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高分辨影像学测定海马厚度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西门子3.0T磁共振采集25例 MCI患者,25例AD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的高分辨图像,用FreeSurfer软件测量3组海马及海马旁回皮质厚度,后用SPSS 17.0比较3组之间皮质厚度的差异.结果 MCI组[左侧(2.52±0.31) mm,右侧(2.44±0.43) mm],AD组[左侧(2.41±0.39) mm,右侧(2.37±0.38) mm]分别与对照组两侧海马,以及MCI组[左侧(2.23±0.51) mm,右侧(2.19±0.37) mm],AD组[左侧(2.11±0.41) mm,右侧(2.03±0.67) mm]海马旁回皮质厚度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AD组比MCI组在海马(左侧0.11 mm,右侧0.07 mm)及海马旁(左侧0.12 mm,右侧0.16 mm)均值上有更明显的萎缩.结论 海马及海马旁回皮质厚度与认知功能有一定相关,且厚度萎缩情况对疾病的阶段性发展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属于抑郁症的一种亚型,不但严重影响家庭及工作的正常运行,甚至会产生自杀意念。随着神经成像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更深一步了解了PPD脑损伤的机制,即前额叶-脑岛-杏仁核环路的异常代谢活动可能介导了PPD的发病。最近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节疗法对耐药性抑郁症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可能是临床快速治疗PPD的有效疗法。本研究拟明确个体化靶向(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治疗PPD的临床疗效与脑影响变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32例个体化经颅磁治疗前后的PPD患者(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数据,并与32名健康对照的脑影响进行比较,并基于体素的镜像同伦连接性分析(voxel-mirro 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治疗前后患者大脑半球功能连接的变化。结果发现经过TMS治疗后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症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MAGE-A4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纯化相应蛋白,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目的基因序列合成目的基因并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以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MAGE-A4,将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入E.coli BL21,经IPTG诱导表达并行可溶性分析,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特异性后,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pET30a (+)/MAGE-A4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表达得到重组蛋白MAGE-A4,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化后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pET30a(+)/MAGE-A4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纯化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蛋白MAGE-A4.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奈达铂的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陕西省肿瘤医院的24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只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124例。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初治时肿瘤直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平均新辅助化疗次数1.30次,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的体积明显缩小。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降低(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阴道切除长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平均化疗次数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西他赛+奈达铂的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缩小宫颈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MRI征象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2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结果 42例星形细胞瘤中,WHO Ⅰ级者5例(11.9%),其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4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肿瘤边界清楚,信号均匀,瘤周水肿0级,有明显囊变坏死,无出血,增强后无明显强化;WHO Ⅱ级者13例(31.0%),其中弥漫性星形细胞瘤11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2例,肿瘤边界欠清,信号不均,瘤周水肿Ⅱ级,有囊变坏死,仅有1例有出血,增强后强化程度不等;WHO Ⅲ级者6例(14.3%),肿瘤边界不清,信号不均,瘤周水肿Ⅱ级,有囊变出血,坏死少见,增强呈不均匀强化;WHO Ⅳ级者18例(40.5%),肿瘤边界不清,信号杂乱,瘤周水肿Ⅲ级,有明显囊变坏死及出血,其典型表现是环形强化伴中央区坏死.结论 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分型具有相关性,结合MRI表现可以提示病理分型,提高MRI对星形细胞瘤的定性定级水平,从而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确定手术方案,最终达到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optimized morphometry,VBM)及基于统计参数图的个体脑结构分析(individual brain atlases using SPM,IBASPM)软件,分析无常规MR异常的颞叶癫痫患者全脑灰质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30例颞叶癫痫患者及4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行全脑扫描,扫描序列为磁化快速梯度回波(magnetization prepared rapid gradient echo,MPRAGE)扫描序列,获得高分辨T1WI图像,数据分析采用以SPM5(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5)软件包为基础的VBM及IBASPM技术进行处理,利用SPSS16.0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VBM显示颞叶癫痫患者双侧扣带前回、右侧扣带中回、左侧丘脑、双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上回及右侧颞下回不同程度的灰质体素值减少,癫痫组灰质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癫痫组的双侧扣带前回、右侧扣带中回、左侧颞上回及右侧颞下回灰质体素值均小于对照组相应脑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的左侧丘脑、双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素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利用VBM及IBASPM技术,说明无常规MR异常的颞叶癫痫灰质总体积明显减小,并显示局灶性灰质体素值改变的脑区,提示了病变的主要部位,为临床精确治疗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放疗联合5-氟尿嘧啶(5-FU)与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放、化疗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疗科2007年1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56例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资料.入组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或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并同期给予单药5-FU或吉西他滨化疗.放疗剂量每次1.8 ~2 Gy,每周5次,总剂量45 ~ 50.4 Gy,共25~ 28次.同期吉西他滨化疗组共30例,在放疗期间的第1、8、15、22天以500 mg/m2体表面积的剂量、10 mg· (m2)-1·min-1微量泵泵入给药;放疗结束后休息3周,再以800 mg· (m2)-1·d-1的剂量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3~4周.同期5-FU化疗组共26例,放疗期间以500 mg· (m2)-1·d-l剂量静脉滴注,每周第1~5天给药,14 d一个周期;放疗结束后休息3周,按照800 mg·(m2)-1·d-1的剂量静脉滴注,每周第1~5天给药,14 d一个周期,连用3~4个周期.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日为2013年6月,计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和l、2年生存率.结果 全组客观有效率(CR+ PR)为73.2%,放疗联合5-FU组总有效率为65.3%,放疗联合吉西他滨组总有效率80.0%(P<0.05).全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8.2%和14.3%,中位生存期为15.2个月,其中放疗联合5-FU组分别为42.3%、11.5%、13.3个月,放疗联合吉西他滨组分别为53.3%、16.7%、16.6个月,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治疗结束后全组疼痛客观缓解率(VAS评分<4分)为83.3%,放疗联合5-FU组为75%,放疗联合吉西他滨组为90%.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组发生3~4级骨髓抑制率显著高于放疗联合5-F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0%比7.6%,P<0.05).结论 手术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在长期生存、疼痛缓解方面较放疗联合5-FU具有优势,但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较强.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单一、高强度持续刺激所致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早期脑部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基于像素的形态学方法(VBM)研究受试者脑部结构变化。研究对象包括10名急性PTSD患者,10名未患PTSD的矿难幸存者,并对其PTSD症状积分(CAPS)与感兴趣区灰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PTSD患者左侧海马前部、海马旁回和双侧距状裂皮质纹状区的灰质体积明显下降;而其白质体积未见明显变化。双侧距状裂及左侧海马灰质密度与CAPS积分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急性PTSD患者边缘系统的灰质体积明显减小,PTSD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距状裂皮质纹状区和海马区的灰质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的海马、内嗅体积萎缩情况,评价利用高分辨影像学测定海马、内嗅体积对MCI、AD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3.0T磁共振分别对32例MCI患者,25例AD患者,32例正常的对照者进行3D T1WI扫描,并用freesurfer软件计算三组海马、内嗅体积,后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处理,比较三组之间灰质体积的差异。评价在判断MIC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I组[左侧(3.07±0.56)cm3,右侧(3.24±0.61)cm3]、AD组[左侧(2.81±0.64)cm3,右侧(3.01±0.67)cm3]的海马体积萎缩,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D组比MCI组在海马体积(左侧0.26 cm3,右侧0.23cm3)均值上有更明显的萎缩;海马体积减小的程度与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积分呈正相关性,而内嗅的体积变化在三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Freesurfer测量的MRI形态学研究能够客观揭示AD早期阶段海马体积的萎缩改变,且海马体积萎缩与MMSE积分相结合对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更准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