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骨板障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的2例颅骨板障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骨板障内蛛网膜囊肿患者以枕部为好发部位,常见临床表现为局灶性不适和疼痛,CT检查显示颅骨板障内膨胀性溶骨性改变。结论颅骨内板和硬脑膜缺损是导致颅骨板障内蛛网膜囊肿形成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鞍区的内镜解剖及操作技术。方法本组采用15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和1例新鲜尸头,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应用内镜(0°镜、30°镜)对鞍区各间隙进行解剖观察并模拟手术操作。结果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开颅可达到经典翼点人路对骨窗的基本要求,通过使用内镜,可清晰的显露间隙Ⅰ、Ⅱ、Ⅲ、Ⅳ,尤其对重要穿通血管的显露更明确。结论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创伤小,暴露好;其中间隙Ⅰ、间隙Ⅲ是鞍区内镜探查最常使用且较为安全的间隙。  相似文献   
3.
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鞍区的内镜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鞍区手术提供入路及相关内镜解剖学资料.方法:本组采用15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和1例新鲜尸头标本,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用显微镜和内镜(0°镜、30°镜),对鞍区各间隙进行解剖观察并录像.结果: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开颅可达到经典翼点入路对骨窗的基本要求,通过使用内镜不同角度的操作,可清晰的显露间隙Ⅰ、Ⅱ、Ⅲ、Ⅳ及Willis'环,尤其对重要穿通血管的显露更明确.结论: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创伤小,暴露好;而内镜在鞍区的应用可弥补手术显微镜的不足,对显微外科手术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4例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资料。结果 34例病人中26例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愈后良好30例,中或重度残疾2例,死亡2例。结论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且病情常急剧恶化,其诊断主要依赖头颅CT检查,积极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取微创锥颅血肿腔置管引流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普通开颅血肿清除术、显微开颅手术等手术方式。结果:130例高血压脑出血中,基本治愈40例,占30.8%;显著进步13例,占10%;进步24例,占18.5%;无变化或恶化20例,占15.4%;死亡33例,占25.4%;显效率40.8%,总有效率59.2%。结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显微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膨出是颅脑损伤术中常见且棘手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2]。本文对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7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价引起术中脑膨出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颅脑外伤患者47例,男性30例,女性  相似文献   
7.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及时、有效的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监测颅内压,降低颅内压,即可有效地改善病情及预后。有创颅内压监测是通过开颅手术安置监测探头于颅内从而达到直接监测颅内压力,因其操作复杂和需要颅骨钻孔安置颅内压监护仪探头,增加创伤和颅内感染机会等缺点而使其应用范围受限。FVEP可以减少上述这些弊端,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能实现颅内压的连续动态监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技术是无创颅内压监测的研究方向之一。很多学者的大量研究证明,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测得的颅内压值和腰穿测得的颅内压值比较,二者之间无差异,FVEP值和颅内压变化成正相关。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辅助工具。本文旨在探讨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临床应用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及时、有效的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监测颅内压,降低颅内压,即可有效地改善病情及预后。有创颅内压监测是通过开颅手术安置监测探头于颅内从而达到直接监测颅内压力,因其操作复杂和需要颅骨钻孔安置颅内压监护仪探头,增加创伤和颅内感染机会等缺点而使其应用范围受限。FVEP可以减少上述这些弊端,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能实现颅内压的连续动态监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技术是无创颅内压监测的研究方向之一。很多学者的大量研究证明,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测得的颅内压值和腰穿测得的颅内压值比较,二者之间无差异,FVEP值和颅内压变化成正相关。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辅助工具。本文旨在探讨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临床应用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神经内镜对桥小脑角分区并行解剖学观察,旨在为内镜辅助该区域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5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和1具新鲜尸头标本,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内镜下对桥小脑角分区并观察。结果:桥小脑角区从头侧至尾侧被Ⅶ-Ⅷ神经束、CNⅨ分为3个间隙:间隙Ⅰ、间隙Ⅱ、间隙Ⅲ,其中间隙Ⅰ又被CNⅤ分为Ⅰa、Ⅰb亚间隙(Subspace);内镜从3个间隙可以分别观察CNⅢ-CNⅫ及其附近的血管结构。结论:神经内镜选择性地在3个解剖间隙进行操作和甄别,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对显微外科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大平  徐光斌 《实用全科医学》2007,5(9):761-762,F0003
目的 研究锥颅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对2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通过微创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分别于入院时、术后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23例患者中,22例恢复良好,1例血肿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全部患者拔管后3d拆线。结论 锥颅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且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