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苏里格地区是目前勘探热点地区,本区岩性变化较快,搞清表层结构变化规律、寻找最佳激发环境难度大。本文通过"7+1曲线法"综合应用设计激发井深技术的研究,获得了品质较高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2.
苏里格气田以低压、低渗透、低丰度为特征,是以河流砂体为主体的岩性气藏,其储层分布面积广,构造平缓(倾角小于1°),断层不发育,适合宽频激发技术应用。苏里格北部地区表层结构横向变化较大,试验证明该区单炮能量、频率、信噪比与是否在潜水面以下激发有直接的联系。近年通过加强对该区表层结构与潜水面关系的研究,在激发井深设计时不再单独依靠高速层顶来确定井深,而是根据潜水面与降速层顶、高速层顶的关系以及表层速度来确定激发井深,获得了能量、频率一致性较强、频带较宽的原始资料,取得了较好的地震、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地震勘探中,模型法、折射法、层析法等是目前常用的基准面静校正方法。对各种静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与适用条件归纳分析发现,它们都以地表一致性和地震反射垂直穿过近地表地层为前提,然而,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尤其在长波长静校正存在的地区,不能满足地表一致性假设。实际上,近地表存在速度异常区时,地震波则很少垂直传播,静校正量与射线穿过近地表的距离和速度密切相关,在反射地震勘探中,远近偏移距的反射波穿过近地表时会产生不同的静校正量,利用这一点将目的层的异常作为近地表异常的判别准则,可以解决表层异常区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论述,应用生产后较好地解决了因近地表异常造成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4.
河流侵蚀地貌区地表高程变化剧烈,由于受到采集设备和成本的限制,传统的地震采集数据纵横向上物理点比较稀疏,地表测量数据的密度不足以详细调查表层结构。随着科技的发展,卫星技术的应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越来越精确。基于河流侵蚀地貌区地理信息,结合表层调查控制点的成果,对地表进行精细建模,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变质岩区块位于饶阳凹陷东部陡带,断裂发育,现有地震剖面显示断层位置不清,断点模糊,断裂组合情况不明,地质结构难以落实。为剖析研究区地质构造,理顺断裂组合,在高精度的叠前道集数据上,经精细速度建模和参数试验,利用逆时偏移技术对本区地震资料进行成像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目的层信噪比、分辨率明显提高,构造特征更符合地质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发育的火成岩属于以新近系中新统汉诺坝组基性玄武岩为代表的喷发岩,浅层属于侵出相,中深部属于火山通道相;火成岩覆盖区地表起伏剧烈,喷发物杂乱堆积,风化层较薄,横向速度变化较快,造成原始单炮信噪比低,资料品质较差。针对以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从3个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工作:基于增强火成岩深层弱小信号的宽方位、大炮检距、高覆盖的观测系统优化技术;基于提高原始资料品质的井震联合激发因素优选技术;基于解决表层结构复杂多变的精细表层结构调查与综合静校正技术。攻关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解决乌兰花凹陷火成岩覆盖区三维地震勘探的难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