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早期监测人巨细胞病毒激活感染的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 (HCMV)的低基质磷酸化蛋白 (pp6 5 )抗原血症检测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方法 ,对不同人群中HCMV活动性感染的检测价值。方法 用 2种方法对从不同人群 (共 10 6例 )中收集的 2 0 4份血标本进行平行检测比较。结果 HCMVpp6 5抗原血症与血浆中HCMVDN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 84 .8% ,相关性很高 (r=0 .86 1) ;与外周血多形核细胞 (PMNLs)中HCMVDN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 79.8%。6例骨髓移植患者有 5例均在术后 30~ 5 0d间出现HCMVDNA拷贝数增加 ,同一时间PMNLs中HCMVDNA的拷贝数高于血浆 (81 7% )。免疫状况不同群体间HCMV激活程度不同 ,但无论有无免疫能力 ,有症状HCMV感染者HCMVDNA拷贝数平均值(7.71× 10 3 /ml)与HCMVpp6 5抗原阳染细胞数平均值 (10 4个 / 2× 10 5)均大于无症状HCMV感染者(1 5 3× 10 2 /ml;2 7个 / 2× 10 5)。结论 FQ PCR方法对监测低水平HCMV复制更为敏感 ,但HCMVpp6 5抗原血症检测对HCMV病的预测以及对抗HCMV药 (更昔洛韦 )的敏感性均高于DNA检测。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对监测HCMV活动性感染、临床疗效及预后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为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s muscular dystrophy,DMD)病人的免疫荧光检测中出现“返祖纤维”现象的可能机制。方法;对病人的肌肉组织行免疫荧光检查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抗体,并同时对病人DMD基因中的25个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21例病人中有5例出现“返祖纤维”现象,即在免疫荧光检测中有单个或一小簇肌纤维呈阳性反应,其余呈阴性表现,多重PCR检测该5例病人,其中3例有外显子缺失。结论:“返祖纤维”现象提示:病人的个别肌纤维可能存在完整的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表达,其发病机制可能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DMD发病机制。“返祖纤维”现象可用来评估病人的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选用静吸复合麻醉。气腹后,膈肌抬高影响呼吸,出现气道内压力峰值(P_(Peak))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 CO_2)的升高;一定量的CO_2经组织及大网膜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造成P_aCO_2上升,pH值下降、而SPO_2维持在97%以上,说明气腹时期,通过增加潮气量,维持血液循环稳定,不会发生低氧血症。术巾监测P_(ET)CO_2和波形特征或作血气分析,将其值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足保证病人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应有一定关系,但报道不多。我们用上海分析仪器厂3208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60例正常人及134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其中50例肺癌又作了TNM分期检测)中的铜、锌含量,并计算出CU/Zn比值。结果见附表,并作F检验。从附表可知,各病人组的血清Cu、Zn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Zn除了胃癌和乳腺癌外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与国外文献报道相符。三个指标中尤以Cu/Zn最受注目,它随着病期的进展而持续升高。如肺癌组早期(I…  相似文献   
5.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DMD基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寻找DND基因的缺失范围。方法 用25对引物以多重PCR技术对17例DMD或BMD患者进行DMD基因检测。结果 8例患者(47.1%)被检出DMD基因片段性缺失,其中7例患者的缺失部位集中在44~51号外显子,另1例患者的缺失部位处于DMD基因的5′端。结论 我国DMD或BMD患者DMD基因的缺失热点主要位于该基因的中央部位,但亦有基因上游大片段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养血化瘀汤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CM)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脑保护作用以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6例ACI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依随机法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采取单纯CM治疗,联合组采取自拟养血化瘀汤联合CM治疗,治疗1疗程后评估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sICAM-1、IL-6表达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梗死灶体积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91%(P0.05);治疗后两组TNF-α、sICAM-1、IL-6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TNF-α、sICAM-1、IL-6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梗死灶体积、NIHSS、BI指数均有效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梗死灶体积、NIHSS、B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化瘀汤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对于急性脑梗患者具有明确的脑保护作用,并可更加理想的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TNF-α、sICAM-1、IL-6表达水平,因此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解毒方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和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86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解毒方口服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情况,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 ICAM-1)和s E-选择素、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4.42%(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评分、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s ICAM-1、s E-选择素、细胞炎症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而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 ICAM-1和s E-选择素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解毒方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强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牵正芍药甘草汤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牵正芍药甘草汤和A型肉毒毒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较对照组的83.33%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得分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牵正芍药甘草汤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复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集卵直检法检测血吸虫病效果现场试验四川芦山县血防站芦山625600杨远华,袁虹,江蓉,赵正文,卓秀云,白美力,黄陶芦山县思延乡胜利村80年代血吸虫感染率曾达50.96%,防治后逐年下降,199bel994年间粪孵阳性率为0.48%一2.16%,Kat...  相似文献   
10.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放射免疫测定法(以下简称 hCG 放免法)的特异性、正确性和灵敏度都比其他测定方法为高,已普遍应用于临床。1974年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首次在我国推广了 hCG 放免法,当时采用双抗体沉淀分离法,需3天才能得结果。1976年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曾推荐 Vaitu-kaitis 介绍的双抗体快速法,将培育时间缩短为23~25小时。1981年徐仁淇等报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