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广志  刘俊  叶荣飞 《微处理机》2013,34(3):45-46,49
针对ad-hoc网络的规模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MP方式的多跳网络结构,并且介绍此网络结构的使用方式,同时进行特点分析及比较。最后给出路由算法实现了自动组网、自动选举树根的功能,使得系统使用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2.
用差示量热扫描(DSC)和SDS—PAGE电泳分析研究了温度和大豆分离蛋白(SPI)质量浓度对其亚基的影响。结果表明:SPI经80℃热处理后,其上清液中11S的A—B亚基间的二硫键未断开;100℃热处理后,A—BN因二硫键断开而解离。SPI热处理时,当质量浓度达到60g/L以上,B和卢亚基几乎完全沉淀,而A、α’和α亚基通过二硫键相互作用形成可溶性聚集物。该研究结果可为SPI生产中的热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采用吹扫捕集法富集陈皮中的头香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合嗅辨仪确认关键致香成分。结果表明,陈皮的香气来源于烯烃类成分,共鉴定出8种烯烃类挥发性香味成分,D-柠檬烯是陈皮特征香气的主要成分,其余香气成分有γ-松油烯、β-月桂烯、α-蒎烯、β-蒎烯、邻伞花烃、异松油烯、莰烯。  相似文献   
4.
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玉米多孔淀粉颗粒,将热敏性微胶囊薄荷油膏体分散于该颗粒上,平衡后制得滤嘴用热敏型薄荷油加香颗粒,运用高效液棚色谱和顶空气相色谱测定其释放挥发率和包封率,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及优化制备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A3D3C1B2,即玉米多孔淀粉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索的质量比为200:1。孔板直径为0.45mm,螺杆转速为30r/min,水的质量分数为25%。由此制备的颗粒的产率为(85.3±1)%.释放挥发率为(56.68±0.1)%,综合评价得分为(68.14±1)分,热分析表明该加香颗粒在40-50℃具有较好的释放效果,能够温和释放溥倚油.适用于滤嘴加香。  相似文献   
5.
甜菊糖苷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甜菊糖苷作为一种甜味剂正在不断的被认同.文章简要的介绍了甜菊糖苷的化学性质和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分离纯化及检测方法.综述了甜菊糖苷在药理保健方面的作用以及在食品工业、医药业和化工方面的应用,并预测甜菊糖苷将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甜味剂.  相似文献   
6.
分子结构对香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分子挥发性、不饱和性、芳香性、官能团、取代基、分子骼架和空间结构对香味的影响,并提出了香味理论的3个条件假设,对香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热变性和热聚集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温度和浓度对大豆分离蛋白(SPI)溶解性的影响,并用SDS-PAGE电泳分析了其可溶部分中亚基的组成及聚集方式.结果表明,热诱导大豆蛋白聚集生成了可溶聚集体,使得低浓度热处理后完全变性的SPI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8.
QoS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IETF针对有线网络提出实现QoS的2种标准模型;然而在无线自组网中,由于隐终端、显终端问题的存在和带宽限制问题,有线网络使用的QoS模型略显繁琐并使实现无线QoS较为困难。通过对TDMA方式自组网的分析,使用跨层合并方法设计一个QoS路由协议,并得到集成服务模型在无线自组网络的一个实现。通过仿真,验证此路由协议设计的正确性,同时分析此协议性能,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高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提取香根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水蒸气蒸馏法(SD)和微波辅助萃取(MAE)香根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两种方法提取的香根油主要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理化指标基本相同,但MAE法提取产率是SD法的2~3倍,缩短了提取时间.用MAE法优于SD法香根油提取,有利的提高香根草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广州四个季节中某卷烟品牌A的主流烟气的常规化学指标和香味成分,并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四季的温度和湿度对焦油的影响较大,焦油的变化范围为9.52 mg~12.1 mg,春季和秋季最高,夏季最低;②烟气香味成分的种类基本一致,但每种成分的释放量存在差异;③夏、秋、冬三季的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春季略有不同.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