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实时监测控制性降压对俯卧位脊柱手术全麻患者眼内压及眼底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以探讨其安全阈值。方法随机选取预行俯卧位脊柱全麻手术的60例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麻醉过程中采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选择诱导前10 min(T0)、诱导后10 min(T1)、俯卧位后10 min(T2)、控制性降压10%(T3)、20%(T4)、30%(T5)、恢复正常血压10 min(T6)、术毕平卧位后10 min(T7)、拔出气管导管后10 min(T8)9个时间点,使用笔式眼压计测量眼内压(IOP),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收缩期最高流速(PSV)、舒张末期最低流速(EDV)、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结果患者诱导麻醉后,IOP、RI及PI随着麻醉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PSV及EDV呈降低趋势,T5时,各指标差异性最大,均较T0有显著差异(P0.05或0.001)。T6后,各指标有所恢复,T8各指标较T0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T5时4例患者出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CRAO)征象,其MAP均低于患者该时段平均水平(64.8±8.66 mmHg)。结论控制性降压对俯卧位脊柱手术全麻患者的眼内压及眼底动脉血液动力学指征有所影响,血压降低水平控制在基线水平的30%以内,且保证目标MAP65 mmHg,可有效保护患者视神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优质护理服务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手术感染率,减少痛苦降低医疗资源。方法:掌握孕妇产前定期检查和入院后检查的全部资料,基本确定用优质护理服务可自然分娩,做好剖宫术产的术前准备,如不可抗拒立即剖宫。结果:58例孕产妇中44例自然分娩,14例行剖宫产术。结论:对孕产妇产前检查有胎位异常宫缩不良,胎儿较大,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可减少剖宫产术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4.
脊柱外伤的早期手术处理对于挽救神经功能很重要。这类病人常合并休克、昏迷、呼吸道梗阻,麻醉处理较困难。气管插管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充分给O2,便于应用肌松剂,还可避免体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因此脊柱外伤手术治疗时,常选择全麻方式,但对于一些术中要求动态观察患者下肢感觉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前路腰方肌阻滞(QLB)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01-31以中英文发表的、比较前路QLB和对照组(未进行神经阻滞)用于THA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按照Cochrane手册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篇RCT,共777例患者。与未行神经阻滞相比,前路QLB可降低THA患者术后12 h(MD=-1.33,95%CI为-1.71~-0.95,P<0.001)、24 h(MD=-1.33,95%CI为-1.74~-0.92,P<0.001)、48 h(MD=-1.10,95%CI为-1.59~-0.62,P<0.001)的静息痛评分和术后24 h(MD=-3.03,95%CI为-3.53~-2.53,P<0.001)、48 h(MD=-2.24,95%CI为-2.67~-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住院部收治的6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在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扁桃体及咽充血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9%)显著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脊柱手术过程中体位变化影响全麻高浓度氧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后路手术的82例ASA Ⅰ~Ⅱ级患者均接受全麻,在以100%氧浓度麻醉诱导后以80%氧浓度行机械通气时间15 min(Ta)、体位从仰卧位变成俯卧位时间15 min(Tb)、俯卧位后1 h(Te)、俯卧位变成仰卧位前(Td)、翻身变成仰卧位后15 min(Te)分别监测,然后算出肺泡动脉氧含量差、氧合指数.结果 Tb~Te各时间点的肺泡气与动脉血氧分压差明显小于Ta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处于俯卧位状态下(Tb-Td)时间点时,平均气道压与仰卧位(Ta、Te)比较明显增高,但顺应性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正确体位状态下行脊柱手术期间,俯卧位能提高患者氧合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SAⅠ级或Ⅱ级择期拟行上肢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均分为解剖定位组和超声引导组,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后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和对言语指令无反应时,分别在常规定位法和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阻滞和腋路臂丛阻滞,术中根据情况吸人不同浓度的七氟醚维持麻醉深度,观察两组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效果、七氟醚用量和相关并发症,并评价其安全性和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超声引导组完成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短于解剖定位组,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解剖定位组,七氟醚用量明显少于解剖定位组,麻醉后血液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解剖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能很好地满足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需要,极具优势,安全性高,与传统解剖定位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可提高麻醉质量,减少全麻药用量,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s-CRP、IL-8及血气分析联合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价值.方法 将8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设为观察组,另择同期同院出生的6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荧光测定法检测呼吸道常见病毒;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8;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采用I-STAT1型血气分析仪分析观察组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