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3篇
  免费   752篇
  国内免费   326篇
医药卫生   10311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414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526篇
  2011年   544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患儿女,2岁,头面部黄色斑片1年半,渐累及躯干、外阴。皮肤科情况:头面部、躯干、外阴可见多发大小不一的黄色斑片,约绿豆至豌豆大小,边界清,表面光滑,未见丘疹、斑丘疹、鳞屑、萎缩、糜烂、坏死等。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可见弥漫泡沫细胞浸润,伴有淋巴细胞浸润。诊断:泛发性扁平黄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并补充文献报道相关药理作用的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以"peritoneal fibrosis"为关键词分别在OMIM、Genecards获取目前已知的与腹膜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后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得出其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20个黄芪活性成分及文献报道有相关药理作用4个, 457药物作用靶点,与674个腹膜纤维化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6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黄芪拮抗腹膜纤维化主要参与了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调节、细胞对化学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通路; 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调控肿瘤、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治疗腹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参芪夏芎汤治疗气虚痰瘀证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优甲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参芪夏芎汤治疗。治疗12周观察并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甲状腺球蛋白(TG)、中医临床症状评分、KP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T_3、FT_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SH、TG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TSH、TG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T_3、FT_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SH、TG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Hb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WBC、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夏芎汤治疗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气虚痰瘀证,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选择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作为干预组(管理方式: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照组[管理方式: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等基本信息;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在干预前后测量生存质量。采用SAS 9.4软件进行双重差分法以及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基线时共纳入2 467名研究对象,终末时共1 924人接受了为期2年完整的随访管理。干预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生理健康维度(PCS)、心理健康维度(MCS)评分变化净差值分别为13.6分、29.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P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PCS得分以及所在地区,影响患者M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MCS得分、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所在地区。结论 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术后肺部并发症是围术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不张、肺栓塞、急性肺损伤、吸入性肺炎和非计划插管等,是病人术后病死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可逆转病人的负性结局.对早期识别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评估工具以及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评估工具、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讨不同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9月-2018年11月至我院行前列腺电切术80例病患资料,40例接受基础护理(对照组),40例接受综合护理(研究组),比较两组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及QOL评分。结果研究组血栓发生率、aPTT、Fbg、PT 2(5.00%)例、(31.46±3.57)s、(2.89±0.80)g/L、(12.50±1.93)s比对照组优;且护理1、3、5个月后QOL评分(3.41±0.80)分、(2.13±0.65)分、(1.12±0.40)分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间予病患综合护理可降低血栓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莹莹  王才智 《安徽医药》2016,37(5):550-553
目的 研究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70例为早破组,同期无胎膜早破7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并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早破组生殖道感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母体发生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殖道感染是胎膜早破最常见的诱因,积极筛查及治疗孕妇生殖道感染可以减少相关产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研究一次性湿热交换器在新生儿机械通气长途转运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120转运中心长途转运接收786例机械通气新生儿,786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气道护理(对照组)和转运途中应用一次性湿热交换器组(治疗组),对比转运过程中的吸痰次数、肉眼可见痰痂形成率、堵管发生率、脱管发生率、人机对抗发生率。结果研究数据显示治疗组吸痰次数、肉眼可见痰痂形成率、堵管发生率、脱管发生率、人机对抗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机械通气新生儿长途转运中,一次性湿热交换器的可减少转运患儿吸痰次数发生率、降低肉眼可见痰痂形成率、堵管发生率、脱管发生率、人机对抗发生率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