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患儿女,2岁,头面部黄色斑片1年半,渐累及躯干、外阴。皮肤科情况:头面部、躯干、外阴可见多发大小不一的黄色斑片,约绿豆至豌豆大小,边界清,表面光滑,未见丘疹、斑丘疹、鳞屑、萎缩、糜烂、坏死等。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可见弥漫泡沫细胞浸润,伴有淋巴细胞浸润。诊断:泛发性扁平黄瘤。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15例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满意,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最大程度确保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血管内控制性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及脑脊液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按不同辅助治疗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静+血管内控制性降温) 31例、对照组(醒脑静+局部亚低温) 35例。比较两组患者早期脑脊液乳酸含量的变化,同时采用斯堪地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 SSS)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14和30 d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7、14 d,两组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治疗组SSS评分升高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1)。治疗后1、2、3、4和5 d, 两组脑脊液乳酸含量均出现明显下降,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d和7 d,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脑脊液乳酸含量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P=0.000<0.01)。结论:醒脑静联合早期血管内控制性降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乳酸水平、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远期获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探究脂肪移植治疗2,4- 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模型小鼠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DNCB 复制ACD小鼠模型,随机分成A(脂肪移植治疗组)、B(假手术治疗组)、C(药物治疗组)、D 组(自然修复组),观察脂肪移植对ACD 小鼠的治疗效果。2 周后处死小鼠,取背部皮损处全层皮肤组织,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皮肤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皮损中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结果A、C 组可以观察到表皮厚度恢复正常,角质层变薄;B、D 组无明显改变。RT-PCR 检测发现A、C组皮肤组织中IL-10 和IL-17 mRNA 水平低于D 组,IFN-γ mRNA 较D 组升高(p <0.05),而B 与D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脂肪移植可降低皮损中IL-10 和IL-17 的表达,促进IFN-γ产生,减轻皮损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3D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辅助定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60例,根据术前定位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3Dslicer三维重建辅助定位下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CT片辅助定位下软通道穿刺引流术。观察两组引流管到达预定位置成功率、治疗效果、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引流管到达预定位置的成功率为90.0%,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率为(61.9±7.3)%;对照组分别为63.3%和(57.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预后GOS评分Ⅰ级0例,Ⅱ级1例,Ⅲ级2例,Ⅳ级16例,Ⅴ级11例;对照组病人预后GOS评分分别为1例,2例,10例,9例和,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辅助定位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能提高微创软通道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早期的血肿清除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以明确其在恶性黑素瘤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恶性黑素瘤和20例色素痣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COX-2与HIF-1α的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40例黑素瘤患者中33例(82.5%)COX-2(+),高于对照组(15%)(P<0.01)。黑素瘤患者中35例(87.5%)HIF-1α(+),高于对照组(10%)(P<0.01)。恶性黑素瘤患者组织中COX-2与HIF-1α表达存在正相关(r=0.324,P<0.05)。恶性黑素瘤HIF-1α表达在年龄、性别和部位分组中,差异不显著(P>0.05)。而恶性黑素瘤患者中病理分期高,且有淋巴结转移者则HIF-1α阳性率高(P<0.05)。结论 HIF-1α参与恶性黑素瘤的进展,可能与COX-2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穿颅冲洗术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11 月于茂名市中医院内科诊疗的 96 例 CSDH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8 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穿颅冲洗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穿颅冲洗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给药 12 周。比较两种治疗方 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第 12 周后以病情伤残情况评分量表(MRS)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并观察两组患者 治疗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M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治疗后,观察 组患者的 MRS 评分,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穿颅冲洗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CSDH 效果确切,且血肿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归纳总结幼年黄色肉芽肿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确诊的32例幼年黄色肉芽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32例患儿皮损多表现为头面部、躯干、四肢黄色或黄褐色丘疹、结节,也可表现为红色或暗红色,有1例伴皮肤外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特点可分为3种类型:早期(占12.50%),可见大量组织细胞浸润,散在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少量嗜酸性细胞浸润;成熟期(占78.12%),可见典型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及Touton巨细胞;消退期(占9.38%),可见梭形细胞,少许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为CD68(+)、CD1a(-)、Langerin(-)及S-100(-)。结论:临床上根据典型皮损特点及病理表现一般可诊断幼年黄色肉芽肿,但临床上有必要行病理检查以帮助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物相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研磨法制备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测定包合常数及包合过程热力学参数,并对物相进行鉴定。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包合物,对其包合常数进行测定,利用差热分析(DSC)、红外光谱分析(IR)、粉末X衍射(X-ray)、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其进行物相鉴定,以溶解度和溶出实验考察其溶解性质。结果所制备的包合物溶解度较槲皮素纯品增加约37倍,5分钟的溶出百分率较槲皮素纯品提高近10倍。DSC结果表明包合物中槲皮素吸热峰位前移;IR图谱槲皮素羰基吸收峰产生位移;X-衍射图谱包合物中槲皮素吸收峰消失;电镜扫描照片包合物中未见槲皮素晶体,说明形成新物相。结论研磨可使槲皮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改善槲皮素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臭氧水疗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取46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一般治疗(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口服抗组胺,赛肤润润肤及地奈德软膏外用),研究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予臭氧水疗。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并比较,同时评估两组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  与正常健康体检者比较,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IL-6均降低、IFN-γ均升高,研究组改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更佳,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确存在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分化失衡,臭氧水疗用于特应性皮炎患者可一定程度上影响血清IL-6及IFN-γ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