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3种方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了解近期广东省人民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感染率及其耐药情况。【方法】walkaway-40机鉴定菌种,MIC初筛,双纸片协同试验,确证试验、药敏纸片扩散法。【结果】大肠埃希菌72株和肺炎克雷伯菌78株,确证试验检出率分别为46%和33%。上述产ESBLs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大多耐药,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多呈耐药,亚胺培南100%敏感,对5种复方制剂耐药率为18.2%~100%。【结论】双纸片协同法和NCCLs确证试验均是检测ESBLs的好方法,各实验室应重视ESBLs菌株的检测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2.
吴皓  王媚  许凤清  张永太 《中药材》2004,27(7):524-525
目的:研究半夏药材中总游离有机酸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电位滴定法为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重复-正交试验法,选择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溶剂量(C)、提取次数(D)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试验,最后确定提取工艺.结果:因素A、B、C、D均对总游离有机酸的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结论:10倍量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为半夏中总游离有机酸的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3.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4岁.主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1d入院.查血常规WBC:14.5×109/L.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7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90mmHg.腹平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未见其他阳性体征.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太子参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GC-MS法分析太子参的挥发性成分。方法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并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初步鉴定出78种化合物,不同产地太子参挥发性成分有一定差异。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太子参挥发性成分分析,可为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症病房葡萄球菌耐药性现状,以指导临床医生正确选择抗生素.方法采用Pnoenix10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药敏采用纸片法(K-B法)对苯唑西林葡萄球选用头孢西丁做鉴定.结果128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44.5%,其次为溶血葡萄球菌占22.0%,表皮葡萄球菌占16.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率为76.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测率为79.2%.在182株葡萄球菌中红霉素、苯唑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83.5%,82.9%,64.8%.本实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在重症(ICU)病房中MRSA和MRCNS检测率不断升高,其对抗菌药物有多重耐药.临床应重视耐药菌的检测,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外环境中常见的病原菌及其分布情况,以便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 2 0 0 4年8月~10月对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手和鼻前庭、湿化瓶、呼吸机管道进行生物监测。结果 分离出各类细菌5 6种,32 4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 2 3株,革兰氏阴性菌10 1株,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多分布于输液泵、门把拉手、电话、电脑键盘、病历夹表面及工作人员鼻腔和手。结论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环境因素导致重症监护病房病人获得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矿物元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测定了8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及61例健康对照的血清矿物元素含量。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Mg、Cd、Al显著升高,Ca、Zn、Co、Fe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与血清Cu、Co、Zn、Ccd、Mg等水平异常有关。结论观察血清Cu/Zn、Cd/Zn具有更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盂肾炎是尿路感染的常见病 ,除细菌学病因外 ,有报道与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有关[1 ,2 ] 。为进一步探讨慢性肾盂肾炎同HCMV感染的关系 ,我们同时检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尿中HCMV抗原和HCMVDNA及血清HCMV抗体(IgG型 )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患者组 :临床确诊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 95例 ,其中男 31例、女 64例 ,年龄 2 9~ 44岁 ;正常对照组 :83例 ,其中男 2 8例、女 5 5例 ,年龄 2 0~ 47岁 ,经体检和询问均无慢性肾盂肾炎病史及临床症状。二、试剂和方法1 .标本的收集和预处理 尿液标本 :取两组…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352例住院川崎病患儿中不同类型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关系;将不同热程的川崎病病例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用线性趋势图表示,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结果352例川崎病患儿中有冠状动脉病变88例。其中典型川崎病294例,有冠状动脉病变68例;不典型川崎病58例,有冠状动脉病变20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川崎病44例,有冠状动脉病变18例。线性趋势图分析显示,所有352例川崎病和294例典型川崎病的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呈正相关趋势(P〈0.05),而不完全性川崎病、IVIG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虽有正相关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川崎病发热时间越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