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是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有研究表明,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支原体的急性感染率为11.4%,既往感染或病原携带者为5.7%,总发生率为17.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肝组织内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acceptors,CXCR7)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急性肝衰竭(ALF)组,ALF组同时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和脂多糖(D-galactosamine,LPS)诱导模型建立,分别于注射后2、6、12、24、48h留取血清及肝组织;采用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CXCR7 mRNA及CXCR7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清ALT、AST水平;统计处理采用LSD检验和Dunnet’s T检验。结果 ALF组24、48h时肝组织病理呈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明显坏死;ALF组血清ALT、AST水平于24h达高峰且分别明显高于正常组(4670.667±372.436U/L、30.667±3.670U/L;4930.333±81.158U/L、67.667±8.140U/L,P<0.01);在2、6、12、24、48h时,ALF组CXCR7 mRNA与β-肌动蛋白(β-actin)吸光度比值分别为1.106±0.017、1.231±0.014、1.249±0.013、1.159±0.014、1.095±0.028,各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7蛋白与GAPDH灰度值比值分别为0.520±0.011、0.536±0.007、0.587±0.005、0.712±0.004、0.579±0.098,各点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诱导ALF大鼠模型建立,ALF时CXCR7mRNA及CXCR7蛋白质表达可能在肝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洪巧  李云婷  李芬 《安徽医药》2024,28(5):943-948
目的探讨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 mNUTRIC)评分对脓毒症病人发生持续炎症 -免疫抑制 -分解代谢综合征( 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 2021年 1月至 2022年 8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 285例脓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入 ICU时的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 Ⅱ(APACHE Ⅱ)评分、贯器官衰竭估计( SOFA)评分、 mNUTRIC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情况。根据是否发生 PICS将病人分为序PICS组( n=102)与非 PICS组( n=183)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应用二分类 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操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 mNUTRIC评分与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关系。结果脓毒症病人 PICS发生率为 35.79%。PICS组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 APACHEⅡ评分、 SOFA评分、 mNUTRIC评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 ≥72 h占比、机械通气时间 ≥72 h占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时间 ≥72 h占比以及血清 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分别为( 73.49±8.64)岁、[2.00(1.00,3.00)]分、(21.67±6.62)分、(8.69±2.63)分、[5.00(5.00,6.00)]分、 53.92%、71.57%、48.04%、[32.85(20.83,74.98)] mg/L、[3.33(2.30,4.78)] mmol/L,均高于非 PICS组的( 67.72±8.63)岁、[1.00(0.00,2.00)]分、(17.83±6.05)分、(7.45±2.43)分、[3.00(2.00,4.00)]分、 29.51%、41.53%、23.50%、[27.00(18.50,38.30)] mg/L、[2.60(2.02,4.0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ICS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7.17±2.92)g/L,低于非 PICS组的( 38.22±2.8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mNUTRIC评分 ≥5分的脓毒症病人 PICS发生率为 73.64%,高于 mNUTRIC评分 <5分的 12.00%(χ2=111.66,P<0.00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mNUTRIC评分值升高[OR=2.61,95%CI:(1.73,3.94)P<0.001]机械通气时间 ≥72 h[OR=3.24,95%CI:(1.60,6.56)P=0.001]、 CRRT时间 ≥72 h[OR=3.45,95%CI:(1.68,7.08)症病人发生 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 mNUTRIC预测脓毒症病人发生 PICS的 ROC曲线下面积为 0.85, CI:(0.81,0.89)最佳截断值为 4分时,预测脓毒症病人发生 PICS的灵敏度为 79.41%、特异度为 P=0.00,1]是脓毒,评分,95%,84.15%和约登指数为 0.64。结论发生 PICS脓毒症病人入 ICU时 mNUTRIC评分明显高于非 PICS病人,同时 mNUTRIC评的,分是脓毒症病人发生 PICS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 mNUTRIC评分在预测脓毒症病人 PICS方面具有更好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内毒素耐受(ETT)及正常大鼠接受D-氨基半乳糖(D-GalN)/脂多糖(LPS)注射后肝组织其刺激分子OX40表达的变化,探讨ETT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5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急性肝功能衰竭(ALF)组和ETT组各24只.ETT组及ALF组先分别以0.1 mg/kg LPS和0.9%NaCl溶液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5次,于第6天同时腹腔注射D-GalN 800 mg/kg和LPS 8 t上g/只,分别在注射后6、12、24和48h4个时间点留取大鼠血液及肝脏标本.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OX40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肝组织OX40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Dunnett T3检验.结果 ETT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明显低于ALF组.ALF组大鼠肝组织OX40 mRNA表达上升,于造模后12 h升高最明显,之后逐渐下降.ETT组大鼠肝组织OX40 mRNA表达水平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明显低于ALF组,与ALF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4、48 h时间点比较,F值分别为5.027、5.539、5.011,均P<0.05;12 h F值为36.688,P<0.01).ALF组OX40蛋白的表达12 h达峰值,24 h开始下降.ETT组OX40蛋白的表达较ALF组明显下降(6hF值为8.658,P<0.05; 12、24、48hF值分别为34.611、28.176、16.747,均P<0.01).结论 ALF组大鼠肝组织OX40表达水平升高,ETT组大鼠出现OX40的抑制,TNF-α、IL-6释放减少,提示OX40在ETT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OX40在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肝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OX40在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肝衰竭(ALF)模型组。急性肝衰竭组:腹腔同时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800mg/kg和脂多糖(LPS)8微克/只,在D-GalN和LPS注射后6、12、24、48h 4个时间点留取大鼠血及肝脏标本。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下观察肝组织变化。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OX40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OX40蛋白表达。结果肝衰竭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在12h升高最明显,24h开始下降。肝衰竭组肝组织OX40mRNA水平至12h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9.970,162.975,62.476,25.124,P<0.05)。肝衰竭组OX40蛋白的表达于12h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40,169.298,88.289,74.984,P<0.05)。结论 OX40在急性肝衰竭过程中呈上升趋势,于12h达高峰,提示OX40可能在急性肝衰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洪巧  王柯尹  李文渊  卢明芹 《临床荟萃》2012,27(13):1193-1195
趋化因子(chemokine,CK)是一类结构功能相似的碱基肝素结合性小分子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hemokine acceptors,CKR)与它结合共同参与炎症反应、损伤修复、血管发育、肿瘤进展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来作为该家族中重要成员的CXCL1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