血栓形成中的一个亚型,是指起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进展。这类疾病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现将其危险因素及治疗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当的症状和体征。我院对2034年10月-2006年9月收治的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