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清胰汤:柴胡、白芍、生大黄(后下)、芒硝(冲)各15g,黄芩、木香、元胡各10g。入院3—5日后,日1剂水煎,胃肠减压管注入,夹管3~4小时,日2次;恢复期改口服;7日为1疗程。配合西医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用镇痛、解痉药及支持治疗。结果:治愈39例,无效(转手术)5例。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抑制大鼠肝癌肺转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仓  许戈良  赵旭辉  魏忠  樊平  戴寅  谢钊  刘巧玉 《安徽医学》2015,36(12):1439-1441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大鼠肝癌肺转移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切除卵巢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去卵巢后加雌激素组,建立大鼠肝癌模型。诱癌20周后观察肿瘤发生、肺转移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组成瘤大鼠肝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磷酸化雌激素受体α(P-ER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 ERα、HGF 及 IL-6的 mRNA 水平。结果切除卵巢组大鼠肝癌肺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 <0.05);大鼠肝癌肺转移发生率越高,肝癌组织中 HGF、IL-6的蛋白及分子水平表达越高(P <0.05),而 ERα的蛋白及分子水平表达越低(P <0.05)。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下调 HGF 和 IL-6的表达来抑制肝癌肺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尤昊  赵旭辉  魏忠  戴寅  谢钊 《安徽医学》2015,36(12):1470-1472
目的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进展期胃癌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70例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46例)和单纯手术组(24例)。新辅助化疗组患者进行3个周期的 XELOX 方案新辅助化疗再行手术,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胃癌切除手术,观察评估化疗疗效并对比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63.04%。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 R0切除率为94.48%,R1或 R2切除率为6.52%,单纯手术组患者的 R0切除率为70.83%,R1或 R2切除率为29.17%,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 R0切除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 <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XELOX 方案可作为有效的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方案,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手术根治率和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食管狭窄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放置食管支架对恶性食管狭窄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利多卡因行口咽部麻醉,透视下将导丝与5F导管送入食管内,撤出导丝,行食管造影标记定位病变区。置换超硬导丝,沿导丝将食管支架送至病变部位,透视下缓慢释放。结果:本组37例恶性食管狭窄患者共置入39枚食管支架,所有支架均一次放置成功。置入支架后患者一般状况很快得到好转。结论:对于恶性食管狭窄所致吞咽困难而又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置入食管支架是一种操作安全可靠、微创、见效快,且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魏忠  傅斌生  赵旭辉  戴寅  谢钊 《安徽医学》2007,28(2):111-1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腹腔植入5—氟脲嘧啶缓释剂(中人氟安)化疗的植入位置,用药的剂量以及安全性。方法3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将不同剂量的5-FU缓释剂(400mg,600mg,800mg及其以上)在术中按其肿瘤部位植入或撒入可能有淋巴结转移的区域和可疑亚临床肿瘤病灶区域。观察患者术后2周的不良反应,了解剂量和安全性的关系。结果术后2周连续观察患者未发现术中使用5-FU缓释剂对手术恢复有不良影响,也无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不同剂量组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个别剂量达到1000mg。结论结直肠癌术中植入5-FU缓释剂对结直肠癌的化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1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人随访6~29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17例功能评价为优。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均应手术,较保守治疗有许多优点。当前后骨盆环均有损伤时,应重点强调后方损伤的准确复位。  相似文献   
7.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社会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一年,是医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实习质量的好坏对其今后的医疗临床工作将产生相当的影响,而直接影响到实习质量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其中,实习医院的管理水平、综合实力、带教老师的工作作风和能力等因素对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权蕊良  赵旭辉  魏忠  戴寅 《医学综述》2014,20(21):3968-3970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对于进展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治疗的9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腹腔镜组,施行开腹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及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其较开腹手术治疗近期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引入外科临床教学中,对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转变以往带教模式,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带教老师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以启发、互动的方式引导、帮助临床实习生做出正确的判断,改变以往经验式的医学教育思想和模式,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10.
选择住院并诊断为结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研究组)和开腹手术组(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相比,存在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