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3篇
  免费   676篇
  国内免费   326篇
医药卫生   1460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822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666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561篇
  2007年   708篇
  2006年   732篇
  2005年   753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426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332篇
  1996年   300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8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自评量表(CES-D)调查情况分为糖尿病抑郁(DDM)组和糖尿病非抑郁(NDDM)组各79例,采用问卷的形式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前后患者运动依从性影响因素。结果 NDDM组患者运动依从性量表评分为(78.4±3.3)分,高于DDM组的(52.7±4.1)分;重度抑郁患者较轻度抑郁患者运动治疗依从性明显降低;两组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后运动依从性量表评分较教育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运动依从性的糖尿病患者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支持、医患关系、并发症数量、住院次数、BMI、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依从性有明显影响,且抑郁程度越重运动依从性越差。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运动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部超声在早产儿肺部感染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肺部感染早产儿80例为观察组,无肺部感染的早产儿8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新生儿肺部超声检查,比较2组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呼吸指数,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预后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呼吸指数,分析肺部超声评分和氧合指数、呼吸指数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呼吸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极危重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危重和非危重患儿,呼吸指数高于危重和非危重患儿,危重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非危重患儿,呼吸指数高于非危重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与呼吸指数呈负相关(r=-0.455,P<0.05),与氧合指数呈正相关(r=0.470,P<0.05)。观察组死亡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存活患儿,呼吸指数高于存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预测患儿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高于呼吸指数和氧合指数(P<0.05),其截断值为20分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8.50%和75.00%。 结论 新生儿肺部超声在早产儿肺部感染评价中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基于护理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优化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重庆市大足区二级及以上5家医院共5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护士各250名,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干预组护士采用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士护理能力、临床工作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 23.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两组护士年龄、性别、婚姻、职称、工作年限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保持一致,具有可比性。进行优化层级管理后,干预组护士护理能力得分(82.30±3.83)明显高于对照组(72.78±5.33);干预组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得分(97.53±9.71)明显高于对照组(90.17±8.18)。对两组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9%)明显低于对照组(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7.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中西医联合组50例采用中药口服、物理治疗、穴位贴敷等联合治疗。治疗前、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并检测患者炎症因子、相关免疫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IL-6、CRP、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L-2水平、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TNF-α、IL-6、CRP、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水平、CD4~+、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痊愈率38.00%,有效率56.00%,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痊愈率18.00%,有效率62.00%,总有效率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活血化瘀,显著下调体内炎性发应,减轻盆腔炎症刺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体内血液粘滞度,促进CPID患者临床症状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手机软件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100名前来登记的1月龄婴幼儿家长,依据随机数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名,分别采用传统门诊预防接种健康宣教模式、手机软件预防接种健康宣教模式,对比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家长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知晓率(71.07%)显著高于对照组(6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连续及时接种率(7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社区预防接种中应用手机软件,有助于提升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连续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