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南宁市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与超重和肥胖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南宁市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睡眠打鼾和相关的超重和/或肥胖发生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应用由家长完成的问卷调查表,对12个幼儿园、8所小学和6所初级中学的6999名2—14岁儿童进行调查,确定夜间睡眠打鼾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实际发放调查问卷总数为9000份,应答8150份,回收率为90.6%。有效问卷6999份。结果本组儿童打鼾现患率32.7%,男性儿童打鼾发生率(44.22%)高于女性儿童(2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打鼾现患率以5岁以下儿童相对较高为35.86%。打鼾儿童有较高的体重超重现患率(13.61%)和肥胖现患率(8.68%)。超重和/或肥胖儿童打鼾发生率(13.61%)高于无超重和/或肥胖儿童(8.68%)(P〈0.05)。超重和/或肥胖儿童有打轩并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为3.04%,与无超重和/或肥胖儿童的有打鼾但不伴呼吸暂停的发生率1.1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与睡眠打鼾儿童相关因素中扁桃体肥大、超重和/或肥胖及肥胖家族史为打鼾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超重和/或肥胖儿童有较高的夜间睡眠打鼾报告率。适当控制体重对避免夜间睡眠打鼾或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控烟能力干预效果.方法:以询问和自填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在1年内实施一系列控烟能力干预措施前后,分别对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吸烟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医务人员的控烟知识与技能和对医院控烟政策态度与执行情况明显提高(P<0.01),医院无烟环境发生良好的变化.结论:针对医务人员控烟能力干预是可行的,以医务人员为切入点进行控烟能力干预对做好全社会控烟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海市铁山港渔区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铁山港区渔区人群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渔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4.3%,其中男性为16.0%,女性为12.4%(χ2=6.549,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力活动、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日均摄盐量、职业、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有关联(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高血压家族史、体力活动、文化程度是该渔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OR?均1),而文化程度高者高血压的患病率较低(P0.01)。结论铁山港渔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虽属较低水平,但仍应注重加强在沿海地区渔区人群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从饮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预防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4.
谢庆玲  谭颖  甄宏  李任富  胡琼燕  唐晓燕 《临床荟萃》2008,23(18):1306-1309
目的调查南宁市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睡眠打鼾和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应用由家长完成的问卷调查表,对12个幼儿园、8所小学和6所初级中学的6999例3~14岁儿童进行调查,确定夜间睡眠打鼾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实际发放调查问卷9000份,应答8150份,回收率为90.6%;有效问卷6 999份。结果本组儿童打鼾率32.7%,男性儿童打鼾发生率高于女性儿童(44.2%vs 28.6%,P<0.01)。儿童打鼾现患率以3~5岁儿童相对较高为35.9%;打鼾儿童有较高的夜间遗尿发生率18.0%,与夜间无打鼾儿童遗尿的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7岁学龄前有打鼾儿童的夜间遗尿发生率达22.5%。小学儿童夜间遗尿的发生率在睡眠打鼾儿童中占2.4%~14.7%,10岁以后儿童夜间遗尿的发生自然减少。logistic回归分析与遗尿相关的睡眠打鼾儿童相关因素中扁桃体肥大、有打鼾为危险因素(OR值=1.540,1.513,P<0.05),打鼾程度与遗尿无明显相关性。而女性和年龄增长与夜间睡眠遗尿发生呈负相关(OR值=0.665,0.768,P<0.05)。结论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睡眠相关性遗尿发生有较高的报告率。对有夜间睡眠打鼾持续不愈的遗尿事件儿童应该注意除外睡眠呼吸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对龙州县水口镇旧街、共和村15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村民慢性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慢性病预防控制态度发生明显变化;各种危险因素如吸烟、经常饮酒、饮食不规律等人数下降。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促进策略对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血压变化的影响,为基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在干预区和对照区各随机抽取230名高血压患者,对他们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在高血压基础知识和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一些控制高血压行为的变化,遵医服药、定期测量血压等项目,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1~3.8mmHg。结论在农村社区实施健康促进干预策略,帮助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来控制高血压和阻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前期接受常规产后访视护理的305名产妇为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316名产妇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妇第1次访视、第2次访视、婴儿4个月龄时的纯母乳喂养率。于4个月龄时调查产后访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第2次访视、婴儿4个月龄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0.0%(158/316)、62.3%(197/316),均高于对照组的40.0%(122/305)、33.1%(101/305)(P均<0.05)。观察组产后满意率为99.1%(313/3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5%(276/305)(P<0.05)。结论产后访视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海市铁山港渔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1204名≥20岁渔民的血压、身高、体重进行测定,同时在铁山港区南康镇的村屯中,采用同样方法选取1200名农民(农民组)作对照。结果北海市铁山港渔区人群渔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2.2%,而农民为16.3%(P〈0.01);渔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农民(P〈0.01);渔民平均舒张压显著低于农民(P〈0.05),而脉压水平则是渔民组显著高于农民组(P〈0.05)。渔民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和高血压家族史呈正相关,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而农民组高血压患病率则与年龄、吸烟、婚姻状况、体重指数和高血压家族史呈正相关。渔民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低于农民(P〈0.05)。结论渔民高血压患病率显著低于农民,可能与其特殊的生活方式、鱼类食物的摄入较多、文化程度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渔区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9.
广西边境农民心脑血管病知-信-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广西边境地区龙州县水口乡、响水乡两乡镇3.62万农民社区心脑血管病的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Behavior,KAB)的现况调查资料,这些资料反映农民社区KAB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描述性分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社区诊断,为今后开展人群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在边境农村社区人群中通过控制高血压和健康教育等措施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高血压病人采取建立档案、随访管理、分级干预等措施,比较干预前后261名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同时对该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应用自制的量表对35岁以上的533名农村居民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相关态度及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率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高血压患者管理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5.3%、32.6%、29.9%提高至干预后的83.1%、55.6%、49.8%;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干预后高血压相关态度及行为显著改变,如经常吸烟、高盐饮食、经常饮酒等行为,态度信念方面改变最明显的是:认为应该戒烟,其次是认为应遵医服药.[结论]对高血压病人实行分级管理,综合个体化干预后,可提高患者对自己疾病的知晓及重视程度,并增加管理依从性,同时对该人群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可提高该人群防病治病的意识,对进一步预防及控制高血压,最终从根本上减少农村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