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紫苏油在贮藏过程中极易氧化的特点,以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乳化剂,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紫苏油进行包封,使紫苏油保持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并能达到油脂缓释的目的。分别对紫苏油单层乳液、双层乳液和三层乳液微观形态和稳定性进行考察,建立体外模拟消化模型,通过气相色谱测定3 种乳液消化前后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壁材质量分数为大豆分离蛋白1.0%、壳聚糖2.0%、海藻酸钠1.5%时制备的3 种乳液粒径较小、电位较高,具有良好的理化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的多层乳液能够更好保护多不饱和脂肪酸,随着包埋层数的增加,紫苏油的氧化速率越慢。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三层乳液较单层和双层乳液具有更好的缓释效果,多层乳液可以保证油脂中脂肪酸有效释放。本实验阐明不同界面层对紫苏油消化和脂肪酸释放特性的影响,为指导油脂缓释体系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的乳化性以及防止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氧化降解,本研究采用超声处理、碱处理、超声复合碱处理对SPI进行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荧光猝灭分析以及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乳化性、EGCG稳定性测定探究不同处理对SPI结构和乳化性的影响及其与EGCG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超声及碱处理均导致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无规卷曲相对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超声复合碱处理相比对照组使蛋白的α-螺旋相对含量降低13.23%,无规卷曲相对含量增加8.44%,使蛋白结构解折叠,从而促进更多的疏水性基团暴露。超声及碱处理均显著提高了SPI的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P<0.05),其中,超声复合碱处理提升效果最强。荧光猝灭分析结果显示,经处理的SPI对EGCG具有更强的结合力,从而能够防止EGCG的降解。经处理的SPI均可以保护EGCG,减轻其氧化,其中超声复合碱处理的保护效果最优。综上,超声复合碱处理可以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使其具备作为功能性物质保护载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巴氏灭菌对大豆、葵花、花生、芝麻和核桃油脂体乳液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不同油脂体的基本组成、相关蛋白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然后利用动态光散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研究巴氏灭菌(85 ℃加热10 min)对油脂体乳液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油脂体的基本组成、相关蛋白组成和脂肪酸组成存在明显差异,油脂体相关蛋白由内源膜蛋白和外源蛋白组成,油脂体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5 种不同原料油脂体中,大豆油脂体蛋白质量分数和水分质量分数最高,而油脂质量分数最低;花生油脂体总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21.27%)最高,核桃油脂体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90.10%)最高。巴氏灭菌可显著改善大豆和花生油脂体乳液氧化稳定性,而对葵花、芝麻和核桃油脂体乳液起促进氧化作用。本研究可为油脂体在沙拉酱、植物奶等产品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品物料中大都有水分存在,而水分子作为极性分子在微波场中有着极强的响应,本研究从优化微波稳定米糠工艺的角度出发,以米糠脂肪酶残余活力和酸价为主要指标值,着重考察米糠水分含量对微波稳定米糠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米糠水分含量对微波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微波稳定米糠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米糠含水率>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微波稳定优化水平组合为米糠含水率23%、微波功率800 W、微波处理时间105 s,该优化条件下米糠脂肪酶残余活力为20.24%,显示出高抑酶率且对米糠无热损伤。同时,以原始米糠为对照,将按上述最优条件处理的米糠和仅以功率800 W、时间105 s处理的米糠进行储存对比实验,定期测定米糠酸价以验证协同水分调节的最优微波稳定方案的稳定效果,实验证明,水分调节和微波协同作用处理后的米糠储存时间最长,分别为原始米糠储存时间的3.4倍和仅微波处理米糠的1.5倍,证实基于水分调节的微波处理对米糠稳定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2.8 Mt/a催化裂化装置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重油高效转化催化剂B。在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与装置原催化剂A相比,使用催化剂B后,在原料性质变重变差和回炼油浆的情况下,生焦量仍降低0.22百分点,轻质液体收率增加0.41百分点,丙烯收率(对原料)提高0.49百分点,汽油研究法辛烷值增加1.3个单位,催化剂单耗降低0.26 kg/t。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新配方MIP催化剂在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2.8 Mt/a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使用新配方催化剂后,随着新配方催化剂在系统藏量中比例的增加,液化气产率呈下降趋势,轻油收率逐渐增加,油浆产率呈下降趋势,说明新配方催化剂的重油裂解能力强于原催化剂;生焦量逐渐降低,说明新配方催化剂的焦炭选择性优于原催化剂;同时新配方催化剂有助于多产丙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2.80 Mt/a催化裂化装置掺炼加氢改质柴油以增产汽油的工业应用结果。对比分析了该装置掺炼加氢改质柴油前后的原料性质、主要工艺参数、反应物料平衡和产品性质情况。标定结果表明,催化裂化装置掺炼加氢改质柴油可以增产汽油;从产品分布变化情况看,汽油产品收率达到22.36%;从油品性质的变化情况看,汽油中芳烃含量有所增加,汽油研究法辛烷值增加约0.3单位。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环保要求,满足国家车用汽油质量标准,达到汽油质量升级的目的,催化裂化装置既要做到降低汽油烯烃含量,也要保证汽油辛烷值不降低。研究决定,在停工检修期间对装置提升管反应器喷嘴部分进行技术改造,采用MGD工艺技术,结果表明,投用该工艺后,催化剂线路流化正常,操作运行平稳,能明显降低汽油的烯烃含量,汽油烯烃体积分数可降低6.5%。  相似文献   
9.
催化裂化装置为达到降低能耗和减少汽油烯烃的目的,对提升管反应器预提升段进行了改造,采用干气预提升。本文介绍了干气预提升和蒸汽预提升阶段的产品分布,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长久以来深受结焦的困扰。结焦部位包括:提升管原料油喷嘴上方、沉降器内壁和死区、粗旋外壁、顶旋升气管外壁和料腿及料腿翼阀护罩、汽提段、大油气管线、分馏塔底以及油浆系统等。沉降器结焦的危害严重,直接影响催化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和炼油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