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葡萄糖、三聚氰胺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葡萄糖-三聚氰胺-甲醛(GMF)树脂,研究了葡萄糖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M∶M)对GMF树脂固化性能与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MF树脂固化后羟甲基等活性官能团含量减少,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随着M∶M 的增加,GMF树脂的热稳定性总体变差;GMF树脂的固化过程为放热反应,随着M∶M 的增加,活化能E随之增大,固化反应更难发生,需要更高的温度使其充分固化;GMF(M∶M =0.1)与GMF(M∶M=0.5)树脂的固化反应n级动力学模型分别为dα/dt=1.36×10-80890/RT(1-α)0.9278、dα/dt=1.55×1010-96480/RT(1-α)0.9367。该结果可为GMF及其他糖类物质改性MF树脂的热性能与人造板热压工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讨多层压机生产线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常见砂光质量问题,如板面局部粗糙、砂痕、板面裂纹、断坯痕、粉尘斑、胶斑等的形成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生产中如何提高砂光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由三聚氰胺和甲醛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缩聚而成,是三大醛基热固性胶黏剂之一,其产量在木材胶黏剂中排名第三。该树脂具有黏结强度高、硬度高、耐沸水性好、热稳定性好、低温固化能力强和耐磨性能突出等优点,但也存在脆性高、储存期短、生产成本高等缺点,以致长期以来其工业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探索低成本和高性能且环保兼顾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改性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糖类具有价廉物广的特点,可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具有羟基和醛基的活性单体,能与氨基或甲醛反应,缩短缩合时间,还具有增强韧性和提高热稳定性的特性。本文综述了以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糖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木材胶黏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合成机理、胶合强度、热稳定性和游离甲醛含量等进行探讨,希望为糖基三聚氰胺甲醛共聚树脂的开发以及糖类的高价值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脲醛预缩液(UFC)和尿素为主要原料合成脲醛树脂(UFC/ U), 在合成工艺“t1(碱性)、t2(酸性)、t3(碱性)”3 个时刻, 添加一定量木质素磺酸钠对UFC/ U 树脂进行改性得到SLUF树脂, 研究普通脲醛树脂 (UF)、UFC/ U 和SLUF1-10,的树脂的固化动力学、热性能及固化结构。结果表明: 3 种树脂的固化均为放热反应, UF、UFC/ U 及SLUF1-10 树脂的 ΔH、Ea 逐渐减小; 其固化反应速率模型分别为 f(α)= 1. 00×108 e-66. 08/ (RTp) · (1-α)1. 049 3 、f(α)= 1. 94×106 e-54. 47/ (RTp》 (1-α)1. 060 8 、f(α)= 3.38×104 e-42. 09/ (RTp) (1-α)1. 078 5 ; 3 种树脂的 ΔH> 0、ΔG>0 和 ΔS<0。加入木质素磺酸钠后SLUF1-10 树脂耐热性能得到提高; SLUF1-10 树脂固化后活性官能团及亚甲基醚键峰强度明显减弱, 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共缩聚间苯二酚酚醛胶粘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一甫  甘卫星 《粘接》2002,23(1):19-21
以间苯二酚、苯酚、甲醛为原料,用共聚缩的方法合成了间苯二酚酚醛树脂胶粘剂;考查了间苯二酚与苯酚物质的量比、酚与醛物质的量比、预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胶粘剂凝胶时间与剪切强度的影响;发现在预反应时间1h、苯酚与间苯二酚物质的量比为4:1、酚与醛物质的量比为1:1时,合成的共缩聚间苯二酚酚醛胶粘剂剪切强度为6.68MPa,固含量为58.5%;与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相比,其剪切强度高,室温固化速度快,适合作木材粘接用胶。  相似文献   
6.
以木薯淀粉水解液及少量三聚氰胺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制得性价比良好的环保型木材胶粘剂。研究水解液的水解程度及添加量、甲醛/尿素(F/U)摩尔比等因素对胶合强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试验配方。结果表明:(1)水解液粘度为40.0~45.0 s(涂-4杯,30℃)时改性效果较好;(2)优化后配方是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3,水解液和三聚氰胺分别占胶粘剂总量的25.5%、3.6%;(3)所压制桉树三层胶合板胶合强度达到国家II类板要求,游离甲醛释放量达到E2—E1级。  相似文献   
7.
8.
以浓缩甘蔗汁(蔗糖质量分数为45%)、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在弱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红棕色透明的新型木材胶粘剂,该胶粘剂具有蔗糖-三聚氰胺-甲醛(SMF)共缩聚树脂特征。在单因素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方案对反应体系的甘蔗汁用量、交联剂用量及n(甲醛)∶n(三聚氰胺)(即F/M摩尔比)进行分析,建立各影响因素与胶合强度的回归方程,得到以胶合强度为响应值的响应曲面图和等高线图,通过优化分析得出合成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糖含量45%的浓缩甘蔗汁与三聚氰胺的质量份比为325.28∶100、交联剂与SMF树脂的质量份比为0.36∶100、n(甲醛)∶n(三聚氰胺)值为2.35。该胶粘剂的胶合强度可达1.16 MPa,原料成本约为2 451元/t,与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的价格接近。  相似文献   
9.
以蔗糖、三聚氰胺、甲醛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添加交联剂合成了蔗糖-三聚氰胺-甲醛(SMF)共缩聚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蔗糖用量对树脂性能及胶合强度的影响,并对树脂的合成因素和胶合板的胶合工艺进行了优化,对优化配比合成的树脂经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后的主要成分,通过红外光谱(IR)和质谱(MS)进行结构测定,确定了该产物主要成分的化学结构,探讨了合成机理。试验结果表明:SMF共缩聚树脂为黄色、透明、均一无沉淀液体,水溶性好,贮存期可长达2个月;优化合成条件为蔗糖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为0.7,甲醛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为2.7,交联剂用量为树脂质量的0.33%;桉树胶合板优化胶合工艺参数为双面施胶量340 g/m2、热压压力0.9MPa、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60 s/mm;共缩聚反应可能发生在蔗糖分子的3个伯醇羟基上。  相似文献   
10.
以淀粉、苯酚、甲醛为主要原料合成液化淀粉改性酚醛树脂(APF),对APF树脂的合成工艺及性能进行探讨,并分析液化产物及APF树脂的分子结构,测定APF树脂的分子量。正交试验表明,APF树脂的最佳合成工艺为甲醛与苯酚的摩尔比为1.6∶1,苯酚与淀粉的质量比为2.0∶1,氢氧化钠与苯酚的摩尔比为0.375∶1。在此条件下,胶合强度为1.061MPa,储存期可达69d(25℃),液化残渣率仅为0.174%。FT-IR分析结果表明:液化阶段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和少部分5-羟甲基糠醛,并与苯酚形成芳基醚键结构;合成阶段芳基醚键断裂,苯酚优先羟甲基化,葡萄糖或5 羟甲基糠醛可能在羟甲基苯酚的邻位和对位发生缩聚或缩醛反应生成APF树脂。GPC测试结果表明APF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2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