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卡那霉素抗性鉴定,对甘蓝型油菜westar转基因后代T2代株系进行了研究.结合PCR检测及序列比对验证,对拟南芥CRY1基因C末端导入甘蓝型油菜后的遗传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利用GUS染色和花色素苷积累量的比较,对CRY1基因C末端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化的外源目的基因多数以嵌合形式,少数以单拷贝和嵌合的混合形式整合到转基因油菜的基因组中;目的基因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株系间遗传传递率为62.5%;T2代的遗传行为少数呈现孟德尔遗传,多数呈现非孟德尔遗传现象;拟南芥CRY1基因能在转基因油菜中表达,但也出现了沉默现象.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彩色马铃薯总花色苷含量与总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 个彩色马铃薯品种为实验材料,采用pH示差法测量其总花色苷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 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法分析其总抗氧化活性,比较不同品种的彩色马铃薯的总花色苷含量和总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彩色马铃薯的表皮、薯肉、整薯总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9.67~293.57 mg/100 g、0~56.11 mg/100 g、1.34~63.32 mg/100 g;表皮、薯肉、整薯抗坏血酸当量(ascorbic acid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pacity,AEAC)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74~6.43 mg/g、0.50~1.39 mg/g、0.65~1.50 mg/g。其中,紫云1号的总花色苷含量和总抗氧化活性均为最高;S05-603的总花色苷含量最低;S03-2677的总抗氧化活性最低。此外,整薯总花色苷含量与总抗氧化活性的正相关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以菜籽蛋白为原料,研究预处理和双酶水解条件对其水解度影响。结果表明,直接采用未经预处理菜籽蛋白和采用双酶分步水解法在不进行任何灭酶处理及先加入水解能力强的蛋白酶再加入其它蛋白酶条件下进行水解,所得菜籽蛋白水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发芽种子缺氧处理后幼苗耐湿性状为指标,初步评价了60份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二维排序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缺氧处理严重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不同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差异明显且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相关分析表明,相对活力指数与相对成苗率、相对根长、相对茎长、相对鲜重、相对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幼苗活力因子、幼苗恢复生长因子、细胞膜稳定性因子等3个对耐湿性贡献较大的主成分,它们对耐湿相关信息的累积贡献率达87.33%。根据相对活力指数大小和二维排序一致结果筛选出1份来自重庆和3份来自德国的强耐湿性甘蓝型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5.
DPPH法评价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植物化合物或植物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的体外评价是研究功能因子的一个重要方面。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常用于评价化合物或植物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但由于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方法,因而不同实验的结果难于相互比较。本文从DPPH法的原理、测定方法、检测波长、DPPH初浓度、反应时间、清除率计算公式、结果表达、评价指标等几个方面对DPPH法做归纳总结,分析几种外界因素对DPPH法的影响,有助于研究者提高认识,从而准确的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采用无水乙醇提取油菜花瓣色素,在439nm波长下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实现对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量化观察,并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法,对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HW 243×HZ 21-1)和(HW 243×中油821)的P1、P2、F1、F2、B1和B2世代群体进行分析,研究花瓣颜色的遗传特性。结果显示: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表现为数量性状,其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E-O),以主基因作用为主,多基因的作用相对较小;2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均具有较大的作用;主基因的遗传力较高;受环境影响较小。在F2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率为95.51%和96.35%,多基因遗传率为3.65%和2.43%;在B1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率为53.00%和49.59%,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9.93%和39.84%;在B2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率为97.38%和95.5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17%和1.57%。  相似文献   
7.
拼盘式教学模式是四川农业大学作物育种学课程组近年来针对作物育种学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科研工作情况, 对该课程教学进行系统改革而创建的新模式。本教学模式根据各教师的科研领域方向,安排承担不同章节的内容,将课程的教学 由原来的一人“通讲”改为多位教师组合完成的“拼盘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得较多的东西,更好地掌握作物育种 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同时能了解到更多的有关作物育种学前沿研究和发展动态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表皮和薯肉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8 个彩色马铃薯品种块茎中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研究发现,彩色马铃薯块茎中最多含有6 种花青素,即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紫色马铃薯块茎中主要花青素为矮牵牛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红色马铃薯块茎中主要花青素是天竺葵色素和芍药色素。飞燕草色素和芍药色素广泛存在于彩色马铃薯(紫色和红色)块茎的表皮中,而红色马铃薯块茎中未检测到锦葵色素。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紫云1号的总花青素含量最高。块茎表皮的花青素含量约是薯肉的6~176 倍,且大部分品种的表皮花青素种类比薯肉多。彩色马铃薯块茎的表皮富含丰富的花青素,是天然色素和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