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20例急性小肠系膜缺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方法 分析自1994年8月至2004年9月间,我科共收治的20例急性小肠系膜缺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外科处理结果。结果 急性剧烈的腹痛为其共同特点,其中18位病人有腹膜炎表现,13位病人有低血压休克表现;1例在入院3h后死亡外,19例切除坏死的小肠和相对应的肠系膜。病理检查及尸检证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例(15%),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5例(25%),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2例(60%)。术后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2例,腹腔感染4例,肺部感染3例,急性肾衰1例,脑血管意外1例。术后24~72h内有4例因再次肠坏死再行部分小肠切除术。最终,治愈13例,死亡6例。结论 急性小肠系膜缺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腹膜炎出现后,应立即行剖腹探查,并同时给予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又称节段性门静脉高压、左侧肝外型门静脉高压、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等,是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只占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的5%,却是门静脉高压中唯一能够彻底治愈的类型,所以早期诊断就更为重要,由于对它重视不够,很多病例在临床上被忽略。而由于胰腺处于肝外门静脉循环的枢纽位置,胰腺疾病可以直接影响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由于此类型门脉高压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因此,对其研究日益被重视。本文通过我院近10年的该病病例的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肠内肠外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新华医院和新华崇明医院近5年来收治的86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综合治疗观察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死亡率、感染性并发症、肠道出血等指标,按营养支持不同分为40例肠内营养组(EN组),46例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结果 EN组在腹胀缓解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死亡率均优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组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和消化道出血明显少于PN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血尿淀粉酶的恢复和营养支持的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SAP患者实施EN营养支持是安全和有效的,EN应作为SAP营养支持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4.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是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仅占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的5%,却是门静脉高压中目前唯一能够彻底治愈的类型。由于此类型门脉高压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因此,对  相似文献   
5.
ERCP后胰腺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ERCP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 824例行ERCP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单因素变量分析术中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失败、EST、胆管扩张、黄疸、胰腺炎病史、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果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失败、无黄疸、胰腺炎病史、中青年龄均使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升高(P0.01),而胆管扩张、EST、性别均未明显影响行ERCP后胰腺炎的发生率(P0.05)。结论 ERCP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因素中,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失败、无阻塞性黄胆、胰腺炎病史、中青年龄等均为ERCP后胰腺炎的高危因素,而胆管扩张、性别等不是ERCP后胰腺炎的高危因素。EST的规范化可明显减少胰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老年胆道疾病患者手术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探索老年胆道疾病患者手术后死亡的原因。方法 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胆道疾病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压、心脏病等与老年胆道疾病患者手术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在916例老年胆道疾病患者中,有高血压127例(13.86%),心脏病424例(46.29%),糖尿病173例(18.89%),贫血264例(28.82%),低蛋白血症255例(27.84%),慢性阻塞性肺病328例(35.18%),肾功能异常170例(18.56%),围手术期死亡23例,结果显示:术前低蛋白血症(P=0。0033,=-0.2230)、心脏病(P=0.0333,r=0.1377)与围手术期死亡率有关。结论 手术前存在的低蛋白血症、心脏病与老年胆道疾病患者手术后死亡率有关,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恶性肿瘤全胃切除后“P”型Roux-en-Y空肠代胃对术后营养恢复的影响。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胃癌并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期为半年。获访病例数64例,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Roux-en-Y和“P”型Roux-en-Y空肠代胃两组,观察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进食量和体质量变化的情况。结果获得病例数64例,Roux-en-Y术式24例,“P”型Roux-en-Y空肠代胃术40例。两组在术后进食量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时,“P”型Roux-en-Y空肠代胃术是一种较好的消化道重建手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寻求贲门癌手术入路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本院过去8年因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别分为胸腹联合切口入路及经腹腔入路二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输血量、饮食恢复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等进行对照。结果经腹腔入路较胸腹联合切口入路在手术耗时及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上有一定的优势,在术后输血、饮食恢复上无明显区别。结论经腹腔入路贲门癌切除术对有心肺功能障碍、病变局限在贲门的患者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2009年5-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行单孔腹腔镜腹部手术(单孔组)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8例行两孔腹腔镜手术(两孔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好,无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单孔组行胆囊切除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4.2±23.3)min,显著长于两孔组的(39.4±13.2)min(P<0.05);单孔、两孔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9±2.3)、(5.2±3.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瘢痕隐蔽不易发现,有93%(40/43)的患者表示比预期结果满意.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的操作难度较大,但具有无瘢痕的优点,有技术条件的医院可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基础上开展.  相似文献   
10.
ERCP术后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24例行ERCP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统计高淀粉酶血症与PEP的发生率,观察ERCP后血淀粉酶变化的规律。结果高淀粉酶血症与PEP是ERCP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总发生率达87.3%。结论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一般较轻,经保守治疗后均能恢复。重症胰腺炎的发生率较低,但愈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