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76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RI测量颈胸角在选择颈胸段脊柱手术入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目的 :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 ,选择手术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方法 :共 76例患者 ,其中 2 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 ,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 ,脊髓型颈椎病 12例 ,以及 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畸形。男 4 7例 ,女 2 9例。平均年龄 4 5 5岁 ,年龄范围 19~ 6 5岁。同时抽取 95套颈胸段MRI片。作胸骨上切迹向后水平延长线和胸骨上切迹向后上方至C7T1椎间盘前缘中点的连线 ,测量两线之夹角 ,称为颈胸角 (cervicothoracicangle ,CTA)。结果 :CTA平均为 4 7 6 4°(范围 2 5°~ 73°)。大于此平均角度且病灶在胸骨切迹水平线以上时可考虑低位下颈椎入路 ,5 0例 ;CTA较小 ,且病灶范围广 ,或尚累及T3 、T4,可以考虑经胸骨柄入路 ,13例 ;病灶范围广泛 ,经全胸骨入路 3例 ;Ⅰ期或Ⅱ期前后联合入路 5例 ;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入路 5例。结论 :颈胸段脊柱手术应尽量选择低位下颈椎入路等创伤较小的入路 ,其次考虑经胸骨柄入路。长节段脊柱受累的患者才考虑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或经全胸骨等创伤较大的入路。术前可以结合患者的病灶累及范围和颈胸手术角等MRI影像学表现 ,从而利于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入路 ,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3.
后外侧入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治疗胸椎骨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胸椎骨肿瘤后外侧入路全脊椎切除方式、重建技术及其疗效。方法25例胸椎骨肿瘤患者实施后外侧入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经胸椎后外侧入路行单椎节切除22例、双椎节切除3例,均采用Harms钛网植骨/钛网骨水泥联合TSRH/MOSS/CDHM8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重建。结果随访3个月~6年,23例术后近期疗效较满意,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缓解;21例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瘫痪加重;3例分别于术后1~3年局部复发;术后12和18个月各死亡1例。结论胸椎后外侧入路全脊椎切除能显著降低胸椎骨肿瘤局部复发率,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提高手术疗效。钛网植骨/钛网骨水泥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重建脊柱的前后柱稳定,同时具有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骨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解剖学、病理学、放射学、生物力学和外科学等学科,专业性较强,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通常借助幻灯、图片投影、挂图、模型以及骨性标本进行辅助教学,基本可以得到直观的教学效果,但费时费力,经常因此中断连续的叙述,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欠理想。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成熟的前提,近年来课堂教学普遍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进行辅助,动用了文本、图形、图片、动画、视频以及音频等手段,起始应用比较单一、也欠合理,经过几年的完善与修改,素材的丰富程度、表达手段与技巧特别是不同媒体的恰当使用与组合转换水…  相似文献   
5.
于永铎  刘铁龙  常长宁 《中医杂志》2003,44(Z1):168-170
我们采用改良阴道切开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48例,术后随访2年以上,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国元 《中医杂志》2004,45(10):767-767
近年我们采用中药、针灸、按摩综合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并与单纯中药、针灸和按摩疗法作对照,共观察108例,经统计分析,本疗法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微生物耐药性》课程建设实践中,引入PDCA循环理论,并运用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反思四个环节;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与学生反馈,提出改进规划,逐步探索完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价多模式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防控中的效果。 方法 通过医院感染监测方法,观察多模式策略在医院ICU控制CRE的干预效果。 结果 实施多模式策略的干预组和未实施的对照组880例和815例,住院患者CRE医院感染率分别为0.91%和2.09%,两组感染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实施多模式策略能显著提高医院ICU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抑木汤对肝脾不和型D-IBS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治疗组患者使用抑木汤,1剂煎3袋,各150 mL。每天分3次温服,日1剂。治疗3周为1疗程。间隔1周后,继服第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思密达5 mg,3次/d,餐后服用。两组同上法服两个疗程。同时,选取了20例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复查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在两次疗程结束后均对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亚群进行测定。判定疗效。结果:外周血CD+3细胞无异常,抑木汤治疗组及思密达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D-IBS患者CD+4水平显著降低,CD+8水平显著升高,导致CD+4/CD+8比值下降(P<0.05);经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抑木汤治疗组及思密达治疗组CD+4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其中,CD+8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抑木汤治疗组有着与思密达对照组相同的免疫改善作用,且改善幅度更为明显。抑木汤对DIBS的治疗作用部分是通过调整IBS异常的细胞免疫功能,并最终纠正胃肠的异常节律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了解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相关因素,为防控手术切口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胃肠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调查的胃肠Ⅲ类切口手术患者638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7例,感染率为16.77%。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切口大小、血糖≥10 mmol/L、血清白蛋白浓度<30 g/L等因素为胃肠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采取微创手术、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胃肠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