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小鼠脑出血后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HDAC6抑制剂Tubastatin A(Tub A)治疗组(Tub A 10 mg·kg-1治疗组和Tub A30mg·kg-1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射法构建小鼠脑出血模型。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 NSS)量表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干湿比重法测量脑水肿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HDAC6、激活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脑出血后,HDAC6的表达明显升高,Tub A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轻脑组织水肿程度,减少神经元凋亡数量,增加Bcl-2蛋白表达,抑制激活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和Bax蛋白表达。结论小鼠脑出血后,Tub A特异性抑制HDAC6活性可上调Bcl-2,降低Bax和激活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从而改善脑出血模型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72h内)142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明确诊断。根据入院后检测的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Ⅰ组:HbA1c〉9.0%:Ⅱ组:7.0%〈HbA1c≤9.0%;Ⅲ组:HbA1c≤7.0%。所有患者于人院后24h内及出院3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Barthel生活指数(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的病残程度。结果入院后3组患者的NIHS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结果示3组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预后不良率为37.5%(18/48),Ⅱ组为31.4%(16/51),Ⅲ组为20.9%(9/43),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bA1c水平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肽XG-102在大鼠脑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51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XG-102治疗组,脑出血组和XG-102治疗组大鼠采用自体动脉血脑内注射构建脑出血模型,XG-102治疗组大鼠于脑出血后3h静脉注射100 μg/kg XG-102,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NSS)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血肿周围水通道蛋白(AQP4)和p-c-Jun的表达.结果 与脑出血组相比,在大鼠脑出血后1天XG-102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脑出血后2天脑水肿减轻(P<0.01),脑出血后2天p-c-Jun的表达减少、AQP4的表达增加(P<0.01).结论 XG-102在大鼠脑出血后早期即可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1991—2006年全国共报道梅毒病例75万余例,年平均发病率约3.72/10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神经梅毒为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Ⅲ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本文回顾分析2009—2010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1991-2006年全国共报道梅毒病例75万余例,年平均发病率约3.72/10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神经梅毒为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Ⅲ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本文回顾分析2009-2010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偏头痛(migraine)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的变化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52例偏头痛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均行BAEP检查。结果偏头痛患者BAEP异常率为71.15%,左侧Ⅴ波潜伏期(latency period,LP):偏头痛组为(5.65±0.29),对照组为(5.51±0.1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8,P=0.011);右侧Ⅲ波潜伏期:偏头痛组为(3.77±0.20),对照组为(3.68±0.1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0,P=0.044);右侧Ⅴ波潜伏期:偏头痛组为(5.67±0.23),对照组为(5.54±0.1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7,P=0.005);左侧Ⅲ~Ⅴ峰间期(interpeak latency,IPL):偏头痛组为(1.90±0.22),对照组为(1.78±0.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4,P=0.021);右侧Ⅰ~Ⅲ峰间期:偏头痛组为(2.14±0.19),对照组为(2.03±0.1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2,P=0.014);右侧Ⅰ~Ⅴ峰间期:偏头痛组为(4.06±0.36),对照组为(3.89±0.1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6,P=0.03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优势比(odds ratio,OR)=0.07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009-0.697;P=0.022],持续时间[优势比(odds ratio,OR)=1.12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91-1.191;P=0.041]与BAEP独立相关。结论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脑干某些区域存在神经电生理改变,性别及头痛持续时间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22例POEMS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OEMS综合征多见于中年男性,22例患者均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内分泌改变59.1% (13/22),皮肤改变50.0%(11/22),异常球蛋白血症阳性率63.6%(14/22).22例患者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均有效.结论 POEMS综合征临床表现各异,易误诊,常规检查、内分泌改变、肌电图、血清M蛋白检测有重要意义,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加强对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26例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的GB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的GBS多见于男性,各个年龄均有发病.单纯以心血管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12例,心血管损害与其他部位损害并存为首发表现的4例,单纯消化功能紊乱为首发表现的5例,单纯括约肌功能障碍为首发表现3例,单纯出汗异常为首发表现的2例.23例患者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神经电生理表现为以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主的神经受损改变.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或血浆交换有效.结论 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临床表现各异,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的GBS易误诊,脑脊液、神经电生理检查有重要意义.血浆交换或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是治疗GB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1991—2006年全国共报道梅毒病例75万余例,年平均发病率约3.72/10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神经梅毒为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Ⅲ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本文回顾分析2009—2010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