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结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指导孕期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950例晚期妊娠妇女,对28~39周的膳食结构进行调查,将600例膳食不均的孕产妇为观察组,350例膳食均衡的孕产妇为对照组,采用妊娠妇女健康问卷、膳食调查及营养评定,追踪随访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两组孕妇的膳食结构对母儿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妇女的膳食结构存在总能量摄入量、蛋白质量、脂肪量不平衡。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妊娠期合并症(贫血、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血压)的发生率、早产、流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巨大儿、低体重儿、死胎及畸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重视和改善孕妇孕期营养状况,并根据孕期产妇的个体情况,指导其饮食多样化,合理调节各项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平衡膳食,保证胎儿生命早期的良好营养状况,降低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归纳、总结并不断改进我院CT导引介入技术,形成适应本院的一种新技术.方法 使用TOSHIBA Activion 16螺旋CT扫描机.穿刺针为Cook19G.经皮肺穿刺活检12例,经皮肾穿刺25例,经皮肝穿刺7例.结果 12例肺穿刺活检,9例为周围型肺癌,2例为肺结核,1例为肺炎性变.32例肝、肾穿刺活检为囊肿,抽取囊液后介入性硬化治疗,最大囊肿约11 cm,最小囊肿约6 cm,短期复查囊肿明显缩小,半年后复查,囊肿基本或完全消失.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导引介入技术属于介入放射学技术范畴,其应用范围广,涉及全身各系统,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领域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安全性高、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皮髓核摘除和溶核术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颈、椎间盘突症经皮穿刺,摘除部分髓核,与纤维环边缘相连髓核及盘中央残留髓核由注入的胶原酶溶解。结果:经皮髓核摘除和溶核术联合应用治愈率为95.3%,优43例,良3例,而单纯经皮髓核摘除有效率为92.8%,单纯盘内溶核有效率为88%~90%。 结论:经皮髓核摘除和溶核术联合应用能快速、有效降低盘内压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的MR I表现特点。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髓母细胞瘤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3~13岁。所有病例均行MR I平扫与增强扫描,并对其临床MR 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块位于小脑蚓部17例,位于小脑半球2例,位于第四脑室内3例,肿瘤内发生囊变10例。MR I扫描T1W 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 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或明显强化,2例沿脑脊液播散。MR I对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定位准确率为95.5%,定性准确率达90.9%。结论MR I能提供肿瘤浸润的范围、继发改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能够做出明确的定位与定性诊断,此外,MR I还对髓母细胞瘤沿脑脊液种植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像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对肝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急性病毒性肝炎(AVH)患者56例(其中肝功能正常组26例,肝功能异常组30例)作为研究组。分别测量各例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并与转氨酶对比分析。结果在扩散敏感系数(b值)取200、400、600 s/mm2时肝功能正常组及异常组的ADC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组的ADC值与转氨酶呈正相关。结论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DWI是一种具有潜力无创的评价肝功能的重要手段,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 DR 与 CT 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评价以指导临床诊断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1月我院接诊的鼻骨骨折的患者98例,回顾其数字化 X 线成像(DR)影像学图像、CT 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并对 DR 与 CT 技术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DR 诊断结果发现鼻骨骨折53例,疑似鼻骨骨折21例,未发现骨折征象24例,分别占54.1%、21.4%和24.5%;CT 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发现鼻骨骨折,诊断准确率为100%;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CT 技术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准确率,是临床诊断首选的方法之一,在之后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CT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合并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接诊的31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接诊的31例肺结核患者纳入参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肺不张的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CT影像学表现与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差异,CT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MRI对子宫内膜癌的定性诊断及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将1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的MRI和USG检查结果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计算各自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进行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MRI和USG分别为77.78%/66.67%、92.31%/82.35%和83.87%/74.29%,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准确性MRI和USG为83.42%/72.35%,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MRI能多轴位、多序列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癌病灶及侵犯范围与途径,明显优于USG检查方法,MRI应成为子宫内膜癌术前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7年1月~2002年4月手术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6例、女1例,年龄7~64岁,平均38岁。肾结石取石术后2例,外伤性肝破裂修补术后1例、空肠肠段切除术后1例,胆囊切除术后1例,肝脓疡经腹引流后1例,嵌顿斜疝坏死小肠切除术后1例。2.临床表现均为手术后出现以腹胀为主伴持续胀痛、阵发性加剧。可见肠形,轻度腹肌紧张,无反跳痛及气过水声。X线检查以结肠扩张积气为主,无气液平,结肠袋清晰可见。病程进展相对缓慢,1例双肾结石取石术出现腹胀、腹痛后第6天,横结肠胀气扩张直径达12cm,7例均无全身中毒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MPR)、曲面重建(CPR)与低场磁共振胆管胰管成像(MRCP)技术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胆道梗阻,并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上腹部薄层平扫及多期薄层增强扫描,同时用MRCP技术检查,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6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多层螺旋CT与MRCP检查对胆道梗阻定位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在定位诊断方面,多层螺旋CT薄层平扫+多期薄层增强扫描结合三维胆系重建,与MRCP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定位诊断准确率均为100%;在定性诊断方面,对良性病变尤其是对阴性结石MRCP有更多的检出和确诊率。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率高,CT造影增强提高了胆管癌及小的胰腺肿瘤分辨率,是诊断胆道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而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也更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能为胆道梗阻的诊治及术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